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怎么挂号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
在九江裕华批发市场往步行街走的路叫督都路还没有米,而往江边走的路叫柴桑路,有点意思,其实这条路以前叫小乔巷,现改为柴桑路
九江历史悠久。春秋时期柴桑为吴之西境,楚之东境,俗称“吴头楚尾”就指现在的九江
柴桑县,历史古县名,西汉高祖建置,因境内柴桑山而得名。
柴桑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的孙权割据江东,驻扎于此,如不守好柴桑,被荆州刘表控制了,那“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就要易主了
三国演义里《舌战群儒》说的就是这里的故事,孙权手下劝孙归曹,但孙深知曹操秉性
,加上诸葛亮智激孙权,促使孙刘联盟,大败曹操与赤壁,某种意义上,柴桑中三国概念真正形成的地方
柴桑除了是兵家必争重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里有一位柴桑人,影响了后世几多文人墨客对其膜拜,那就是“不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的陶渊明
他是东晋名将陶侃的曾孙。出生在柴桑,后从政,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看不惯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几进几出,最后归隐故里,隐居在柴桑
归以后,终日与酒为伴,酒后赋诗,直抒胸意。多少千古佳作由然而生,一直被传诵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
他对归隐后的园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这个时期,陶渊明写了不少描绘园风光,抒发“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隐居躬耕”愉快情的诗
估计他自己都不知道,他的诗词歌赋开创了中国田园诗的先河,他笔下的田园风光和与之对应的恬淡心境被奉为“田园诗鼻祖”
在浩浩荡荡的隐士队伍中,陶渊明绝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后世文人雅士皆步他后尘纷纷来到这里,寻求心灵上自由与平静…
后人都知柴桑是陶潜故里,所以,柴桑也意指渊明
历史从不停留他的脚步,唯今,这个路名提醒着我们,这个地方曾经的沧海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