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田园诗,我们会想到陶渊明、王维、孟浩然、谢灵运、谢脁……也时常会把山水诗和田园诗相混淆,其实山水诗和田园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山水诗主要描写的是自然风景、名山大川,诗人主体和山水客体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而田园诗则主要以农村的景象作为描写对象,诗中常常出现农村的各种生活场景、农夫和农耕等。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田园诗派创始人——陶渊明。陶渊明的生平简介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出身官僚家庭,只是至陶渊明时,家道中落,少年时代便是生活在贫困中。“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五柳先生传》)。陶渊明29岁时出任江州祭酒,不久辞官归隐。后来任镇军参军,在任时间也很短。最后一次出仕是做彭泽县令,已入不惑之年,时值41岁。不过为官仅81天即辞官归田。从此隐居躬耕,过着“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的田园生活。其间,他创作了大量的田园诗,歌颂劳动,向往自由,赞美纯朴恬静的田园牧歌式生活。他的田园诗平淡自然,朴实率真,洗净铝华,形成了素淡自然,情真意远的艺术风格,成为我国古代享有盛名的田园诗人,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文学价值在不同时代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东晋陶渊明的诗,在问世后长期仅获得萧统等少数人的首肯,钟嵘《诗品》也只把陶诗列为“中品”。到了唐代,他的影响逐渐扩大,高适、李白、杜甫等诗人纷纷赋诗称颂其诗品与人品。如高适有“转忆陶潜归来”(《封丘作》)之句,李白有“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感通四首》)之句,杜甫有“茅屋还堪赋,桃源自可寻”(《春日江村五首》)其一)之句,白居易因“夙慕陶渊明其为人”,有“效陶体诗十六首”(《访陶公旧宅小序》)。自宋代起,陶诗的巨大价值被进一步发掘,评价越来越高,特别是苏轼盛赞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这以后,陶渊明以“真诗人之冠冕”而著称于世。陶渊明田园诗的产生和发展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东晋末年产生,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关。魏晋时期,地主庄园经济进一步发展。农民与地主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社会思想形态中,崇自然、尚清谈的玄学风气极盛,加上佛教的广泛传播,儒家经学渐渐没落。一部分不满现实的文人士大夫,深感仕途黑暗,于是弃官归隐,躬耕自食,去探索人生的真谛,渐渐与统治集团有了距离,更接近于广大劳苦大众。陶渊明就是这些文人士大夫中的杰出代表。陶渊明的田园诗创作,还因其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基础。他出身于一个没落士族地主家庭,少年时生活在农村,家乡田园的风光,这些都对他的思想和创作提供了充足的铺垫。他的后半生更是长期生活在一个小小的村庄中,接触的多是农耕村民,议论的多是稻麦桑麻,过着粗衣淡食的生活。闲暇的务农生活让陶渊明有了自在惬意的写作环境,使得他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陶渊明的田园诗中流传最广泛,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归园田居五首》。他在《归园田居其一》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在真真切切的农业劳动中,那颗受到世俗熏染的心灵得到了洗涤和启发,他仿佛回到了少年时那个纯真、朴实的自己。看着自己辛勤劳动所获得的满目的农作物,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每天面对清新的田园风光,所感受到的是重返自然的喜悦和自由。生活给了陶渊明创作的灵感,这首诗朴实直白的话语,直击人心深处,其中容纳了诗人三十年的坎坷经历,磊落坦荡。在《归园田居其三》中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他的诗作不尚藻饰,不经雕琢,而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的笔法,表达了陶渊明对淳朴的田园劳动生活的热爱,对虚伪、险恶的仕宦生活的厌恶。流露出诗人宁愿早出晚归、夕露沾衣地去开荒种地,也不愿在黑暗官场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激励着后人为追求美好理想而不懈地努力。《归田园居五首》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代表了陶渊明归隐前期的田园诗歌风格。这些诗,直抒胸臆,恬淡自然,朴实直白。全面细致地描绘了田园生活的悠闲惬意和诗人身处乡村生活中的乐趣。歌颂了作者与乡邻之间建立起的真挚浓厚的友情。展示了一个曾经五次出仕又五次归隐的诗人的复杂心理的路程。这组诗是陶渊明刚刚脱离官场,家庭物质生活宽裕,对未来的田园生活有着无限的乐观和新鲜感时写的,表现了陶渊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千百年来,这些诗句抚慰了许多遭受不公平待遇的文人士大夫们的心灵。后人评价陶渊明的诗句:“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义熙十三年(年)的秋天,正是晋宋交替前夕。面对即将覆亡的东晋王朝,陶渊明的心情沉重悲愤。不过陶渊明的好友庞遵、羊松龄等时常来给他送些酒,他便天天饮酒,很快就喝醉了。喝醉之后,就写几句诗自我宽慰。所以有了《饮酒二十首》。《饮酒·其一》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少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这首诗既有对世事的感慨,又有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以东陵侯的遭遇,暗示自己的生活道路,抒发了对执政者的不满。陶渊明诗作中最脍炙人口、流传百世的一首佳作便是《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当诗人沉醉在大自然带给他的美好胜景中,他为高山仰止的庐山而陶醉,他为自由自在,翱翔在天空中的鸟儿所陶醉,他为这和谐宁静的田园环境所陶醉,更为悠闲平淡、超脱自然的田园生活所陶醉。此诗表现了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它语言浅近、写景如画,还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了诗人弃官归田后远离尘世,醉心田园的情志。陶渊明在最后一首饮酒诗《饮酒·其二十》中写道: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这首诗是对前面二十首饮酒诗的总结,陶渊明通过写饮酒的生活表达自己的心声。这二十篇篇篇有酒。其意却不在酒,而是借饮酒寄情写志。《饮酒二十首》从多个方面、不同的层次反映了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向往的生活。从语言到写作手法,都代表了陶渊明诗歌创作成熟时期的风格。陶渊明田园诗的价值陶渊明的田园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陶渊明的田园诗,有其赖以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也反映了他的出仕与归隐,希望与失望,痛苦与欢乐的思想矛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生逢乱世、怀才不遇的封建知识分子复杂的思想感情,即使退隐以后,也并未忘情政治,心情并未真正平静下来。他的诗文,平易朴实,自然淳厚,语言真切,通俗而精练,独树一帜,创作出的那些质朴优美,生动活泼并富有情韵的作品,具有非常进步的意义。他开创的田园诗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他那直率的生活态度、热爱劳动和田园生活的情操,以及不断追求美好理想生活的精神,成为历代无数具有进步思想的作家、知识分子的榜样。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力量。遇见陶渊明,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能得到一份心灵的慰藉,愿你我的心中永远藏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6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