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步追寻红色记忆九江新闻网

3月28日,“寻迹百万雄师过大江——长江沿线8市党报全媒体行动”采访团走进彭泽棉船,用脚步追寻“解放江西第一渡”的红色记忆,用镜头记录新时期棉船时代风。

年4月21日夜里,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安徽省望江县王家墩抢渡长江,首先占领八保洲(今棉船镇)夺得“渡江杀敌第一功”。当晚,继续由八保洲再渡江南攻占马当。4月22日黎明,彭泽县宣告解放,成为江西在解放战争中第一个被解放的县城。

一张发黄的抢渡证

历史需要人证,历史更需要物证,一张发黄发脆的纸引起了记者团极大的兴趣。

这张纸只有半张A4纸大小,上面写着“一九四九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所进行的抢渡长江,解放全国的作战中,XX船工英勇参加,不怕艰难,横渡天险,在这一伟大壮举中光荣立功,在革命历史上永垂不朽,特制光荣证书,以为纪念,赠给工友”,落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三军政治部,一九四九年X月X日,鲜红的章印至今清晰。这是一张抢渡证,它不仅证明了现年92岁渔民路小牛的一段激情岁月,更见证了解放军横渡天险的历史。

采访团认真听92岁的老船工路小牛(抢渡长江立功船工)介绍当年渡江历史。(记者张驰摄)

70年前,路小牛和其他渔民一起摇着自家的小船,将解放军战士渡过长江,“那天也和今天一样,下着雨,气温低。我的船上坐了8个解放军战士,我坐船尾划桨,20分钟不到就划到对岸了。”抢渡成功之后,路小牛才知道他参加的是渡江战役的先头冲锋队伍,船上的战士们都是写了遗书的敢死队员。

年4月底,渡江部队开拔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三军的一位首长专程为路小牛颁发了一张抢渡证,因为这位首长四川口音很浓,加上路小牛不识字,结果将“路”字误手写为“鲁”字了。

昔日芦苇滩涂今朝油菜花海

九江有公里长江岸线,为什么要选在棉船登岸呢?

记者团提出了心中的疑问。“为什么会选择在棉船登岸?”78岁的江能言是棉船镇志的主编,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棉船和望江隔江相望,河道很窄。枯水季节水面只有50米宽,现在这个时候也不到米。”昔日的棉船人口稀少,常住民几乎都是船家,“岸上满满的都是芦苇,比人还高。”虽然当时国民党封锁了江面,不允许船只出行,甚至损毁船只,“但是这么茂密的芦苇丛想藏一些船,那是非常容易的。”隐藏的船只也成为后来渔民们帮助解放军抢渡的有利条件。

3月29日上午,采访团来到湖口县,参观长江“最美岸线”示范段。(记者张驰摄)

“4月21日,这个时间对于抢渡也是有利的。”江能言这样说,“到了5月份,长江的汛期就来了,水面会更宽阔。所以这个时候能避过汛期,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齐全,才有了一夜之间解放彭泽的战果。

站在见证了历史的无名渡口,江水依旧滔滔前行,但昔日的芦苇滩涂早已被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海所取代。采访团被眼前5万亩金黄的油菜花震撼,微风吹拂,细雨绵绵,宁静美好的花海印证着70年的历史巨变,也见证了如今棉船的美好生活。

“如果没有百万雄师过大江,就不能解放棉船,不能解放江西,更不要说我们现在的好日子了。”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一种精神,穿越百年。从当年的滩涂地,到如今的江中花海,无论是从自然风貌还是百姓生活,棉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样多公里的长江沿线城市采访,一是寻访70年前那场战役遗迹,传承红色文化,另外就是看70年来长江沿线翻天覆地的变化。”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南京日报副总编辑金莉萍这样说。而眼前美好的春色无疑在告诉人们,70年前的那一次渡江,解放了九江,解放了全中国,更让这个古老的国度焕发出新的光彩。(记者陈沽玥周慧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4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