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武则天果断地采取了移民措施,在后来才

四川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62.html

民户分布不平衡的现象历来都有,在战争频繁的地区,百姓死亡、到处流动转移,没有安定的生活,人口锐减,对那些人烟稀少的地区,人们当时称为“宽乡”;对那些社会环境相对安定、人口密集的地区,人们又称为“狭乡”。这种宽乡或狭乡,对农业生产都是很不利的。因为“宽乡”地多人少,劳动力不足,可能出现无力垦辟、荒地严重的现象;而“狭乡”则地少人多,土地又不能满足人们的耕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封建政权能将“狭乡”的民户有组织地迁移到“宽乡”,就能充分发挥人力与地力的作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唐朝初期,关中地区是隋唐两代都城所在地,人口密集,唐继续推行均田制。均田制也就是政府根据所掌握的土地数量,授予每口人几十亩桑田和露田。桑田可以继承,露田在年老或死亡后要收回。可是由于人多地少,农户受田普遍不足。

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巡幸灵口,到附近村落问村民受田情况,每丁只有三十亩,与规定中的每丁受田百亩相差很远,于是太宗“诏雍州尤少田者,并给复,移之于宽乡”。因为人丁受田过少,而农民却要按受田百亩来承担他们的租税,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太宗下诏免除雍州受田少的农民的徭役,同时,还要将这些农民迁移到宽乡生活。但是,后来这一移民诏令并没有贯彻实行。唐高宗执政时期,丁壮受田不足的情况,在人口密集的关中地区依然存在。农民耕地不足,收获的粮食本来就少,更经受不住天灾人祸的打击。公元年,唐高宗与武则天巡幸东都时,让太子李弘监国,当时关中正好闹灾荒。有一次,皇太子弘发现由于缺粮,很多士兵竟然在吃榆树皮。于是上疏高宗说:“关辅之地萌庶孔殷,丁壮受田罕能充足。所以水旱之岁,家室未丰。”根据这一情况,为了“正末端本,思有裨助”,他还建议将太子家令寺之地九百余顷,回授关中平民百姓。当然,这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到了武则天执政时期,形势并没有好转。首先是农民受田普遍不足。根据当时彭泽县的调查,百姓经营的土地一户不过十亩、五亩,照百亩的法定数额相差很远。其次是土地兼并严重,王公和富豪广置庄田,横行霸占、吞并农田,大批农民的耕地沦落为官僚地主的田庄。百姓失去了土地,又交纳了不起名目繁多的赋税,只好走上逃亡的道路。逃户问题较严重的是关辅、河北、蜀汉三个地区。关辅地区的逃户问题出现得最早,持续的时间较长,规模较大。但当时的政府一般禁止农民外迁。为了寻求活路的农民便不得不违背有关禁令,私自逃亡,于是便出现了所谓“逃户”问题。武则天耳闻目睹了太宗时的均田制受到的破坏,看到土地被大量兼并。她经常向大臣们询问乡间的情况,每年地方上派朝集使进京,她都要详细听取他们的奏报。她还派出巡抚使出使各地,了解诸州的土地、生产、人口等情况,作为她制定政策的依据。

她根据关中地区人口过于密集,而河南道人口较稀的情况,于天授二年七月决定有计划、有组织地将关中数十万户农民迁到河南道,安置在洛、怀等七州之地,以缓解关中人口过密而出现的各种困难。她还特意颁发了《僵鸿、宜、鼎、稷等州》,制文说:京兆之地,旧号作中,乃眷编氓,最为繁殖……其雍州旧管及同、太等州,土狭人稠,营种辛苦。有情愿向神都编贯者,宜听,仍给复三年,百姓无田业者,任其所欲。即各差清强官押领,并许将家口自随……其官人百姓有情愿于洛、怀等七州附贯者,亦听。应须交割及发遗受领。从制文我们不难看出,这次由关中向河南道迁移民户的原则有两点:第一,是百姓自愿,从制文中两次出现“情愿”一词,可以体现出这次移民,不是只出于官方意志、强迫百姓所为;第二,是对迁移到河南道的民户给予优惠政策,“给复三年”,也就是移民在三年之内不服徭役,这为新定居的百姓营建房舍、开地种田保证了足够的人力和时间。

《通鉴》中记载:“徙关内户数十万以实洛阳。”也就是说这年七月,大概有数十万户移民迁到了洛阳周围的广大地区。武则天组织的这次大规模的移民,不仅大大级解了关中人口密集、受田不足的压力,而且也为洛阳以东地旷人稀的地区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对于发展这一地区的农业、经济起了积极的作用。在有计划、有组织地迁移关中农户的同时,武则天还对因其他各种原因流亡到东都的关中农民进行了适当的安置。在河北地区,农民出逃主要是因某些少数民族的矛盾冲突造成的,再加上繁重的徭役、兵役,致使河北不少民户家产被劫,人口流亡。为了妥善处理河北的逃户问题,圣历元年,武则天命狄仁杰为河北道安抚大使,妥善地解决了河北多年的逃户问题。蜀汉地区逃户的原因是:唐为了防御吐蕃,曾在松州、茂州等州设置了同昌军和通轨军,同昌军和通轨军每年所需的大量军粮,给蜀汉地区的百姓增加了沉重的负担,民户负担过重;另外,蜀汉地方官不奉法纪,为官贪暴。

陈子昂向武则天建议采用检括户籍的方式,来解决蜀中的逃户问题。汉州的逃户,共有一万五千余家。县令张知古也下了命令,以此来鼓励逃往外地的农户返回故里,于是“首尾郊郭者七千余家”。至此,汉州流亡在外十几年的逃户基本返回故里。武则天还力倡均田。为了维护均田制,她不仅制止士族豪强多占土地,而且对那些已经兼并的土地,也进行清查,严重的,予以没收。这样做,可以有力地打击士族豪强。因为土地可以买卖,为他们的兼并提供了可乘之机,现在明令禁止,他们便难以明目张胆地兼并土地了。武周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储备了足够的粮食。长安四年一月,武则天欲巡西凉,洛阳县尉杨齐哲在其所上谏行表中说“吁申都帑藏储粟,积年充实;准海漕运,日久流衍。”其中所说的“积年充实”,说明洛阳仓多年储备充足。

久视元年,任右补阙的张说在《武则天幸三阳宫表》中也说:“太仓武库,并在都邑;积粟利器,蕴若丘山。”从当时朝臣的上表可以看出洛阳仓十分丰足,由此可见农业生产发展之一斑。另外人口的增加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发展的情况。据历史文献记载:唐高祖在位的武德年间,户为万。可是至武则天退位的神龙元年,人口竟达到万多户,是贞观年间户口的两倍多。其间包括唐高宗在位的35年,共计56年。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唐太宗时期。正是由于武则天果断、英明地采取了移民措施,较正确地解决了逃户问题,调整了生产关系,缓和了阶级矛盾,才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才有了“开元盛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54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