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文学文化常识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三课 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期,诗、赋、小说等体裁,在这一时期都出现了新的时代特点,并奠定了它们在此后的发展方向。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来看,魏晋南北朝文学出现的这些“新变”,与佛教在中土的传播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文学史上所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始于东汉建安年代,迄于隋统一,历时约四百年,这一时期的历史情况比较复杂。

一、文学理论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文学意识日趋明确,文学地位日趋独立,文学价值日趋显现,文学理念日趋清晰,文学理论应运而生,主要学者与成就有:1.陆机陆机(-),字士衡,西晋吴县人,被誉为“太康之英”,与潘岳开启“太康诗风”,号称“潘江陆海”。其《文赋》是专门分析文章体裁特征的一部文艺理论作品。2.刘勰刘勰(约-),字彦和,齐朝、梁朝莒县人,南朝梁时期大臣,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少时家贫笃志好学,学习儒家和佛家理论。撰写《文心雕龙》,得到宰相沈约称赞,授奉朝请,历任临川王(萧宏)记室、步兵校尉、太子通事舍人。昭明太子萧统去世,内心伤悲,请求出家,没有得到梁武帝许可。于是,烧发明志,法号慧地,出家并圆寂于定林寺。其《文心雕龙》引论古今文体及其作法,是我国第一部“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认为“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在文学评论方面标举“风骨”说。与刘知几《史通》、章学诚《文史通义》,并称文史批评三大名著,奠定了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刘勰对《文心雕龙》的命名来自于环渊的著作《琴》。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文人学习的楷模,“经书”是文章的典范。把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归结为“才”、“气”、“学”、“习”四个方面。《文心雕龙》还系统论述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继承和革新的关系,又在探索研究文学创作构思的过程中,强调指出了艺术思维活动的具体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并初步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问题;对文学的艺术本质及其特征有较自觉的认识,开研究文学形象思维的先河。3.钟嵘钟嵘(约-约),字仲伟,齐朝、梁朝长社人。其《诗品》是我国第一部诗歌美学专著,仿汉代“九品论人,七略裁士”的著作先例,将两汉至梁作家人,分为上、中、下三品进行评论,故名为《诗品》。《隋书·经籍志》著录此书,书名为《诗评》,这是因为除品第之外,还就作品评论其优劣。后以《诗品》定名。

二、建安文学与山水、田园诗

三国六朝时期,陆续产生了很多诗歌流派,成就比较高的诗歌有三类:一类是以陶渊明为代表的“田园诗”,一类是以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诗”,一类是南北朝时期的大量民歌。

(一)建安文学

东汉末年,世积乱离,风衰俗怨,诗歌进入“五言腾涌”的发展时期,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总称“建安文学”,又叫“建安风骨”,代表作家为“三曹”“建安七子”和蔡琰。1.曹操曹操(-),字孟德,东汉谯县人,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作家,世称“魏武帝”,诗歌代表作品有《短歌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诗风“沉雄悲凉”,开创了用乐府旧题抒写时事的先河,多表达渴望统一的壮志和思慕贤才的胸怀,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他们是建安文学的代表。因他们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2.曹丕曹丕(-),字子桓,东汉谯县人,曹操次子,曹魏开国皇帝,曹丕的诗风“清绮动人”,多抒写游子行役、思亲怀乡和征人思妇、离别相思,诗歌代表作品是《燕歌行》(二首),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七言诗。其《典论·论文》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认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观点。3.曹植曹植(-),字子建,曹操之子、曹丕之弟,世称“陈思王”。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创作五言诗的作家,他把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完全成熟,他的散文和辞赋也表现出了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辞赋散文代表作品是《洛神赋》,诗歌代表作品主要有《白马篇》《赠白马王彪》等,被钟嵘评价为“情兼雅怨,体被文质”。4.王粲王粲(-),字仲宣,东汉高平人,在“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王粲善属文,其诗赋为建安七子之冠,又与曹植并称“曹王”。代表作品是《七哀诗》,抒写灾民、流离、战乱,是当时最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杰作。《三国志》记王粲著诗、赋、论、议近60篇。5.建安七子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七子中除了孔融与曹操政见不合外,其余六家虽然各自经历不同,但都亲身受过汉末离乱之苦,后来投奔曹操,地位发生了变化,获得了安定、富贵的生活。他们多视曹操为知己,想依赖他干一番事业。故而他们的诗与曹氏父子有许多共同之处。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邺城中,又号“邺中七子”。其中王粲的文学成就最高。6.竹林七贤中国魏晋时期七位名士的合称,成名年代较“建安七子”晚。包括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传、王成、阮咸。七人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态度不同于建安七子。他们大都“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生活上不拘礼法,追求漬静无为。其中,嵇康和阮籍的成就最高。7.蔡琰蔡琰(生卒年不详),字文姬,陈留郡圉县人,东汉末年女性文学家,文学家蔡邕之女。蔡琰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后回家。东汉末中原大乱诸侯割据,原本归降汉朝的南匈奴趁机叛乱,蔡文姬为匈奴左贤王所掳,生育两个孩子。曹操统一北方后,花费重金赎回,嫁给董祀。《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今已失传,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代表作《悲愤诗》,诉说了亲身经历的悲惨遭遇,深刻揭示了汉末动乱中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不幸命运。而文姬归汉的故事,至今广为流传。

(二)山水、田园诗

三国六朝时期,陆续产生了很多诗歌流派,成就比较高的诗歌有三类:一类是以陶渊明为代表的“田园诗”,一类是以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诗”,一类是南北朝时期的大量民歌。1.陶渊明陶渊明(-),名潜,东晋柴桑人,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是我国最早大量创作田园诗的诗人,代表作品有诗歌《饮酒》(五首)、《归园田居》(五首)和散文《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等,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一生操守高洁、厌恶官场、向往隐居,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佳话,最终贫病交加而死。2.谢灵运谢灵运(-),名公义,东晋阳夏人,小名“客儿”,世称“谢客”;世袭康乐公,又称“谢康乐”;与族侄谢朓齐名,又称“大谢”。他是我国最早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其现存诗近百首,其中38首可称得上是较为完整的山水诗。山水诗在晋宋勃然而兴,其功首推谢灵运。诗风“鲜丽清新”,曾经狂傲地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3.谢朓谢朓(-),字玄晖,东晋阳夏人,四世祖谢据与谢灵运的三世祖谢奕是亲兄弟,故世称“小谢”。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开启了唐代格律诗的先河。梁武帝说:“三日不读谢朓诗,便觉口臭。”他的代表作品是《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被誉为“独步之作”。4.鲍照鲍照(-),字明远,刘宋东海人,世称“鲍参军”,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与庾信齐名,号称“南照北信”,擅长写乐府诗、七言诗等。他的代表作品是《拟行路难》(十八首),被誉为“上挽曹刘之逸步,下开李杜之先鞭。”5.庾信庾信(-),字子山、兰成,新野人,生活在南北朝末年和隋朝,世称“庾开府”,代表作品是《枯树赋》《哀江南赋》。他饱尝分裂时代特有的人生辛酸,结出了“穷南北之胜”的文学硕果。杜甫在《春日忆李白》中说:“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即用鲍照、庾信的诗风来形容李白——清新俊逸。

(三)南北朝民歌

南朝民歌盛于南北朝时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华彩的一章。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主要有吴歌与西曲两类。《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历来被视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北朝民歌主要是北魏以后北方各民族的民歌作品,大约是传入南朝后由乐府机关采集而存世。其作者主要是鲜卑族人,也有氐、羌、汉族人。歌辞有的使用汉语,有的使用北方少数民族的语言,后被译为汉语。歌辞的主要内容,有的反映战争和北方人民的尚武精神(如《木兰辞》),有的反映人民的疾苦,有的反映婚姻爱情生活,有的描写北方特有的风光景色(如《敕勒歌》)。它内容丰富,语言质朴,风格豪放;形式上以五言四句为主,也有七言四句的七绝体和七言古体及杂言体,对唐代诗歌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三、文言笔记小说

笔记小说是一种笔记式的短篇故事。特点是篇幅短小且内容繁杂。笔记小说于魏晋时期开始出现,学界一般均依鲁迅的观点概分为“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两种主要类型。广义上泛指一切用文言写的志怪、传奇、杂录、琐闻、传记、随笔之类的著作,内容广泛驳杂,举凡天文地理、朝章典制、草木虫鱼、风俗民情、学术考证、鬼怪神仙、艳情传奇、笑话奇谈、逸事琐闻等。“志怪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形式之一,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体内容,产生和流行于魏晋南北朝,与当时社会宗教迷信和玄学风气以及佛教、道教的传播有直接的关系。虽然很多志怪小说中表现了宗教迷信思想,但也保存了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品是干宝的《搜神记》。干宝(?-),字令升,东晋新蔡人,被誉为“中国志怪小说的鼻祖”,代表作品是《搜神记》,收录有大量反抗暴政(《韩凭妻》)、鞭挞丑恶(《蒋山祠》)、颂扬美德(《东海孝妇》)的故事。“志人小说”又叫“逸事小说”“清谈小说”,代表作品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刘义庆(-),字季伯,刘宋彭城人,袭封临川王,撰有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志怪小说《幽冥录》。《世说新语》是我国第一部“志人小说”,就被鲁迅誉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往期推荐

第一单元文学文化常识——秦汉文学

第一单元文学文化常识——先秦文学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1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