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立我侄子当太子,行不行狄仁杰为什么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需要花多少钱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206/5214886.html
被武则天称为国老的人

武周久视元年(公元年)九月,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代理纳言之职,兼任右肃政台御史大夫、内史、银青光禄大夫狄仁杰病逝。

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痛哭道:“朝堂空矣!”,下诏废朝三日,追赠狄仁杰为文昌右相,赐谥号文惠。武则天比狄仁杰年长六岁,却非常敬重狄仁杰,尊称他为国老,从不直呼其名。而狄仁杰也确实担得起武则天的敬重,他不畏权贵,敢于向武则天犯颜直谏,又善于举荐人才,是武周时期最重要的朝堂领袖。

武周朝国老狄仁杰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四年(公元年),狄仁杰出生于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年轻时,应科举,以明经科及第而出仕,担任汴州判佐,后得到河南道黜陟使阎立本的推荐,升任并州都督府法曹。

《新唐书·百官志》记载:法曹,司法参军事,掌鞫狱丽法,督盗贼,知赃贿没入。狄仁杰在这一职位上积累了丰富的司法经验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唐高宗李治仪凤年间,狄仁杰升任大理寺寺丞。他在一年内判决大量积压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人,无一人诉冤。

古代主管司法的大理寺

如此才能,很快被提升为侍御史,因为其缜密而出色的逻辑能力,唐高宗调露元年(公元年),狄仁杰改任度支郎中,并加朝散大夫,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与支调。唐高宗对狄仁杰极为看重和信任,在巡幸汾阳宫(在今山西静乐)时,让他充任知顿使,唐代皇帝出巡前,会命大臣先行布置中途食宿之所,是为知顿使,只有皇帝极为信任的人才能担任。

武周代唐前夕的朝堂

弘道元年(公元年)开创了永徽之治的唐高宗李治驾崩。李治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基本延续了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年间的治国方略,因此被称为有贞观遗风。但是自显庆五年(年)以后,唐高宗经常头晕目眩,影响处理政务。便将政务交予皇后武则天处理,武则天乘机开始参与国家大事,培植自己的政治势力,国家的统治权力由唐高宗逐渐向武则天手中转移,至唐高宗驾崩时,武则天已经基本掌握了国家政权。

开创永徽之治的唐高宗李治

唐高宗驾崩后,武则天与唐高宗的第三子,太子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唐高宗驾崩前留下遗诏:太子李显于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天后(武则天)决定。武则天得以凭借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唐中宗成为实际上的傀儡,光宅元年(年)武则天废黜唐中宗,改立自己第四个儿子李旦为皇帝,是为唐睿宗,武则天继续临朝称制,国家大权依旧掌握在武则天的手里。

武则天临朝称制,使得李氏皇族和部分大臣惶恐不安,纷纷起兵反抗。唐睿宗李旦光宅元年(公元年)九月,唐朝开国元勋之一,同时也是唐太宗时期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英国公李勣(原名徐世勣)之孙徐敬业,起兵于扬州,李敬业自称为匡复府大将军,领扬州大都督。以勤王救国、匡扶卢陵王李显复位为名出师讨武。

临朝称制的武则天

徐敬业短时间内便招募士兵十余万人,武则天以左玉钤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率兵三十万前往征讨。同年十一月,徐敬业兵败自杀。垂拱二年(年)三月,武则天下令制造铜匦(铜制的小箱子),置于洛阳紫微城前,分为延恩(献赋颂、谋求仕途者投之)、招谏(言朝政得失者投之)、伸冤(有冤抑者投之)、通玄(言天象灾变及军机秘计者投之)四匦,随时接纳臣下表疏。

同时,又大开告密之门,规定任何人均可告密。凡属告密之人,所告之事,如果符合旨意,就可破格升官。如所告并非事实,亦不会问罪。武则天还先后任用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侯思止等一大批酷吏,掌管制狱,被告者一旦被投入此狱,便会遭到各种酷刑审讯,幸存者寥寥无几。同年,武则天下诏杀南安王李颖等宗室十二人,又鞭杀已故太子李贤的两个儿子,又将李氏皇族中幼弱幸存者流放至岭南。

无赖出身的来俊臣

面对着武则天谋夺李唐社稷,翦除唐朝宗室的行为,李唐诸王起兵对抗。垂拱四年(年)八月博州刺史、琅邪王李冲于博州(今山东聊城东北)举兵;豫州刺史、越王李贞起兵豫州(今河南汝南)。武则天分遣丘神勣、魏崇裕讨伐。李冲起兵七日即败死。九月,李贞兵败自杀。武则天借此机会命周兴等展开审讯,逼迫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黄国公李撰、东莞郡公李融、常乐公主等人自杀。

明哲保身的狄仁杰

在武则天为了夺取李唐政权而大肆杀戮李氏皇族和忠于李唐政权的大臣时,身为唐高宗极为信赖和看重的狄仁杰,却在垂拱二年(年),外放为宁州刺史,远离了中央朝堂的血雨腥风。宁州即今天的甘肃宁县,这里靠近党项族部落,是多民族杂居的地方,民族之间关系复杂。

狄仁杰来到宁州后,采取措施,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缓和了民族之间的矛盾,受到当地民众的称赞。不久之后,狄仁杰重新回到中央,担任冬官(工部)侍郎。回到中央的狄仁杰,在做了两年的冬官侍郎后,于垂拱四年(年),再次外放,担任江南巡抚使。

狄仁杰在垂拱年间远离朝堂中心

当时,江南之地遍布淫祠(指民间自行设立、不在祀典的祠庙)。狄仁杰焚毁淫祠一千七百余所。同年九月,狄仁杰担任豫州刺史,这时适逢原豫州刺史、越王李贞起兵反抗武则天失败自杀,武则天利用李贞之事,大肆株连,定罪七百户,犯人五千余口。

司刑使催逼狄仁杰行刑。但狄仁杰认为判决有误,请求延缓行刑。他密奏武则天,条理清晰的陈述自己的意见,不同意定罪,他指出受李贞一事牵连的犯人中,多是被迫作乱,可以赦免。最终武则天被说动,下诏赦免部分犯人的死罪,改为发配丰州。囚犯们途经宁州时,前往百姓为狄仁杰立的石碑前,痛哭流涕,而后又斋戒三日,方才离开宁州。

狄仁杰的明哲保身是一种策略

从这件哭碑事件中可以看出,狄仁杰虽然在武则天谋夺李唐江山时,表面上没有表露出对李唐的明显倾向,但是其内心仍是心向李唐的。历经多年的宦海沉浮,狄仁杰有着自己的政治判断,垂拱四年的武则天,早已经完成了代唐称帝的政治积累和舆论控制,称帝已是大势所趋,非武力所能阻止,这是当时的历史必然。

狄仁杰所能做的,就是自保,静待时机。他的眼光没有放在现在,而是放在未来,放在武则天去世之后的筹划之上。就如同西汉时期的陈平、周勃、灌婴等人在吕后去世所做的事情一样(西汉吕后去世后,齐王刘襄起兵反抗吕氏外戚集团,陈平、周勃、灌婴响应,诛杀诸吕)。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狄仁杰看似无动于衷,实际上却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李唐的未来,未雨绸缪。

由唐朝进入武周朝的狄仁杰

载初元年(年)九月,在完成三辞三让的仪式之后,武则天于九月九日御则天门,大赦天下,改唐为周,改元天授。同月乙酉,上尊号曰圣神皇帝,“以皇帝(李旦)为皇嗣,赐姓武氏”。在神都洛阳立武氏七庙,史称“武周革命”。?

一代女皇武则天

天授二年(年)九月,武则天将狄仁杰由洛州司马升任地官侍郎,代理尚书事务,并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狄仁杰由此成为武周朝宰相。然而,狄仁杰刚刚开始自己的宰相生涯没多久,酷吏来俊臣便在长寿元年(年)正月,诬告狄仁杰等大臣谋反,将他们逮捕下狱。

当时律法规定,一经审问即承认谋反的人可以减免死罪,为了不让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狄仁杰当场认罪:“大周革命,万物惟新,唐室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这是一个成熟且懂得策略的政治家的完美表现。

请君入瓮的来俊臣

来俊臣得到口供后,将狄仁杰等人收监,不再严加防备。狄仁杰趁机向狱吏借来笔墨,从被子上撕下一块帛,书写冤屈情况,塞在棉衣里,请求送回家中。看守人并未起疑,让人送交给狄仁杰的儿子狄光远。狄光远持帛书向武则天诉冤。武则天接到帛书后,质问来俊臣。来俊臣不仅诡辩而且还命人假冒狄仁杰等人的名义,伪造《谢死表》,让受命来查看事情的通事舍人周綝呈给武则天。

自己最信任的宰相要谋反,武则天决定亲自过问狄仁杰谋反案。她召见狄仁杰,询问他为何承认谋反。狄仁杰道:“我如果不承认造反,已经死于酷刑了。”武则天又问为何要作《谢死表》,狄仁杰称并未写过。武则天让人拿出《谢死表》给狄仁杰看,这才知道表章是伪造的。

狄仁杰因此得以免除死罪,只是被贬到彭泽,担任县令。这是狄仁杰在武周时期离死亡最近的一次,但是他通过自己的机智和谋划,不仅保住了生命,也保住了自己的政治生命。武则天的侄子,魏王武承嗣惧怕狄仁杰的威望,多次请求武则天诛杀狄仁杰,但都被武则天拒绝,这一方面得益于狄仁杰高超的政治智慧以及政治才能,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武则天对于狄仁杰的信任和爱护。

武则天对狄仁杰倚重颇深

万岁通天元年(年),契丹首领孙万荣作乱,攻陷冀州,一时间河北震动。武则天为了稳定局势,起用狄仁杰为魏州刺史。孙万荣闻听狄仁杰被起复,不战而退。不久,武则天将狄仁杰调任幽州都督,获赐紫袍、龟带。武则天还在紫袍上题写了十二个金字,以表彰狄仁杰的忠诚。

神功元年(年),狄仁杰担任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授银青光禄大夫。再次担任宰相职务。狄仁杰上表劝谏武则天,建议废除安东都护府,复立高氏为高句丽君主,暂停江南粮草运输,抚慰河北百姓。

虽然建议未被采纳,但却从侧面反映出,狄仁杰是一个心中装有百姓的官员,他没有因为武则天夺取了李唐政权而不问政事,依然将天下百姓的生活和国家的治理放在心中,这恐怕也是武则天信任和倚重狄仁杰的原因之一,狄仁杰确实是一个天下为公的政治家。不久之后,武则天又命狄仁杰代理纳言之职,同时兼任右肃政台御史大夫。

犯言直谏武则天的狄仁杰

武则天晚年,一直在立太子的事情上犹豫不决。当时,武则天有两个侄子,分别是武三思和武承嗣,有两个儿子,李显和李旦。武则天一直在立侄还是立子上徘徊,刚开始,武则天是倾向于立侄子武三思为太子的。

她因为这件事,特意询问狄仁杰的意见,听到武则天的问话,狄仁杰知道,自己等待多年的机会来了,他整理好思绪,向武则天进言:臣观天人未厌唐德。今欲继统,非庐陵王(李显)莫可。听到这番话,武则天大怒,不等询问结束,便离席而去。

唐中宗李显定陵遗址

不久之后,武则天再次召见狄仁杰,让他为自己解梦,原来武则天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鹦鹉的一对翅膀折断了,狄仁杰利用这件事,再次进谏:武者,陛下之姓,两翼,二子也。陛下起二子,则两翼振矣。依旧向武则天灌输立儿子为太子的思想。

解梦之后,狄仁杰继续劝谏:文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栉风沐雨,亲冒锋镝,以定天下,传之子孙。太帝(唐高宗李治)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这一次狄仁杰从血缘关系上劝谏武则天,提示武则天,儿子比侄子更值得信任。纵然武则天仍然是不高兴,但是内心却开始动摇了,不再坚持立侄子为太子。

狄仁杰的劝谏其实并不是危言耸听,武则天一开始并没有看清事情的本质,那就是,这天下终究还是要回归到李唐的历史轨迹上,这是具有很大的历史必然性的。

无法继续维持统治的武周朝

武周朝的建立,不同于唐朝取代隋朝。隋朝末年,天下百姓生活困苦,统治阶级民心尽失,加之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冲突严重,隋朝已经失去了统治基础,被其他政权取代,是历史必然。

武周代唐,则不是这样。

第一,武周代唐之前,唐朝正处于上升期。唐太宗李世民与唐高宗李治,皆是励精图治,勤政爱民的统治者。整个国家在这一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百姓生活处于一个幸福感较强的时期,对李唐政权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都是巨大的。圣历年间,武则天命刚被复立为太子的李显募兵讨伐突厥,“初募兵,无有应者,闻太子(李显)行,北郊山头皆兵满,无容人处。”从这件事情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李唐政权在广大的百姓中间拥有着巨大的威望,并没有丧失统治基础。

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

第二,七世纪时期的中国,国家政权的上层结构,依然是世家大族占据着优势地位。虽然历经李世民、李治、武则天三朝的打压和分化。关陇集团、山东士族集团、关中士族集团本质上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削弱。建立唐朝的李氏,本身就是关陇集团的代表,其在统治阶级内部拥有很高的政治认同感。这一点是武则天所代表的武氏集团所不具备的,武则天是庶族地主出身,她所代表的政治势力成员,绝大多数也是庶族地主及平民阶层出身,这在七世纪的中国政治层面上,本身就处于弱势地位,缺乏政治号召力。

七世纪的中国,世家大族仍然是统治阶级的主体

第三,武氏集团缺乏能够继承武则天政治遗产的人。武周朝能够持续统治中国十五年,绝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武则天本人。自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年)获准参与朝政开始,武则天利用自己的政治智慧和手段,拉拢分化朝堂大臣,组建自己的政治班底。启用庶族地主阶层和平民基层的知识分子,对抗世家大族。

同时采用恐怖高压的特务政治,大肆屠杀反对派,历经三十年的时间,才积累到足够的政治资本,得以代唐自立。武则天的威权和政治手段,确保了武周朝的统治。但是,她没有一个合格的继承者,能够确保在她百年之后,继续带领武氏政治集团,统治中国。

武三思无法承担武氏集团的领导重任

武三思和武承嗣都不行,武三思性格跋扈,精通阿谀奉承,却没有治国才能;武承嗣除了为武氏争权,卖力地制造舆论,排除异己外,没有什么功绩可言,就连武则天都评价他们两个:承嗣、三思是何疥癣!”如此不堪的人,如何能够继承武则天的政治遗产,继续维护武周朝的统治。

统治基础、统治阶层内部的政治认同感、合格的继承人,这三样都不具备,武则天想在自己死后,继续维持武周朝的统治,无异于痴人说梦。既然如此,不如将政权重新归还李氏,也能让武氏集团的成员,不会像西汉时期的吕氏集团一样,被忠于汉室的大臣和刘氏诸王诛杀。

考虑再三后,武则天终于做出最后的决定,圣历二年(年)武则天将流放于房州的庐陵王李显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

十年时间下一盘棋的狄仁杰

狄仁杰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李唐政权复辟的大门,打开了一道缝隙。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已经掌握至高权力十几年的武氏集团岂会轻易交出权杖,狄仁杰要为李唐的复辟在添上一道保障。

在二次拜相后,狄仁杰开始向武则天大量举荐人才,他并不是盲目举荐,而是真的举荐一批极具才华的人,荆州长史张柬之、夏官侍郎姚崇、监察御史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凤阁舍人崔玄暐等人皆是由狄仁杰举荐,得以进入武周政治中心,而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忠于李唐政权的忠臣。时人称赞狄仁杰:下桃李,悉在公(狄仁杰)门矣!

唐朝前期至武周朝时期疆域图

狄仁杰想的很长远,他不仅要为李唐政权的复立而举荐人才,更是为复立以后李唐政权的发展在储备人才。狄仁杰用了近十年的时间,下了一盘棋,与他对弈的恰恰是对他信任有加的武则天,这盘棋,没有任何功利,只有心中那份对大唐的忠义。

久视元年(年),狄仁杰进拜内史,随武则天巡幸三阳宫。当时,文武百官多随驾前往,唯有狄仁杰获赐宅第一所,恩宠冠绝当朝。是年九月,狄仁杰病逝,终年七十一岁。

领导神龙革命的张柬之

狄仁杰去世后五年,神龙元年(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正月,被狄仁杰举荐,拜为宰相的张柬之、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凤阁侍郎崔玄暐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发动政变。他们率羽林军五百余人,从玄武门冲入紫微城,在迎仙宫杀死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张柬之等人逼迫武则天下诏,令太子李显监国,并于次日传位李显,李显登基后,复大唐国号,历经十五年,李唐政权复立。史称”神龙革命“。

复位之后的唐中宗李显,并没有忘记狄仁杰的功绩,赠其司空之职,借以褒奖其为复立大唐所作出的贡献。

狄仁杰宦海浮沉一生,为人正直,疾恶如仇,以孝、忠、廉称为行事准则。他运筹帷幄,辅国安邦,他犯言直谏,力劝武则天复立李显为太子,培植举荐忠于唐朝的大臣,成为大唐社稷得以延续的重要支柱。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