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季节,水田里已经不见稻子的身影,但平静的水面下,大闸蟹却是膏满黄肥,只待收获。眼前的景象,来自江南水乡的江西。12月2日,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跟随“全国主流融媒体总编辑看江西”采访团,走进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来到位于该县的凯瑞田园综合体,体验当地生态农业的发展。
生态园中,科技感十足的生态大棚里各种蔬菜植物生机盎然。但最吸引记者目光,又让来自中原的我们感到一份熟悉和亲切的,却是大棚边看似平常的片片水田。这里有江西最大的稻虾蟹共作田,也是首批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中间种水稻,边上养虾蟹。”九江凯瑞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国平向采访团介绍道,“我们是‘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这些土地都进行了流转,公司负责对农户产品的销售和对农民养殖技术进行培训。”这种模式解决了农民养蟹卖不掉的后顾之忧,同时通过严格收购标准,保证了供应市场的农渔产品质量。“蟹要好,最关键的是水好,这也促使农民保护好环境。环境不好蟹不达标,我们不收!”
这位黄国平董事长,在稻渔共作方面是行家里手,曾走进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围绕“中国农民丰收节”,向中外记者分享丰收喜悦,详细介绍了稻渔综合种养等生态农业心得。他始终把绿色发展、生态优先作为做强产品品牌的根本,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行循环利用的生态养殖模式,推行标准化生产。据了解,目前,九江凯瑞公司采用“稻虾(蟹)共作”模式,亩均纯收益可达至元。
这样的故事,并不仅是一家企业、一片土地的个例。据彭泽县委副书记、县长邵九思介绍,该县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以现代农业示范园为抓手,实现农业园区化、园区现代化、农游一体化。通过示范引领,全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12万亩,参与农户1.6万户,帮助余户贫困户脱贫。
鄱阳湖畔,虾蟹肥美。向北数百公里,中原大地有不少地方与彭泽的经验不谋而合。在河南的信阳、南阳和沿黄地区,金秋十月里,稻穗金黄、蟹肥虾跳的丰收景象比比皆是。信阳市“稻虾共作”面积如今已发展到84.5万亩,其中光山县发展“稻虾共作”10.2万亩,小龙虾年产量达1.5万吨。邓州的稻虾混养、稻鱼混养等项目,全部实施后仅优质小龙虾就可年产72万公斤,优质水稻可年产万公斤。黄河北岸的原阳县太平镇水牛赵村,流转土地亩,托管土地2万多亩,发展稻蟹共作、稻虾共作,引来不少新乡、郑州市民旅游参观。你在长江畔,我在黄河边。江西与河南,一起谱写着生态农业绿色发展的和谐篇章。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