不为五斗米折腰,如何评价陶渊明的隐世情怀

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http://m.39.net/disease/a_5387160.html

时间随行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也是中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我国文学史上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陶渊明一生超凡脱俗,其中最被后人所津津乐道的是陶渊明的大隐于世的高尚情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优秀品德。

陶渊明在看淡世事之前,一直在追求仕途的路途上苦苦挣扎。他年少的时候志向高远,博学多才,希望通过仕途改变渐渐没落的家庭环境。陶渊明最初被任命为州祭酒,但他厌烦了官场琐事,索性弃官回家自给自足。在官场的纷纷扰扰中,他也渐渐看倦了为君者的昏庸和为官者的无道,在任职镇军、建威参军的时候,他索性主动申请当彭泽县令,打算过着隐居的生活。

在任职县令的过程中,恰逢州郡派督邮到彭泽县,当手下的人告诉他“应束带见之”的时候,陶渊明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回答道。这也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来源,当天他也就主动辞去了官职,并写下《归去来》足以证明生活在世俗中的陶潜诗何等高风亮节!

《归去来》中陶渊明是这样写的:“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的隐世情怀在辞赋中可以窥知一二,当他觉醒道误入迷途还不算太晚的时候,他毅然决定辞官归田,过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田园生活。实则他已经厌倦了为官者的无道和当朝者的无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已经看淡了世俗名利,并决定做一个饮酒种田的南山先生。“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也许才能让陶渊明真正地做回自己,找回人生最初的本性。

在陶渊明的隐士情怀里,他是一个率性直爽的人。当郡将前来探望的时候,正在酿酒的他取下头上的葛巾来漉酒招待,招待完之后又将葛巾戴回头上,他的率性正是他渴望归隐田园而不愿被世俗名利所羁绊的高尚品德。在乡野里自由自在,把酒言欢,抚无弦琴赋诗,“我欲醉眠卿可去”。

陶渊明做为田园诗派的开创者,归结于他对于田园隐世生活的乐在其中,也是他对于世道的看淡和对率真自由的向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总结出了他乐山乐水的隐世情怀和智者精神。陶渊明隐居在南山下,过着“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的归隐生活。他的田园诗中也有着对自己晚年困顿生活状况的描绘,“萧条隔又涯,惆怅念常餐”正是对于自己晚年生活的感慨万千,但也间接反映出了当时农民的悲惨生活。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对于世俗混沌的厌恶和愤慨,以及对田园劳作生活的热爱和乐在其中。

陶渊明的田园诗,是他隐世情怀的直接体现和文学素养的有力证明,他也由此成为田园诗派的开山鼻祖,对后世的田园诗有着积极的影响力。苏东坡是这样评价陶渊明的: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陶渊明的真性情是名利面前难能可贵的品质,这就是陶渊明的魅力所在。

陶渊明喜好饮酒,对于前来拜访的人都以酒款待。“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对于志同道合的朋友,陶渊明常常与之把酒言欢,并借此以醉态来嘲讽是非颠倒的上流社会和仕途的险恶。故在他的饮酒诗里,频频出现诸如“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的脍炙人口的名句。他借此对自己的不公平待遇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这对于他的“隐世”情怀来说,“隐”表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品质,他厌恶仕途,所以他热爱归隐生活,他的“隐”并非无能,而是独善其身的自我陶醉。

陶渊明的隐士情怀,同时也赋予了菊花不与世俗争娇艳的超凡脱俗。“采菊东篱下”正是他希望与菊花和山间为伴,钟情于自然并热爱着自然生活,淡泊名利却独爱田园的思想文化。他的隐世情怀正如他的高风亮节般伟岸。

鲁迅曾经说过: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时间随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5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