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集系年》里陶渊明的心路历程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和他清新脱俗的诗歌影响了后世无数人,他笔下的“桃花源”,也成为无数人的向往之地。近日,嵊州市教师进修学校退休高级教师潜苗金撰写的《陶集系年》由中国艺术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现存的陶渊明全部作品,并系统研究了其撰著的时间和背景。历史上的《陶渊明集》向来以“文体”分类,而该书首次以“系年”的形式,按照作品撰著时间先后排序,既展示了陶渊明的心路历程,又可了解诗文的创作背景。以“系年”汇集现存作品●记者童波文/摄以“系年”汇集现存作品88岁的潜苗金虽然很早就喜欢陶渊明,但真正研读陶渊明的作品,是从他读大学时开始的。他毕业于原杭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一直在嵊州市乡村中学任教。他读《陶渊明集》,仰先生之德,慕先生之操,爱先生之文,感慨良多。年,他开始撰写《陶集系年》,于年完稿,由于种种原因,15万字的书稿近日才得以出版。说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形象大概立刻就会浮现出来。陶渊明(~)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别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陶渊明有诗文集十卷,这个规模格局首先是由北齐知名大学问家阳休之定下来的,阳休之编十卷本陶集虽然现已不存,但他那篇《陶集序录》却流传至今。他以已存在的三种陶渊明集为基础,重新编定了一个十卷本,并补收了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陶渊明集》未录的《五孝传》及《四八目》(一称《集圣贤群辅录》)。《陶渊明集》经历了漫长的手抄流传阶段,到北宋,才有了刻本。潜苗金告诉记者,《五孝传》曾被乾隆皇帝指为伪作,这一结论被写进了《四库全书总目》,因而此后出版的很多《陶集》都未收录此篇,甚为可惜。现将其重新列入《陶集系年》,做到了篇目齐全。今存陶渊明诗、辞赋、散文等共余首(篇),数量不算很多,但质量极高,影响巨大。陶渊明的诗歌有多首,内容可分为田园诗、饮酒诗和咏怀诗三大类。其中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淡泊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以及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这是陶渊明出现之前,文学史上从未有过的,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十分可贵。比如,他在《桃花源诗并记》里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表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制度的否定与对理想世界的无限向往。陶渊明辞赋写得很少,只有《感士不遇赋》《闲情赋》和《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陶渊明的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潜苗金说,世间通行各本《陶渊明集》都是按文体来编排的,顺序一般是:诗、赋、文、其他,或者是:赋、诗、文、其他。陶渊明诗文撰著的时间有三类情况:一是有明确年月表述的,二是有相关词语可定,如“而立”、“向不惑”等,三是完全没有时间可依据的。他撰写《陶集系年》,以“系年”的形式,按照其作品撰著时间先后排序。其中没有明确年月表述的,则以作品内容结合相关背景材料推断大致时间。诗文展示心路历程潜苗金说,现存的陶渊明作品很好地展示了陶渊明的心路历程。陶渊明自谓:“少年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到幽州。”少年志趣之高,实不可多得。“张掖”意在建功立业,“幽州”志在展效臣节。其志不可谓不伟。“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已是二十九岁以后“逃禄归耕”之志了。陶渊明生在官僚世家,由于父亲死得早,小时候比较清贫,但受过良好的教育。他曾在《五柳先生传》中自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0岁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他最早是在江州刺史桓伊手下效劳;第二次是出任“州祭酒”,时间很短;第三次出仕是从隆安四年()起为荆州刺史桓玄的属官,其间曾作为桓玄的使者出差到首都;后因为母亲去世,按照当时的礼法退出官场,回家守孝。陶渊明守制期间,桓玄攻入首都建康(今江苏南京),稍后接受晋安帝司马德文的禅让,称帝,国号“楚”,改元“永始”。元兴三年()北府兵将领刘裕起兵攻桓玄,3月攻入建康,桓玄出逃,稍后被杀。刘裕打垮桓玄使东晋王朝得以苟延残喘,但10多年后他自己取代东晋,建立了南朝宋。陶渊明本来追随桓玄,而在元兴三年()守制结束后,却到刘裕手下担任了参军。后来他又转为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事实上,陶渊明的中年生活过得很是狼狈不堪。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义熙元年(),渊明最后一次出仕,在叔叔的引荐下做了彭泽县令。谁知上任80多天,陶渊明因为忍受不了督邮的索贿,作《归去来兮辞》,愤然辞官而去,“不为五斗米折腰”,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归隐期间他创作了许多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文,如《归园田居》五首、《杂诗》十二首。身处这种年代,“怀正志道之士,或潜玉于当年;洁己清操之人,或没世以徒勤。”(《感士不遇赋.·序》)所以,陶渊明的“逃禄归耕”有不得已,但更多的是天性所致。陶渊明大多数作品都是归隐以后所作,从《归园田居》等诗里可以看出,他归隐之初生活比较悠闲;他有时亲自在田间劳动,给豆苗锄草,曾在诗里高兴地说过:“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其三)。到义熙四年(),他家失了一把火,此后生活水平明显下降;义熙六年()移居浔阳负郭之南村,作有《移居二首》。在潜苗金看来,《桃花源记并诗》是陶渊明留给世人的重要遗产。对后世之人而言,他的这篇文章和诗作,不仅在文学领域影响深远,也引起无数猎奇者寻访和探索“桃花源”。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讲述晋太元年间,武陵渔人沿着桃林夹岸的溪水,穿过山洞,抵达避秦隐者们所居秘境的故事。他用客观的记叙方式塑造了一个理想中的世外桃源,并通过这个故事反映了人民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潜苗金说,根据相关背景的推断,《桃花源记并诗》写于义熙十四年()。南朝宋元嘉四年(),陶渊明病故,享年63岁。陶渊明去世后不久,他的忘年交颜延之作《陶征士诔》,称颂他的高尚品德,并定谥为“靖节”。成为后世的精神寄托“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陶渊明以诗歌、散文和辞赋确立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六朝以后的通行看法是,陶渊明在他那一时代的作家中,地位是最高的。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在《陶渊明传》中认为:“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唐代杜甫有诗云:“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陶渊明是东晋末年与南朝宋代之间的文人,历经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直到宋朝,他的名声才达到顶峰。钱钟书指出,“渊明文名,至宋而极。”潜苗金说,宋人推崇陶渊明,以欧阳修、王安石、苏轼为最。北宋欧阳修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王安石也认为陶渊明堪称“晋、宋之间,一个而矣”。苏轼《与苏辙书》有曰:“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国学大师王国维则评价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苟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殆未之有也。”王国维认为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可比肩而立,更重要的是,他们四人皆有“高尚伟大之人格”。哲学大师牟宗三说:“陶渊明的自得,阮嗣宗的疯狂,李太白的放浪,以及辛弃疾的豪爽,这全都是一种极度悲哀与伤感下的转变,同一内蕴,同个人性格环境的不同而能发生出种种不同反应的东西,我们总于一起,也叫它是‘内蕴’。”绍兴乡贤,近代大学者和思想家马一浮先生在十岁时即吟诗说:“我爱陶元亮,东篱采菊花。”近代大儒熊十力先生亦谓:“余平生喜读陶公诗,觉其昭旷之怀,不由强学所至,盖天真自然流露。余有不畅时,急取《陶诗》读之,胸间滞碍顿消。其感人之力甚大。”潜苗金说,在陶渊明的时代,劳作是被鄙视的题材,但陶渊明就写劳作,就写田园,他在被人看不起的题材中发现了美,“桃花源”的理想影响了一代代知识分子,是中华文化中不可忽略的意象,成为后世士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潜苗金也以读陶为其生平乐事,时常留意前贤的评议,退休之年,勉力撰述《陶集系年》书稿,希望能够帮助年轻人读陶识陶而赏陶。他还撰写了“读陶引论”七篇,放在该书的末尾,表达了一些他自己的感慨。本文来源:绍兴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8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