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谢德新两晋脉望乱世出英雄妙笔著华章

那里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s://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两晋脉望》一书封面及其作者谢德新本书以《晋书》记载为脉络,汇集四十六篇述论晋史的散文,每篇短小精悍,通读之可俯望两晋历史,自公元3世纪中叶司马氏专政至5世纪前期东晋灭亡,一百五六十年的动荡历史脉络尽收眼底。同时,“脉望”一词又是古笔记所载三次啮噬书中“仙”字书虫之名,传说逮此虫研碎冲服可升仙云云。书名巧妙,篇章布局亦有心编排:概以史事先后为序,自晋奠基宣、景、文时代,及之正式建国之武帝、惠帝,八王之乱、西晋亡国,再至东晋草创、飘摇偏安、内争外抗,最终司马亡于刘氏,两晋风云之主要事件、人物多所涉猎,末几篇专述文苑、隐逸、列女、忠烈、循吏等,非按时间,却合正史格式。最终以《历史周期律》《〈广陵散〉曲尽有余音》两篇压卷,颇似《道德经》第八十、八十一章,次末章对全书做“终极关怀”式的总结,末章浪漫抒怀,余音隽永、余味深沉。一本十数万字的小书,博雅精致,读之受益斐然。网络图片《晋书》晋代历史,改元建号有一个半世纪,自司马懿父子高平陵政变夺权算起,则有年,在中国历代王朝中不可谓短,但真正一统天下太平无事的时间只有区区20年,皇权巩固、君主乾纲独断、国家体制循“常规”运行的时代,恐怕也只有武帝司马炎在位的开国二十余年,之后漫长的百余年时间都处在一种“非常”时期,即使国事粗安、暂息兵戈之时,朝廷的施政、国家的运行也始终处于一种帝制的“不正常”状态。著名历史学家田余庆论述东晋政治制度是中国皇权政治的“变态”,这种状况起于西晋“八王之乱”“永嘉之乱”,由此而造就了伴随东晋始终的“另类”朝局,其影响一直深入后世宋齐梁陈整个南朝,直到隋朝重归一统才回复“正轨”,恢复到秦朝开创的大一统帝制。故而晋代以及延续其“余波”的南北朝近三百年时间,都是中国封建大一统王朝的“另类时代”,不论政治的混乱、战争的动乱还是思想观念的紊乱都是前世所未想见、后世不愿再见的,复归一统的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人们回顾这三百年,多数是将其作为历史的反面教材,治国者引为镜诫,臣子百姓避之不及。又因其混乱动荡,事件、人物错综复杂,也是国人普及率较低的一个时代。虽人人皆知“三国归晋”,但对归晋之后的历史多语焉不详,其后的大动荡更是混乱无常、难着头绪。武帝司马炎历史图片近十几年来,随着《百家讲坛》电视栏目的流行,《明朝那些事儿》系列开启通俗讲史书籍的热潮,历史普及类影音、读物迭出,但关于两晋南北朝三百年历史的却很少,究其原因:一则这段历史少有民众基础,不易畅销,策划者多避开这段选题;其次也是因为其混乱难讲,编创者知难而退。谢德新先生此书专讲两晋,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空白,且书中所讲全据《晋史》,言之有据,不会误人子弟,行文写法也比现时坊间流行的诸多通俗讲史读物更为庄重严肃,不将历史庸俗娱乐化;学术性可能不及诸多历史教授,但文笔犀利或更胜一筹。两晋历史,乱则乱矣,后人观之,却又精彩纷呈:情节曲折,人物众多,思想活跃,文艺发达。本书不赘述那些错综复杂的事件过程、人物关系,而是于漫长纷繁历史中采撷若干引人兴趣、发人深思的段落,每一篇小文都有所侧重,两晋中那些知名的人和事皆有涉及,不使读者失望,不知名而可述之奇闻异事,也由作者于史书中摭取,略去繁冗,展示精华,使不甚了解晋史的读者读之轻松,对晋史已有基础的读者亦不觉浅薄。同时又能触类旁通,引鲁迅、《红楼梦》及其他朝代历史以至作者亲身阅历,对照辨析,信手拈来,不显刻意,恰到好处。竹林七贤图更为可贵的是,作者以其自身丰富的人生阅历,于读史时所获得的感悟殊于常人,对历史成败、人物得失的评论,价值又在学术性、文学性、趣味性之上。如探究普遍短寿的晋代皇帝是因为帝王之位“多难煎熬,折磨损寿”,偶有长寿者反而是因为不思执掌朝政落得清心;评同为“竹林七贤”却气质结局迥异的嵇康、山涛,“人生所演绎的戏剧不同,只是两人所处的位置不同”,实则人格殊途同归;论荀勖集能臣与奸臣于一身的“二元”现象;论贾充的过于聪明精明;论东晋诸多人物醉酒与迷佛的心态;论帝王文艺气质与治国实绩的矛盾;论谢安的沉稳、王羲之的执念;论隐士“无言”、史官“世俗”;对比王敦、桓温、桓玄与魏武曹操见识气质的异同所以导致三人不同的命运结局;评顾荣善望气而全身、陆机不审势而招祸……从作人到治国,从人际关系到个人修养,几乎每篇都有真知灼见及堪得回味的人生格言,这或许是本书最大的特色与价值所在,而这个特色恐怕就非埋头书斋的学者、擅讲故事的写手们所能达到的了。当然,内容丰富的两晋历史仅凭此一本小书是绝不可能说尽的,许多著名的、有趣的人和事,本书尚无涉及,比如数以百计的门阀士族、簪缨之家,本书只讲到了其中最著名几家的个别人;西晋朝廷纷繁复杂的纵横捭阖;高门之间的联合斗争、士族与武将的恩恩怨怨、寒门子弟与士族贵戚的矛盾纠缠;僧道与皇族、士族的微妙关系;还有因本书偏重讲晋,对永嘉南渡后北方所谓“十六国”时期百余年的动荡纠葛,着墨也是不多。这些精彩的内容,期待作者能写出《两晋脉望》第二部、第三部……于丰富的史料中随手采集、积累文章、汇录成书,以飨读者。《两晋脉望》一书封面另外,有些史实性的小瑕疵或遗漏也应向作者指出:如写陶渊明“出身望族,虽然晋朝换代了,父辈官做得小了……初入政坛便当任彭泽县令”,不确。陶渊明曾祖父陶侃虽然官拜使持节、侍中、太尉、都督荆江雍梁交广益宁八州诸军事、荆江二州刺史,追赠大司马,堪称位极人臣,但陶家是寒门,并非望族,陶家的没落也非在晋宋易代之后,而是陶侃死后便已衰落,时值东晋中叶;陶渊明任彭泽令是其离开政坛前的最后职务,而非初入仕之职。又说陶侃坚韧勤苦,闲暇时将数百“大瓦缸”往返搬运以锻炼体魄,应是误解了史书中“运甓”的含义,“甓”是指砖块,而非瓦缸。又写荀勖的多才多艺,却落掉其一项影响后世的大成就:任秘书监时荀勖将图书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取代了汉代《七略》将典籍分为六大类的方法,后世将“甲乙丙丁”易名为“经史子集”,即四部分类法,从此成为中国典籍的通行分类法。论潘岳的复杂人格,却漏掉了表现他对妻子恩爱思念并开创了一项文学传统的《悼亡诗》。凡此种种,均期待再版时予以订正。作者:谢非来源:豆瓣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66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