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疯醫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02:55
新华网南昌7月27日电题:“把科研论文写在抗洪一线”——记东华理工大学科技防汛博士团
新华网沈洋王凯丰
7月以来,江西多地连降暴雨,九江、上饶、南昌等地遭受严重洪涝灾害。面对严峻防汛形势,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物理与测控技术学院“科技防汛博士团”主动请缨,紧急奔赴抗洪一线。
探地雷达探测、三维电阻率成像、给圩堤做“CT”……10名博士团成员与时间赛跑,把知识用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他们把论文写在抗洪一线,也写下了科研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专业知识用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7月21日,凌晨1点,九江彭泽县芙蓉河内堤,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正在打响。
上百个金属电极被打入堤坝土体内,将电缆接头与三台黄匣子连接……面对突发管涌险情,东华理工大学科技防汛博士团紧急赶赴现场排查处理。
4处大型蚁穴!21处小型蚁穴!
借助科技手段,博士团帮助抢险人员快速查明原因,锁定险工险段,为及时有效处置险情争取了宝贵时间。
图为东华理工大学博士团正在九江彭泽县芙蓉河内堤熬夜奋战。新华网发
连日来,芙蓉河内堤连续出现泡泉、管涌等险情,由于找不到漏点,一线人员只能被动应战,哪里出问题堵哪里。
“通过DSDT-1型双分布式三维电阻率成像系统‘透视’坝体结构,能够快速判断堤坝是否存在空洞、裂缝、土层结合松散、管涌、渗流等隐患,让抗洪抢险人员能精准施策。”博士团成员陈辉介绍。
“整个过程如同为堤坝进行了一次全方位CT检查。”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物理与测控技术学院院长、科技防汛博士团团长邓居智说,看到多地灾情严重,我们非常着急,我们有技术,这正是我们给江西做贡献的时候。
“作为科研工作者,能够把学到的微薄知识用到最危急的时刻,用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我觉得特别自豪和骄傲!”博士团成员麻昌英说。
防汛一线彰显科研人员家国情怀
“大坝安全了!谢谢你!”
凌晨3点,当得知彭泽县芙蓉河内堤的险情成功堵住后,麻昌英兴奋地给女友发了条信息。
7月20日是麻昌英和女友相识两周年纪念日,当收到前往彭泽的紧急任务时,麻昌英和女友正准备前往民政局登记结婚。
“你去吧!婚等你回来再结!”
一边是抗洪抢险,一边是领证结婚……女友的理解与支持令麻昌英备受感动。
图为东华理工大学博士团成员在九江彭泽县芙蓉河内堤合影。新华网发
“雷达数据结果咋样了?”“有三维电阻率分成图吗?”“反演图上最好标注分层解释”……每到深夜凌晨时分,博士团的工作群里便开始热闹起来。
“白天忙着在堤坝上采集数据,晚上回到住处才有时间分析处理报告。”博士团成员秦臻说,险情当前,为第一时间出结果,大家们都熬夜加班至凌晨,第二天一早又继续出发采集数据,只能趁赶路间隙在车上打个盹。
“我们多抓紧一点,抗洪官兵就少辛苦一点,受灾群众就能早日返回家园。”没有一个人谈条件,没有一个人有怨言。作为和地球打交道的专业,博士团成员深知,文章不只是写在纸上,更是写在大地上。
20多年来,邓居智团队潜心工程地质探测研究,相关科技成果已在煤矿安全隐患检测、地下空洞探测、城市地下空间探测及考古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为江西服务,为防汛助力,是红土地高校应尽的责任担当。我们将继续组织专家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具有东华理工特色的科技支撑。”东华理工大学校长孙占学说。
一次抗洪实践胜过百次空洞说教
在学校里,他们是博士;在堤坝上,他们变身“”战士”。
面对蚊虫叮咬、烈日暴晒、泥水汗水交织的工作环境,博士团成员们没有退缩。
——“小伙子,你们为什么要这么拼命?不要把自己身体搞垮了,十年后会后悔的!”
——“我现在不会后悔,十年后也不会后悔。现在虽然辛苦一点,但是能早一点拿出结果把隐患点找出来,让人民子弟兵少受一点累,为什么要后悔呢?”
当附近群众忍不住发出善意提醒时,博士们朴实话语中流露出不计个人得失的家国情怀,令人动容。
图为东华理工大学博士团成员的晒伤印记。新华网王凯丰摄
“十年以后,我可以和孩子讲故事,说那是爸爸当年做过最有意义的事情。”每每说起这一幕,博士团成员周聪的脸上都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我是班主任,学生看到老师抗洪的工作场景,我觉得这比告诉他们说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更有用,一次抗洪实践胜过百次空洞说教。”周聪说。
“此次抗洪经历不乏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是鲜活生动的思政教材。”东华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柳和生说,作为中国核工业第一所高等院校,东华理工人秉承“敦本务实、崇义奉公”校训,时刻准备着在党和人民急需的时候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