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在彭泽当彭泽令。(陶渊明,最后当彭泽令也只是当了80几天)彼时他已经是不惑之年,但是依旧一事无成。如果不是那些朋友一直在帮他,助他,甚至劝他入仕。他也许很早就不想去了。所以,当他得知朝廷派了一个乳臭未干的青年来视察的时候,他也许起初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当下属告诉他要整理衣冠,肃容以待。他最后崩溃了。照照镜子,看着自己两鬓微霜的白发,都已经“不惑”了。怎么还是看不懂这个世道?怎么还沉迷于此不肯离去。(陶渊明:老子怎么能因为“五斗米”向这种家伙卑躬屈膝)“吾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丢下这句话,自己就踏上了归途。路上还高兴的写了一篇文章——《归去来兮辞》。这一路上他一定是开心的,自己到了不惑之年终于看懂了这个社会。尽管悟道悟的太晚,但是终究是悟透了。自己留下,社会依旧不会给机会伸展自己的抱负。于是,他离开了。从此再也没有入仕。1.也曾经锦衣玉食过,奈何家道中落陶渊明幼时也算是过了一段很富裕的生活。曾祖父陶侃作为东晋的开国元勋,曾经官至大司马。陶侃为东晋的统一稳定立下了赫赫战功,如果没有他,东晋也不会有几十年的平稳安定。但是到陶渊明的父亲时,就已经衰落了。(陶侃,东晋开国元勋之一。为东晋的稳定做出极大的贡献,多次平定叛乱)他的父亲官位大概相当于一个省级干部。此时,尽管家道的颓势明显,但是也能够让陶渊明有一个富足的生活。但是,从曾祖父东晋大司马(中央一品官员),到父亲的省级,最后到陶渊明时,已经是一个县令的小官了。陶家的兴衰如此之快,为什么作为一个王朝的开拓者之一的家族,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就已经穷到了揭不开锅了?(陶渊明晚年其实并不富裕,多劳朋友相助,他家经常吃了上顿没了下顿)2.陶渊明“落网”之前陶潜少年虽然富裕,本人经历了家族由盛转衰的全部阶段。八岁家里遭遇突变,没有几年就家徒四壁了。所以,在这期间他应该务过农,但是可能学的还不是很好。毕竟种的好的话也就不会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小时候也算锦衣玉食,不几年就要学人家务农于田亩之中。多少是有点难受的。为此,他不得不第一次去做官。这次做官其实只是为了补贴家用。(不是非常精通种植的陶渊明)此后,陶渊明在入仕与田园之间摇摆不定。前三次都是因为不屑迎合他人,又或者是思念故乡,每次都借口回家之类的理由跑回老家种田。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最后一次,陶渊明借助回家吊丧的理由再次踏上了归途。归途上写的《归去来兮辞》成为千古绝唱。宋代李清照从中取字“易安”作为自己的号。全文,首先就说明自己本来就不是向往污浊的官场,本性就是想要在田园之中自由自在的耕植。明白自己内心深处的愿望后。已往已不谏,来者尚可追。陶渊明自此真正的回到了田园的怀抱。再也没有出仕。无论是谁来劝他做官,他都拒绝。即便在他回家后家里的房子被火烧毁后被迫迁居,他还是没有出仕。曾经檀道济前来带着美酒与梁肉前来劝陶渊明做官,陶渊明那时只是笑笑之后就拒绝了他,所赠的酒喝了,但是肉没有留下。4.造成陶家迅速衰落的原因东晋时期,我们知道朝廷选官是采用九品中正制。根据门第,又或者说是血统来选拔官员。这样的结果导致一些家族可以世世代代做官。即使家族子弟可能不是那么出众,但是依然能够谋得一官半职,平稳度过余生。这样的选官制度实际上,造成了权利的垄断。几大家族控制了整个社会。那一时期可谓是“铁打的家族,流水的皇室”。所以形成了让后世头疼不已的士族。士族可以世代继承一个国家或者王朝的权利。士族的祸患直到唐末黄巢起义才完全消除。东晋的时候,当时最有名的士族,就是谢家。谢家撑起了东晋的半边天。(南北朝时期,压迫寒门子弟的阶级制度)在南北朝时期,寒门子弟想要做官是极其艰难的。即使做官也不可能掌握重要的位置施展自己的抱负。所以,那个时期跟多有才华的寒门之后,在当时的社会没有上升通道。其中大诗人鲍照就是如此,一生不得已,写的诗歌大多内涵隐晦,但是极其的苦闷。在门阀制度森严的南北朝,他始终只是一个下僚,不受待见。(一生都因当时的阶级制度而始终不能施展抱负的鲍照)陶家也是如此,尽管是东晋开国的功勋之家,但是不到陶渊明就已经衰落。而且衰落的如此之快。一切的原因只是因为陶家是寒门。曾祖父建立的功勋,到了他这一代,已经不剩下了什么了。陶渊明是想做官的,只是因为时代不允许。他不想当个下僚,他远比后世的鲍照要懂得多。而鲍照一生都没有悟透。5.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世人敬他的淡然,在他死后送他谥号“靖节”。人们称他为“靖节先生”。(靖节先生)他最后远离官场,自由自在的生活在自己的山林与池塘中。尽管对他来说,晚年也经常吃不饱饭,但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过日子。没事的时候“登东皋以舒啸”,又或者“濯清流而赋诗”。倒也恣意。他写的关于田园的诗歌,后来出了名。人们更多的了解了这个人。并把他与谢灵运的诗歌流派合二为一,在唐朝诗歌的盛世到来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山水田园”这一流派。(那个与“才高八斗”有关的家伙,曹植的狂热粉丝)而陶渊明本人也成为了隐士的代表。他看淡名利的样子,被后世更多的传唱。#陶渊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7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