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明清时期以前官员退休的话是有一定退休金的,但是到了明清时期,官员回家退休一般是没有什么退休金的。在古代官员退休回家一般称为致仕,有好几种致仕的情况,每种情况的待遇也不相同。一般正常官员致仕要目是因为年龄大,要么是因为生病无法继续工作,要么是需要奉养自己的双亲。此外还有非正常致仕的情况,如因为犯了罪或者工作上的失误而被朝廷命令致仕的,还有就是被人检举揭发不符合继续做官的情况。一般正常情况的致仕朝廷都会给予一定的优待,比如赏赐其一些金银财物,又或者在退休待遇方面给予特殊的关照。除外之外被命令致仕的官员是没有任何待遇的,国家自然也不会提供什么退休金。至于他们退休后靠什么生活,在他们当官的时候早就有所准备了,绝不会等到退休时才考虑这个问题。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谈:
古代官员的退休情况
在古代官员的退休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主动要求的退休,一种是被动的。首先是主动退休的例子。比较有代表性的官员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官员范蠡。
在历史上范蠡是一个很有名的大臣,帮助国君做了很多的大事。并且在忠心的帮助当时已经被灭国的越王勾践,经过二十余年卧薪尝胆之后,帮助国军勾践击败了吴王夫差,又重新复国了。他也被封为上将军,这已经是人臣者的最高官阶。但是聪明人范蠡深懂得见好就收,在人生最得意的时候想勾践告老辞官,去过平民的生活,最终得以善终。
其次还有的是官员已无心继续做官,而希望能够回到家乡奉养双亲,于是“告老还乡”。比如著名的晋朝彭泽县令陶渊明,他就是向往田园生活,主动请辞“告老还乡”的。
最后一种是因为自身体弱多病,无法继续做官的情况,而向朝廷申请“告老还乡”的。这种情况通常情况下都会得到皇上的批准。比如唐朝时官员的退休年龄是七十岁,朝廷重臣还可延缓退休时间。其中有代表性的的官员比如李靖,他因为自身伤病碍身,在六十四岁时“告病还乡”,被批准。但也有不被批准的情况。
古代官员退休养老的准备
因为古代官员在做官的时候已经知道退休后是没有什么退休金的,所以他们在担任官职的时候会提前做好准备。
首先,古代的官员在做官的时候是有自己的俸禄的,他们会使用一部分,保存一部分,而不会全部花掉,而是要为以后做准备。并且随着官职的升高,他们的收入待遇也会越来越高,自然存下来的钱就更多了。
此外在正常的收入外还有额外的收入,比如下属官员上供的收入,还有一部分灰色收入,这些收入比自己的俸禄还高很多,自然不会担心自己退休以后的收入。
此外还有操守不好的官员,他们当官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所以手段很多,除了俸禄收入外,额外的非法收入那是更多了,即使被弹劾革职也不怕,因为钱已经都赚到了,他们也不担心退休的生活。
有了钱以后,很多官员会在自己的家乡够地做一个大地主,成为了大地主自然就不会担心自己的退休后的生计问题,当然也有做生意的。
综上所述,在古代官员在做官时绝大部分人已经知道自己退休后是没有什么收入的,因此都会造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