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middot人物志每个人心中

裂变式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46.html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等作品。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浩如烟海的诗人中我们对陶渊明都有一些了解,他在历代文人骚客心目中的地位,无比崇高。就连苏轼这样的大粉丝写了首“和陶诗”来表达自己对偶像推崇。在我们一般印象里,陶渊明不就是一个穷的找邻居要酒喝的干巴老头,哪怕说自己不为“不为五斗米折腰”。为什么能被后人当作偶像呢?

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保持气节而不食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东晋后期的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当时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陶渊明的父亲去世的早,少年时,家运已衰落。他自述“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物质生活虽然贫乏,陶渊明的精神生活却很丰富。他学习儒家《六经》、《老子》、《庄子》,颇有“佐君立业”的政治抱负。而另一方面,匡庐山水和田园风景,也使他爱好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晋代的门阀制度,使得“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在那种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十分激烈的年代,陶渊明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二十九岁时,他进入官场,当了江州祭酒,可他看不惯当时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后来,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此后,陶渊明归隐田园,在家乡过着躬耕隐居的生活,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参加农业劳动。撰写《五柳先生传》这一著名文章,用以明志。这使他改变了鄙视劳动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劳动的价值。也在与农民的共同劳动和交往中,对他们产生了亲切的感情。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家境越来越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甚至连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他虽生活贫困,“老至更长饥”,但他不受“嗟来之食”,拒绝权贵的馈赠,表现出君子固穷的志气。

陶渊明是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的。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适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写出了一代文风并流传百世的诗文。在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学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廉洁自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职业道德规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古有孔子自廉作表率,并留下了“上恶贪则下耻争”的经典之句;范仲淹的公而忘私、先人后己,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近有吉鸿昌将军的大仁大义气节,留下了“当官即不许发财”的治吏佳句;今有国家领导人生活节俭、衣着朴素,从不奢华的领袖风范,留下了“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领导就是服务”和“我是人民的儿子”的纯朴美句。以上廉洁自律的座右铭无不成为每个人学习的目标。不断在工作中持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强化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端正思想作风,提高思想境界。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光明磊落、清廉无私、恪守做人,干净做事。

供稿

锦州箱厂团支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1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