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花多少钱啊 https://m.39.net/pf/a_4629686.html题记:看尽东南百二峰,小孤山上是真龙――王阳明。我的家乡安徽省宿松县复兴镇,是长江绝岛小孤山所在地,位于皖赣鄂三省交界处,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土地肥沃,文化昌盛。享誉华人世界的黄梅戏,最早就是从湖北省黄梅县,经复兴镇进入安庆的,并成为安徽的文化名片。秦始皇,朱元璋,陶渊明,王安石等人,都曾在复兴镇江面停留,并留有诗文。小孤山一角一:秦始皇:千古一帝登小孤山刻石纪功公元前年,秦始皇第五次南巡,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南巡。船停至今复兴镇江面小孤山脚下,秦始皇兴致勃勃,登上小孤山刻石纪功。此事在郦道元《水经注·释地》里有明确记载。其时石刻仍在,只是因岁月淹没而模糊。郦道元亲到小孤山,抚物怀古,《水经注曰:〝秦始皇曾到小孤山,并题句。〞如今的小孤山己见不到始皇石刻,据民间传说,秦始皇在小孤山刻有〝中流砥柱〞四字。因岁月流逝,己无法考证。朱元璋不仅在现复兴地区驻扎,而且还为复兴和宿松县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公元年,朱元璋的军队停留在现复兴镇江面,并在群臣簇拥下攀上小孤山,遂提诗一首,诗曰:〝龙舆凤驾出京都,百万雄兵驻小孤,千林红叶片时扫,万里江山一夜枯。荡荡乾坤归圣主,明明日月照皇图,梅花预报春消息,瑞气纷纷何处无。〞驻扎现复兴镇期间,朱元璋发现今复兴乃至宿松县地带,因长期战乱,瘟疫流行,致千里沃土却渺无人烟,遂感叹万分,立即下诏江西府,组织九江彭泽湖口一带百姓,向复兴和宿松地区移民。其时宿松人口不过4万人(注:今复兴镇人口4·5万,宿松县人口60余万。),移民的大开发给宿松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当时的复兴地面,芦苇丛生,野兽出没,是一片尚未开发的蛮荒之地,朱元璋可以说是复兴开埠首功。今天,宿松人的来源,大都可以追索到江西地带,我们复兴人,大多来自彭泽县。而我们宿松方言,系赣南一系。皖西南小镇油菜花地。二:苏东坡复兴江面泛舟,流连忘返苏东坡宦途坎坷,多次穿梭南北,中途在小孤山停留,和诗友在江面泛舟赋诗,留下佳句。他为唐代著名画家李思训的《长江绝岛》图题诗,诗曰:〝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参天长。客从何处来了?棹歌中流声抑扬。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注:大孤山位于九江府潘阳湖口,与小孤山遥相呼应。)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九江人,曾任彭泽县令。彭泽与复兴镇仅一江之隔。陶渊明多次在复兴地面停留。一次从南京回彭泽,遇大风难行,遂弃舟上岸,他上岸的地方,叫做规林。规林就在今复兴镇地带。在岸上,他赋诗二首,即《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诗曰(节选):〝崩浪贴天响,长风无息时。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当年诅有几?纵心复何疑!〞(注:〝都〞者,南京也,时曰〝建康府〞。)两宋诗人到复兴镇江面泛舟是最多的,王安石陆游都步苏东坡的足迹。陆游不仅游小孤山多次,而且关于小孤山的诗作也很多,留下来的就有三首,如《舟过小孤有感》,《观小孤山图》,《咏小孤等》,其中以《咏小孤》最为有名,诗曰:〝江水东流直下吴,狂澜倒挽一人无,世间枉说奇男子,砥柱还须让小孤。〞大明王朝第一谋臣刘基刘伯温,受朝臣排挤,受皇帝猜疑,遂畅游山水,聊解郁闷。他在小孤山流连经日,作诗一首:〝两崖相夹石为门,万水东流去不奔。拔地一峰形自险,擎天独柱势犹尊。鱼龙并跃春初暖,风雨来时昼易昏,想见当年禹疏凿,神功千古至今存。〞九江长江大桥,紧连着复兴镇。结语:小孤山至今留有大量的名人石刻,记录着这些名人的足迹。他们都曾在今复兴镇江面泛舟,并在小孤山流连。元书法家俞瀚的〝海门第一关〞,清学者彭玉麟所书〝江上峰青,曲终人见。〞明嘉庆帝之父朱祐杬的〝寒光溜碧空,峻势凌江壤,松桂紫虬髻,石垂玄虎掌。〞清乾隆帝的〝灵昭江屿〞等等牌匾,皆字迹历历,俱镇岛之宝。复兴镇古称浔镇,开埠以来商贾云集,清末至民国,有洋号长驻于此,一直是宿松县最富裕的集镇之一。复兴镇地处一望无际的长江冲击平原,一俟春季,一眼望不到边的油莱花在风中起伏招展。欢迎朋友们到我的家乡来看油菜花,畅游小孤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7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