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曾几何时,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蹿红网络,被网友疯狂转载。据说,辞职人是一位中学美女教师。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火”。我想大概是这位美女教师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做了大多数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我渴望自由,像鸟儿一样飞翔”,应该是当下“社畜”们最向往的事吧,只是苦于“钱包那么小,哪都去不了。”
有人评价这是“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没有之一。”
“呵呵,是~吗?”一个来自远古的男中音穿越而来,表示不服。
“请你们先看看我的辞职信后,再下结论吧。”
《归去来兮辞》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探花郎:哈哈,陶老前辈,时代不同了,你知道黄瓜的用途吗?你知道什么叫“裤裆体”吗?恕我直言,你的“辞职信”这么长,非常不接地气,现代人怕是没耐心看。
我把您的“辞职信”给压缩概括一下,大概是“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的意思吧。
陶老,您不是教授,也进不了作协,跟他们比作“诗”,未必比得过他们,咱跟他们比出身,比经历,比格局,比比上半身。
陶渊明
探花郎:我不服!那个北宋大文豪欧阳修都给我打call了:“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探花郎:噫?你怎么会认识欧阳修?欧阳修是说过这话,不过他说的是‘晋无文章’,不包括咱们现代啦。
②
说到出身,陶渊明的祖上也曾阔过。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出身寒微、捕鱼为业,但他凭着自身的才干,白手起家,在东晋建立的过程中立下了不朽功勋。他也因军功加侍中、太尉,都督七州军事,封长沙郡公。
不过,在那个“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的年代,出身寒门的他,被时人当作“爆发户”看待,一直为门阀士族鄙视与排挤,他也始终被排除在门阀士族之外,甚至在古稀之年还被骂为“溪狗”。
和陶侃不同的是,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则出身世家大族,是东晋一代名士。他温文尔雅,气度非凡,和陶侃的赳赳武夫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有意思的是,孟嘉还是陶侃的女婿。如果说陶侃是陶渊明的曾祖父,史学界尚存在争议的话,那么说孟嘉是陶侃的女婿则是公认的事实,不存在争议。
有个“龙山落帽”的典故,就是讲的孟嘉故事。
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帽子被风吹掉,从地上拣起来掸掸重新戴上就是了,但在东晋就不一样了,公共场合掉帽子,对风流名士来说是一件很尴尬的事,大概跟我们在公众场合突然掉裤子、掉裙子差不多吧。
但孟嘉临“危”不乱,“未尝有喜愠之容”,迷之淡定。经过他一番迷之操作,化“危”为“机”,让在场想看他笑话的人都佩服得五体投地。“龙山落帽”和史上“最牛岳父”独孤信的“侧帽风流”相比,也不遑多让。
约公元年,陶渊明出生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一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到了陶渊明这里,曾祖父陶侃已离世多年,陶氏家族急剧衰落。
祖父也只是个太守,而父亲更是名不见经传,史书未见记载。陶渊明在《命子》中这样说父亲:“於皇仁考,淡焉虚止。寄迹风云,冥兹愠喜。”意思是父亲是个恬淡无欲之人,得官不喜形于色,失官也不见恼怒。
少年陶渊明是个乖宝宝,性格内敛,不爱和人交往,就是喜欢读书,“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不幸的是,大概陶渊明九岁那年,父亲突然去世了,家庭渐渐没落以致清贫,少年陶渊明不得不过早地扛起生活的重担,躬耕陌上,以维持生计。
③
对陶渊明一生影响最大的两个人,一个是他的曾祖父陶侃,一个是他的外祖父孟嘉。
陶渊明从小接受的是正统的儒家教育,有着“修齐治平”的远大志向,有着“大济于苍生”的强烈愿望,而他生活的年代正逢东晋乱世——晋室孱弱、士族没落、军阀代起。
他渴望能像曾祖父陶侃一样,杀伐征讨,建立一番功业,重振陶氏门楣。就像他在诗中所写的那样:“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相对于曾祖父陶侃,外祖父孟嘉对淘渊明的影响要更大一些,主要是精神气质方面的。孟嘉的魏晋风度,他的放浪形骸,他的名士风流,都是陶渊明最为追慕的。
陶渊明不愿与流俗为伍,更愿意寄身于云下山中,与山水为邻、日月相伴,这便是外祖父精神气质的延续。
陶渊明的大半生都很纠结、挣扎,一方面,他既想像曾祖父陶侃那样入世为官,建功立业,另一方面又羡慕外祖父孟嘉的超脱虚旷、不合于俗。
在二十九岁之前,陶渊明都是在读书与耕作中度过的,虽清贫却也悠然。
读书,对陶渊明来说,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了,正如在他的《五柳先生传》中所说的那样:“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欣然忘食。”
东晋时代崇尚玄学,别人读书是为了“清谈”,而陶渊明读书只是爱好,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常著文章以自娱,颇示己志。”
晚年,他在《读山海经》中写到读书的情形,大概就是童年读书时的情景再现吧: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孟夏时节,草木葳蕤。我的茅屋掩盖在树荫之中,来此筑巢的鸟儿特别多,叽叽喳喳的。
田地耕种完了,我也可以安心读书了。这儿呢,穷乡僻壤的,来访的朋友很少。
春天来了,我就到园里摘点儿蔬菜,凉拌下酒。读着《周王传》、《山海经图》别提有多惬意了。
读累了,我就活动一下四肢、看看天地,这样的日子到哪里能找到呢。
我们每个人都会对“诗和远方”充满憧憬。陶渊明躬耕陌上几十年,亦耕亦读,想必不缺诗,那么他向往“远方”吗?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远方要走。
陶渊明在一首《拟古》诗(其八)这样写道: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
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
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
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
自己年少时也曾壮怀激烈,仗剑走天涯,渴望建功立业。最远到达了张掖和幽州,饿了就采首阳山的薇菜,渴了就饮易水的流水。
但已遇不到相知的人,路边只看到了伯牙和庄周的坟墓。这样的奇士已难再寻,独自行游还有什么意义?
④
只是“诗和远方”对芸芸众生来说,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奢侈品。俗常人的日子终归要回到柴米油盐,不论你的理想有多大,活下去永远都是第一步。
大约二十六、七岁的时候,陶渊明的家庭境况越来越窘迫,尽管他辛苦劳作,“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但还是养不起家,不得不结束他的“诗和远方”生活,回归现实。
起初他进城打工,找了一份教书工作,以维持生计。满腹才学的他,教书自是信手拈来之事,只是和他的“修齐治平”的远大志向实在是相去甚远。
陶渊明因其诗文在当地颇有声名,他也不是真正的农民。借助陶氏家族的余烬,公元年,29岁的陶渊明找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他成了江州刺史王凝之的幕僚,担任祭酒。
王凝之,书圣王羲之次子。他当然不能和父亲相比,就是跟他的其他弟兄相比,也只能算是平庸之辈。他不但平庸,还迂腐无比,迷信“五斗米教”,整日装神弄鬼,不理俗务。
孙恩攻打会稽时,时任会稽内史的他,不听劝阻不设防,却祷告请“鬼兵”助阵,结果城破,连同诸子一同遇害。
他之所以能以平庸之才担任要职,只因他出身顶级豪门——“琅琊王氏”。
那时候没有科举制度,选官实行“九品中正制”,简单地讲就是当官靠推荐,什么事情一靠推荐,那就走扯了。最终,所谓的“九品中正制”也就沦为了世家大族世袭官爵的工具。
他不但出身好,还傻人傻福,娶了东晋第一才女谢道韫。
谢道韫是东晋“风流宰相”谢安的侄女,她的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名闻天下,“咏絮之才”后被用来称赞才女的常用词语。
“林下风致”这个成语,千百年来,一直是用来形容极品气质美女的最佳成语。而这个成语典故来自谢道韫,最初就是形容她与众不同的气质。
气质美女谢道韫文能“咏雪”,武还能杀贼。
孙恩叛乱时,其夫与其子均被叛军杀害,她率领众侍女持刀杀入敌群,手刃数人,被俘。孙恩久闻谢道韫大名,大概是被她的凛然气节所震撼,便释放了她,她也得以善终。
好,接着说陶渊明。
有才的人大多都是有脾气的,才有多大脾气就有多大。作为一个天才诗人,我们并不了解陶渊明的政治才能,但可以想到的是,陶渊明在面对王凝之这样既庸才又奇葩的领导,想必是各种不爽吧。
混浊的官场又怎比得了田园的清澈,“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在江州祭酒任上未做多少时日,陶渊明便“拂衣归田里”。后来,州里又给他升官,王凝之数次请他去当主簿,他都拒绝了,这大概就是文人的倔强和任性吧。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陶渊明又回归他喜欢的田园,与琴书诗酒相伴,做江山风月的主人。
陶渊明除了被称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外,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还有他的酷爱饮酒。至于酷爱到什么程度,说他是“酒鬼”也不为过,“忽与一觞酒,日夕欢自持。”、“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
世间酒鬼千千万,他们喝醉了,要么不言不语呼呼大睡,要么胡言乱语撒酒疯,这种酒鬼多么令人讨厌。
但当“酒”与陶渊明联系在一起,那酒就不仅仅是酒了,而是一种文化、一种文学情怀,是创作灵感的催化剂。
陶渊明现存的多首诗中,其中有20多首,都以《饮酒》命名,可见他对酒的喜爱。陶渊明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
有一次,陶渊明的好朋友颜延之来访,临走之时,颜延之给他留下二万钱。陶渊明呢,转手就送到酒家,“稍就取酒”,说以后陆续来取酒。
因家穷,买不起滤酒的筛网,他直接把头上的葛巾拿来漉酒,漉完了就又戴上,还说:“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和竹林七贤中的阮咸与群猪共饮的行径差不多,这就是所谓的“魏晋风度”吧。
有时候,在家中和朋友对酌,陶渊明喝醉了,便对朋友说:“我欲醉眠卿可去。”意思是,我喝多了要睡觉,你回吧。
三百多年后,诗仙李白在同样的情境下,他也跟陶渊明学:
《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欲醉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我们知道,陶渊明长期隐居乡野,不愿与官宦之人相交。江州刺史王弘仰慕陶渊明的才华和性情,数次去拜访陶渊明,都被陶渊明拒之门外。
王弘心有不甘,他知道陶渊明酷爱饮酒,心生一计:
他请陶渊明好友庞遵,在陶渊明外出游玩的必经之路,于一小亭摆下酒菜,待陶渊明经过时,庞遵就热情邀请陶渊明过来饮酒。面对好友的邀请,陶渊明来者不拒,爽快入席。
待二人推杯换盏、酒酣耳热之际,王弘假装路过偶遇庞遵,也入席就座,陶渊明见其温文尔雅,对自己执礼甚恭,也就不再拒绝他。
看看,堂堂刺史王弘为结交布衣陶渊明费了多大心思,之后他们也成为了朋友。
王弘和陶渊明之间还有一个“白衣送酒”的典故。
九月九重阳节,陶渊明东篱赏菊,抚琴吟唱,忽然酒兴大发,然而却发现酒壶空空如也,不禁惆怅,采了一大把菊花,在手中百无聊赖地拨弄着。
蓦然间,他发现一白衣使者向他走来,一问才知道此人是王弘派来送酒的,陶渊明大喜,就地盘座菊花丛中狂饮起来。
真正的朋友,会想你所想,急你所急,总会在最关键的时刻出手相助。人生能有如此知己,夫复何求!
既然说到饮酒,又和陶渊明有关,那就索性再多说几句。先看陶渊明的一首《责子》诗: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我两鬓斑白,肌肉松弛,脸上爬满了皱纹。我有五个儿子,都不爱学习,一个比一个懒,一个比一个笨,怕是没出息了。唉,这都是命中注定的吧,算了,给老子拿酒来!
后人对这首《责子》颇为震惊,没想到堂堂的天才大诗人,竟培养出五个文墨不通的庄稼汉,你让陶大诗人情何以堪呀。
但这只是我们后人瞎操心,人家陶渊明一点都不着急,顺其自然,该喝酒喝酒。
诗的名字叫《责子》,看似发牢骚,实则有点小幽默的味道,饱含了父亲对孩子们浓浓的父爱。
有好事者好奇:陶渊明的智商和基因肯定没问题,那为什么还会生出一大堆“犬子”呢?
经过研究,他们引用现代医学研究理论——《论酒精对胎儿发育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陶渊明涉嫌“酒驾”,儿子们都酒精中毒啦,哈哈。
⑤
陶渊明辞职隐居的日子里,晋王室愈加孱弱和腐败,农民起义、军阀混战,晋王室处在风雨飘摇中。
陶渊明虽然长期隐居,但他不曾放弃年少时的经国济世之志。国势颓危,他想在混乱的局面中聊作尝试,或许能有施展抱负的机会。
在陶渊明眼中,气宇不凡的桓玄,或许能匡扶晋室,还朝廷以清正之气。
公元年,已隐居五年的陶渊明被桓玄聘为幕僚。
幕府的生活,枯燥繁杂,充满着虚伪与诡诈,习惯了田园生活的陶渊明很不适应,但为了心中的理想,他努力地坚持着,没有像上次那样,一言不合就辞职。
只是随着时局的发展,陶渊明发现,桓玄不过是个野心家,并非什么振兴晋室的英雄。他失望了。
倘若换一个投机取巧的人,若桓玄篡位成功,就可以成为新朝的栋梁。但很显然,陶渊明并不是这样的人。
“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公元年,陶渊明以母亲去世为由,离开了桓玄幕府。
陶渊明回到了故乡、重归田园,有了供职幕府时的薪水,解决了物质上的匮乏,陶渊明过得更“嗨”了,“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只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作为著名“庐山三隐”之一的陶渊明,树大招风。随着桓玄的覆灭,另一军阀刘裕找上门来,聘陶渊明为镇军将军参军,名为聘,其实带有强迫性质,只不过想拉陶渊明装门面,彰显自己惜才爱才而已,陶渊明也不可能得到重用。
作为一介文人的陶渊明不得不答应,倘若不答应可能会被认为是怀念旧主,恐招至祸端。
所谓成功,不是你可以选择做什么,而是你可以选择不做什么。一个真正的诗人,却为宦海所羁绊,无疑是个悲剧。
陶渊明在刘裕幕下担任了大半年的参军后,又调至江州建威将军刘敬宣幕下任参军。陶渊明算是看透了,无论是当谁的参军,他们和桓玄都是一丘之貉,阴怀篡逆。他的归隐之心越来越重,“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
公元年三月,刘敬宣辞官,陶渊明也随之离开了政坛。不过,这年秋天,陶渊明经叔父陶虁的介绍和劝说,又出任了彭泽县令。
已经41岁的陶渊明历经了江洲祭酒、桓玄幕僚、刘裕及刘敬宣参军,对腐败混浊的官场已是厌倦之极,之所以再次为官,主要是迫于生计压力和亲人的劝说。
对此,他毫不讳言,在《归去来兮辞》中说:“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家中快揭不开锅了,亲友们都劝我去当县令。彭泽离家一百来里,很方便,最主要的是,有公田能让我买酒喝。
⑥
出任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如愿分到了三百亩公田。按当时规定,县令拥有三百亩公田的支配权,收入也归县令所有。哇!这工作待遇真不错,我也要穿越到东晋当县令去,哈哈。
陶渊明应该高兴坏了,一声令下,全部给我种上高粱酿酒,可老婆不愿意了,都种高粱酿酒了,我们吃啥?好说歹说,最后留下五十亩种粳米。
虽说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主要想给自己挣点酒钱、养老钱,但陶渊明是个有良知的诗人,他不愿躺平,在彭泽县令任上他也想有一番作为。
上任伊始,陶渊明雷厉风行、大刀阔斧地推进税制改革,清除陈年积弊。
一是打击土豪劣绅,仅用半个月时间,就查出被财主豪绅隐瞒的应纳税成年男丁三千多名,做了别的县令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二是减轻农民负担,成年男丁缴纳的税米,由原来的五石减为三石。
陶渊明这两项举措,迅速赢得了民众支持,他们纷纷赞扬新县令不畏强权、爱民如子。但也很显然,这必然得罪了那些既得利益者,其中就包括浔阳郡丞何隆,他派督邮刘云去惩戒一下陶渊明。
浔阳郡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远近闻名,每年他以巡视州县为名,吃拿卡要。
接到何隆命令的刘云依计来到彭泽,他采取不预先通知搞突袭的方式,来到了彭泽县衙门。
陶渊明得知刘云要来,赶紧和手下人前去迎接,谁知刘云并不还礼,还劈头盖脸地把陶渊明批评了一顿。
待刘云离开后,陶渊明就问手下人,刚才刘督邮为何生气呀。手下人说,按规定,你得整衣束带、毕恭毕敬去见他。
陶渊明明白了,刘云不过是借题发挥,想索要贿赂罢了。他一声悲叹:“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说完便愤然而去,身为彭泽县令,前后仅81天,来得悄然,走得决然!
陶渊明这一辞职,可谓辞得惊天地、泣鬼神,除了留下了千古名篇《归去来兮辞》外,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之铮铮风骨,更为后人所激赏、赞叹和膜拜!
陶渊明的超级粉丝苏轼这样评价偶象:“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之贤之,贵其真也。”
想当官就去当官,不会因追求仕途而不好意思;想归隐就去归隐,并不把归隐当做多么清高的事,更不是为了走“终南捷径”。饿了,就向乡邻敲门讨饭;有吃的,则用烹鸡、黄米饭招待客人。
从古至今大家都把他当作贤人,是因为他的真性情。
⑦
从江州祭酒到彭泽县令,经过13年的宦海沉浮,“世俗久相欺”,心为形役,活得太累。陶渊明终于认清了现实,“觉今是而昨非”,在仕和隐中作出了抉择——归去来兮!
作为一个深受浓厚的儒家思想影响的人,尽管陶渊明的归来是不得已的,但他还是遵从本性、遵从内心,不再委屈自己了,“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
三毛在《我的青春谁做主》中说:“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儿都是流浪。”
对陶渊明来说,一个天真、纯粹、自然的诗人,有着一颗自由飞翔的心,却“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而今“复得返自然”,洗尽铅华,那惶惶不安的灵魂终于得到了安放。
草屋八九间,屋后榆柳荫荫,堂前桃李灼灼,庭院深深,窗明几净。南野还有十余亩田地可以耕作,“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远村炊烟袅袅,狗吠深巷,鸡鸣桑树。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后,一连写了五首《归园田居》,再看一下这首: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有人说陶渊明,就为了一个“鞠躬”,便辞掉县令这么好的工作,多不值呀,你看还得亲自种田,田还种不好,调侃陶渊明“裸辞一时爽,没钱泪两行。”呵呵,你这样说就对了,我们俗常人怎么能懂得陶渊明呢。
陶渊明:不会种地的诗人,不足以谈人生,还是探花郎懂我。
现代人都向往隐士生活。据有人统计,终南山都有多个“隐士”了,搞得终南山茅草屋、破山洞租金蹭蹭涨。租户中有的是大富豪,有的是失恋者,有的是破产者,有的就是闲得慌,还有的是搞主播当网红-----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装相很绝对,绝对不种地。不种地,你还想学陶渊明,怎么可能呢?
想修行,在哪里都可以,为什么非要跑到深山老林呢?身处闹市,却听不到车马的喧嚣,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心远地自偏!
《归园田居·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历来被评为“静穆”、“淡远”,也一直为人们所称誉。
深挖一下,这其实是一种孤独,一般人理解不了的孤独,正如现代著名作家李长之所讲:“寂寞和孤独就是陶渊明精神世界的特色。”
试想一下,一个人在篱笆前采着菊花,也不知什么时候,一抬头,蓦然发现周边空无一人,只有远山冷冷地和他对视着,这不仅仅是孤独,还有几分恐惧吧。
大家都想当隐士,大都是给陶渊明这首诗给“害”的,只是真的把你一个人放在南山下,让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你愿意吗?
陶渊明看似脱俗,其实他是个思想深的诗人,他寄情山水并没有忘忧于山水。
岁月如水,逝去无声,一晃就老了,自己虽然有安恬淡泊之心,但毕竟壮志难酬,“总角闻道,白首无成。”他谆谆告诫后人:如果可能,还是要珍惜时光、砥砺前行、奋发有为。
他放弃了用世之念,但仍以用世之心,努力保全着自己人格的完整、性情的天真。
《杂诗十二首其一》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⑧
谁都知道,种地苦,当农民苦。陶渊明从一名国家公职人员,而且还是县令,滋溜一下就跑去种地当农民了,当然不是梁静茹给他的勇气,这是一个高节之士的无奈选择。
“真风告逝,大伪斯兴“,我改变不了这虚伪的世界,那么我就做真实的自己,而不是在虚伪的世界里虚伪地活着。
世界上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陶渊明做到了。
一个诗人跑去种地,肯定要遭受不少苦头的。事实上也是如此,尤其是晚年,陶渊明的生活是非常清苦的,“弱年逢家贫,老至更长饥。”房子吹风漏雨,“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要穿没穿的,要吃没吃的,“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陶渊明有首《乞食》诗,写其晚年遭灾,不得不出门乞讨。漫无目的,不知不觉来到一户人家,敲了门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主人明白我的意思,用酒来招待我,我就用诗来表达谢意。
你对我的恩情就像漂母一样,可我没有韩信那样的才能,无法报答你,只能把你的恩情记在心中,待来世再报答你了。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陶渊明乞讨,并没有失去一个文人该有的气节,他乞讨对象是真心敬他懂他的邻居农夫,他们并没有对他嗟来之食。
而面对权贵,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他从不屈服和妥协。
南朝萧统《陶渊明传》载有这样一个故事:公元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久闻陶渊明隐逸之名,又得知他境况艰难,就带着酒肉来拜访陶渊明,说值此昌明之世,贤者不该苦于山野。
陶渊明一听火了。他以前的老板刘裕,接连杀害晋安帝、晋恭帝两个东晋皇帝,自己建宋代晋。
尽管东晋腐败,但陶渊明对刘裕篡位称帝,特别是杀害两任东晋皇帝,无比激愤,写下《咏荆轲》借古讽今,表达自己的不满:
-----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在陶渊明眼中,刘裕就一乱臣贼子,又何来昌明之世?话不投机半句多,陶渊明愤然对檀道济道:我不是什么贤人,你请回吧。一如他在小传中所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是诗仙李白的叹息。面对东晋的亡国,陶渊明又何尝不是心有戚戚焉,入宋之后,他改名陶潜,大概是想表明自己永不出仕的决心吧。
这就是陶渊明,一个固穷守节的陶渊明,一个风骨凛然的陶渊明,宁肯饿死,也绝不仕新朝,“斯滥岂攸志,固穷夙所归。”
那么陶渊明心中的昌明之世是什么样的?他在《桃花源记》中造了这样一个梦:
-----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这是陶渊明梦想中的“桃花源”,“后遂无问津者”,但心向往之。
今天的我们,更加向往这种“桃花源”。在这个喧嚣浮躁的社会,每个人都像一只陀螺,被生活抽打着,被各种名利驱使着,片刻不得安宁,如此,又怎能找到“桃花源”呢?
其实世界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陶渊明的笔下,一个在你内心深处。
人们应该寻觅的,其实是内心的平静。心静则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元嘉四年(年)秋,陶渊明病逝,临终前他神情从容而平静,口中喃喃念着: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陶渊明走了,这位兼得儒道两家风神的“隐者”,如一瓣淡淡秋菊,零归大地,静而益香。
生前,陶渊明作《拟挽歌辞三首》自挽。陶渊明一直主张“形神俱灭”的生死观,“有生必有死”,他看淡生死,“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他更看淡名利,“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要说有什么遗憾,就是活着的时候,酒不够喝,“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这句看似轻松还有点幽默的话,其实藏着陶渊明多少的辛酸与无奈!
尽管陶渊明把自己看得这么“淡”,但他的高节人格,他的任真自得,他的不朽篇章,赢得了后世无数文人之膜拜,也可以说,他是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归宿。
苏轼: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
杨万里:渊明之诗,春之兰,秋之菊,松上之风,涧下之水也。
王国维: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
辛弃疾则说: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
是的,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一直在我们身边,从未老去。
陶渊明挣扎了半生,还是活成了一个“农民”。
我们不应该只看到他隐居田园的“快乐”,更应该窥见这“快乐”背后的孤独与寂寞,这是陶渊明的伤痛,更是那个时代的伤痛。
终
文章来源于微公号探花TV,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参考资料:
1、《只为山水,来此人间陶渊明传》随园散人著
2、《陶渊明传》李长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