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忽悠 http://pf.39.net/bdfyy/zjft/161225/5154126.html
清《鄱阳县志·风俗志》记载了这种“三脚班”形式的采茶戏:三脚班,戏班子弟称脚色。三脚班,以小生、小旦、小丑为骨干,故名。多演男女爱情故事,旧时官府,曰为淫戏,严加禁止。今已渐归淘汰,乡村灯戏,每取其中一节,教小儿扮演之。以上所言之“三角班”属于典型的黄梅采茶戏。
鄱阳县北与江西彭泽县、安徽东至县接壤,此地三角班是鄱阳湖尾的湖口、彭泽等县的采茶戏皆属同一剧种。志中所记“每取其中一节,教小儿扮演之”可以看出黄梅采茶戏在鄱阳县流传时被官府严禁不得不溶于当地灯会传统,并采取多唱“小戏”、少演“大戏”的变通形式。由北而至的黄梅采茶戏传至鄱阳县,在传播路线上完成了一个重要的转折。
一路沿锦江、信江南下余干、万年、东乡、余江、贵溪、弋阳、上饶等地,并生成了流行于赣东地区的“采茶戏”;另一路则沿鄱江、昌江东行至江西景德镇、浮梁、安徽徽州南部地区,并催生了景德镇采茶戏剧种的出现。
上世纪80年代戏曲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关于景德镇采茶戏的渊源逐渐清晰起来。潘汉明《黄梅戏音乐亲缘关系初探》一文指出“黄梅县的民间小戏,不仅传到安徽形成了安徽的黄梅戏,而且也传到了江西,对于江西的地方戏也有很大的影响。
他们演出的剧目,生活小戏的专用曲调,在结构、调式、风格等方面,与黄梅戏都很相似,尤以武宁、南昌、景德镇等地采茶戏更是相似”;徐荷生《景德镇采茶剧种的由来》一文称“部分黄梅戏艺人流入赣东北一带茶乡,春夏用工,给当地人采茶,一边劳动一边就唱黄梅采茶调。
通常他们就以连厢、道情、旱龙船等形式沿门唱黄梅采茶戏行乞。同时也在都昌、波阳、浮梁、乐平一带传唱,黄梅采茶戏就这样传遍了赣东北。”刊于清乾隆时期的《浮梁县志》也收有浮梁文人郑凤仪所作《浮梁竹枝词》,中有“采茶歌罢茶将老,鬓边斜擂野茶花”的诗句。黄梅采茶调向浙江新安江地区和福建南平地区的传播可视为环鄱湖区的延伸路线。
新安江地区的黄梅采茶调由皖南流传而来,皖南地处皖、赣、浙三省边界地区,北承皖江池州、铜陵、芜湖的黄梅采茶调传播路线,西接赣东北都昌——景德镇传播路线,东流新安江区域,逐步向浙江西部地区传播。代表性的例子为浙江的睦剧。睦剧是流行在浙江淳安、遂安、开化、衢县及安徽歙县、屯溪(今黄山市)一带的地方小戏,“原无剧种名称,当地群众称它为‘三脚戏’”。
解放后,因淳安、遂安两县古属“睦州”,故有“睦剧”之名。睦剧的发展初期为“竹马班”时期,表演形式为民间歌舞“跳竹马”,插唱山歌小调;黄梅采茶调传入之后,睦剧始有“三脚戏”之称,并将两者合称为“三角戏竹马班”。
从民国19年(年)浙江《遂安县志》“乡间有‘三脚班’,专唱淫戏,演者多为本地人”的记载来看,睦剧在民国时期已发展为不依赖外来艺人也能独立表演的地方剧种了。关于睦剧的起源,华东戏曲研究院《华东戏曲剧种介绍》中“浙江省剧种分布说明”指出“睦剧与黄梅戏同出一源,流行在淳安一带。”
另据施振眉和洛地先生的调查,认为“它是‘采茶’、‘花鼓,的一支,其源头可以溯至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花鼓”,并称“鄂东采茶,流传到皖赣盛发,分支各流;成(安徽)黄梅戏、倒七戏(今称庐剧)、皖南花鼓、(福建)邵武三角戏等,再东行,入新安江上游一带,而为睦剧。”
此论大致勾勒了黄梅采茶调的传播路线,对我们展开相关研究极富启示意义。与赣东采茶戏相似,睦剧同样将来自湖北黄梅的采茶调称为“湖广调”,唱腔亦有“平板、叠板”等板式,可见睦剧应是黄梅采茶调自赣东一路传来。而流行于福建南平地区邵武、光泽县一带的“邵武三脚戏”也自赣东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