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本书陶渊明的幽灵

前言

今天我为你解读的书是《陶渊明的幽灵》,这本书还有个副标题,叫“悠悠柴桑云”。

陶渊明,我们都知道,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田园诗派的鼻祖,小时候我们学过他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传世名作。在我们的印象里,他是一个不慕名利、寄情山水的世外高人。他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他生来就喜欢大自然的风物,写的也都是农家生活的感悟。实际上,他在“三十而立”到“四十不惑”的大约十年里,还断断续续地出入官场,从将军府的幕僚,一直做到彭泽县的县令,但在四十一岁那年,彭泽县令才做了八十多天,他就找了个借口,说要给胞妹奔丧,辞官回老家柴桑种田去了。此后二十年直到去世,他都再也没有出来做官。据说,他辞官的原因,还是他拒绝去拍视察官员的马屁,他说: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这说的没错,但他这句话也蕴藏着很多无奈。陶渊明出生于官宦世家,曾祖父陶侃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祖父还是武昌郡守,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市长。所以说,陶渊明从小在“齐家治国”的教育下长大,刚开始入仕的时候还抱着“大济苍生”的宏愿,但遗憾的是,东晋末期朝政腐败,官场黑暗,他不愿同流合污,最终还是选择尊崇自己的本性,回归本真的自然田园了。

而我们现在认识陶渊明,正是因为他的“回归”。唐宋以来,陶渊明的故乡柴桑成为文人、诗人朝拜的圣地,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韩愈等我国著名诗人,都来过柴桑“朝圣”。苏轼更是将陶渊明视为一生的楷模,他的诗歌中经常能看到陶渊明的影子。苏轼访问柴桑时,他还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柴桑春晚思依依,屋角鸣鸠雨欲飞。昨日已收寒食火,吹花风起却添衣。”这首诗颇有陶渊明的气韵,讲的也不过是吃饭穿衣这样的平常小事。除此之外,就连与苏轼政见不合的王安石,也非常敬仰陶渊明。

那么,为什么陶渊明有这样的魔力,让历史中的文人雅士都趋之若鹜,竞相效仿呢?正如作者所说,陶渊明传世的作品并不多,为什么他在灿若星河的中国文学史中却有如此崇高的地位,甚至被誉为“千古一人”的伟大诗人?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从陶渊明的人格魅力中去寻找答案。这就要回到我们的书名“陶渊明的幽灵”了,这里的“幽灵”其实是借鉴了法国著名哲学家德里达的幽灵学,指的是某种“精神遗产”或“精神的传统”,是肉体消亡之后所产生的更加持久,更加光彩夺目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会持续影响着我们的当下,又将我们推向未来,塑造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人格思想。在本书看来,陶渊明的人格便有这样“幽灵”般的力量。

而这种力量的来源是什么呢?请注意,答案就是“自然”。这本书里讲到,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曾一口气用七个“自然”来形容陶渊明,作者的理解是陶渊明天性自然,崇尚自然,亲近自然,全身心地融入自然,自自然然地吟咏他心目中的自然,并且由于让生命顺应自然而获得最大限度的个体自由,从而为人们在天地间的生存提供一个素朴、优美的范例。作者还说,如果你承认自然的伟大,那么你就不会不承认诗人陶渊明的伟大。

我们再来简单介绍下作者。本书作者是我国著名人文学者鲁枢元,他凭借《陶渊明的幽灵》荣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以及世界生态哲学和生态文明领域的最高奖项“柯布共同福祉奖”。在这本书中,鲁枢元运用跨学科的方式来分析陶渊明的人格,譬如我们刚才提到的“幽灵学”,就是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提出的,作者还引入精神分析中“集体无意识”的概念来解释回归自然的情结,这都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鲜视角。

更值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67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