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里的庐山水经庐江水注

北京看酒渣鼻最好医院 https://m-mip.39.net/fk/mip_8590068.html

○庐江水

△庐江水出三天子都,北过彭泽县,西北入于江。

《山海经》三天子都,一曰天子鄣。王彪之《庐山赋.叙》曰:庐山,彭泽之山也。虽非五岳之数,穹窿嵯峨,实峻极之名山也。孙放《庐山赋》曰:寻阳郡南有庐山,九江之镇也。临彭蠡之泽,接平敞之原。《开山图》曰:山四方,周四百馀里,叠鄣之岩万仞,怀灵抱异,苞诸仙迹。《豫章旧志》曰:庐俗,字君孝,本姓匡,父东野王,共鄱阳令吴芮佐汉定天下而亡。汉封俗于鄡阳,曰越庐君。俗兄弟七人皆好道术,遂寓精于宫庭之山。故世谓之庐山。汉武帝南巡,睹山以为神灵,封俗大明公。

三天子都,古山名。又称三天子鄣、天子鄣。始见于《山海经》海内南经、海内东经,所在地说法不一:三国魏张氏《土地记》指东阳永康县(今浙江永康市)南的石城山;晋郭璞注《山海经》指新安歙县(今属安徽)东的三王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指寻阳的庐山(今属江西);《大清一统志》指今江西省婺源县西北黟山支脉的率山。近人或以为天子都本有三,各称三天子都,即石城山、三王山、庐山。[1]

《水经注疏》中杨守敬认为按《山海经》、《汉书.地理志》所载,三天子都即今黄山。郦道元因在黄山一带找不到庐江水,便以庐山的石门水比定为庐江水,并将三天子都也移到了庐山。(守敬按:……正本《山海经》、《汉志》为说。是三天子都即今徽州之黄山,故书无异辞。郦氏求庐江之水不得,以庐山北石门水当之,而三天子都移于庐山矣[2]。)

彭泽县,西汉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湖口县东南三十里江桥乡柳德昭村附近。《元和志》卷28:“置彭城(蠡)湖南。因以为名。”东汉建安十四年()孙权于县置彭泽郡,寻废,县属豫章郡。西晋怀帝永嘉元年()改属寻阳郡。南朝梁为太原郡治。[3]

庐山()

庐山,又称匡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屹立长江南岸,鄱阳湖畔。呈北东走向,主体由花岗岩组成的断块山。主峰汉阳峰,海拔米。山势雄伟,风景秀丽。[4]张友于,刘美嵩认为,庐山的各种异称,大都是魏晋以后的道教徒、佛教徒及封建文人等,层层追加或附会上去的,已离开了庐山是越族对这一崇山峻岭称呼的本义[5]。(备注:据民族学与语言学家的研究,壮语称山麓为`六’今岭南两广地区以“六”,音为冠首的地名很多,计有三十多个县的二百多处地名。壮语与古越语有渊源继承关系。鄂君启金节记述了战国时代由汉水,长江经今湖北、河南、安徽、湖南、江西等地的水陆交通线。当时的庐山及其附近是属于楚国与越人活动的范围,庐山是古越族对这一雄峙江边的山岭的称呼,“庐”字是古越语称山岭的同音字,而汉语中“庐”字的原始语义是指临时在田野搭盖的屋棚,以供农夫寄寓饮食(8)。庐山的地势是绵互于江畔湖滨的崇山峻岭,所以《水经注》又称它为“宫庭山”,并引《尔雅》释义:“大山宫”。因此,汉语宫庭山的语义相当于古越语的“庐”(六)字。这决非语音上的偶合,而是有遗迹可寻,并得到出土文物等资料的印证。[6])

庐山三叠泉瀑布

王彪之,东晋大臣。字叙武,琅邪(今山东临沂)人,王导侄。初除著作郎、东海王文学,历镇军将军、司徒左长史、御史中丞、廷尉、吏部尚书等。后为会稽内史,加散骑常侍。居会稽郡八年,豪右敛迹,亡户归者三万余。时大司马桓温威势震主,彪之以力阻桓温夺帝位,免官。后复为仆射。温将废海西公,命定仪制。孝武帝宁康元年,桓温死,迁尚书令。与谢安共掌朝政。官至光禄大夫。精通经传,熟谙故事,常引以定朝廷礼仪。所录仪规,藏于青箱,家世相传,时谓“王氏青箱学”。有文集,已佚。[7]

孙放,东晋文学家。字齐庄。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南)人。孙盛次子。幼聪慧,为庾亮赏识。官至长沙相。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8]

《豫章旧志》,一名《豫章耆旧志》、《耆旧传》。区域志。晋熊默撰。原三卷,存残一卷。熊默曾官会稽太守。原书久佚。[9]

庐俗,又名匡俗,字君孝。《太平御览》卷四十一引《庐山记》云:“匡俗,周武王时人,屡逃征聘,结庐此山,后登仙,空庐尚在,弟子等呼为庐山,又名匡山”[10]

石门水,会贞按:石门水盖即《经》所谓庐江水也。桑乔《庐山纪事》,石门涧水北流入龙开河。今龙开河于德化县城西北流入江[11]。

图表1江/沔水支流豫水、庐江水水系图(摘自张步天著,水经注地图集上水系图集,,.12,第98页)

远法师《庐山记》曰:殷、周之际,匡俗先生,受道仙人,共游此山,时人谓其所止为神仙之庐,因以名山矣。又按周景式曰:庐山匡俗,字子孝,本东里子,出周武王时,生而神灵,屡逃征聘,庐于此山,时人敬事之。俗后仙化,空庐犹存,弟子睹室悲哀,哭之旦暮,事同乌号。世称庐君,故山取号焉。斯耳传之谈,非实证也。故《豫章记》以庐为姓,因庐以氏,周氏、远师,或托庐墓为辞,假凭庐以托称。二证既违,三情互爽。按《山海经》创志大禹,记录远矣。故《海内东经》曰:庐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泽西,是曰庐江之名,山水相依,互举殊称,明不因匡俗始,正是好事君子,强引此类,用成章名耳。

匡俗,又名庐俗,字君孝。《太平御览》卷四十一引《庐山记》云:“匡俗,周武王时人,屡逃征聘,结庐此山,后登仙,空庐尚在,弟子等呼为庐山,又名匡山”[12]

东里,春秋郑地。在今河南新郑市。子产所居。《论语·宪问》:“东里子产润色之”[13]

乌号,古良弓名。传说黄帝使用的宝弓。《淮南子·原道训》:“射者扞鸟号之弓。”《史记·封禅书》:“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故后世因名其弓曰乌号”[14]

此处郦道元对庐山称谓的由来进行了考辨,他认为关于庐山得名之由来不能轻易去相信那些道听途说且自相矛盾的“耳传之谈”。按“记录远矣”的《山海经》之《海内东经》所载“庐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泽西”他认为庐山之名与庐江的“山水相依”是密不可分的。尽管按当今的科学眼光审视这样的观点不免有些牵强附会且有失偏颇;但还是让我们看到了多年前这位中世纪最伟大的地理学家[15](郦道元)超凡脱俗的一面,他的实证科学思维与独立思考精神,即便放眼今日之学界也实属难能可贵。

又按张华《博物志.曹著传》,其神自云姓徐,受封庐山。后吴猛经过,山神迎猛,猛语曰:君王此山,近六百年,符命已尽,不宜久居非据。猛又赠诗云:仰瞩列仙馆,俯察王神宅,旷载畅幽怀,倾盖付三益。此乃神道之事,亦有换转,理难详矣。吴猛,隐山得道者也。

吴猛,晋代道士。字世云。豫章(今江西南昌市境内)人。年四十,从丁义受神方,又得秘法神符,传说还故里,江波甚急,以白羽扇画水渡江,不用舟楫,后尸解而去。见《晋书·艺术传》。[16]

《寻阳记》曰:庐山上有三石梁,长数十丈,广不盈尺,杳然无底。吴猛将弟子登山,过此梁,见一翁坐桂树下,以玉杯承甘露浆与猛。又至一处,见数人,为猛设玉膏。猛弟子窃一宝,欲以来示世人,梁即化如指,猛使送宝还,手牵弟子,令闭眼相引而过。其山川明净,风泽清旷,气爽节和,土沃民逸。嘉遯之士,继响窟岩。龙潜凤采之贤,往者忘归矣。秦始皇、汉武帝及太史公司马迁咸升其岩,望九江而眺钟、彭焉。

《寻阳记》,即《浔阳记》晋张僧鉴撰。记晋时江州浔阳郡(今江西九江地区)城邑、山川、湖泉、井池、方位、得名由来及民俗、神话传说等。书佚。《中国古方志考》有辑文。[17]

三石梁,李白的《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是一首描绘庐山的佳作,诗中的“银河倒挂三石梁”句.被不少学者认为描写的是庐山“三叠泉”瀑布。马孟龙结合文献、古人诗文并与该诗的内容相对照,对其重新考辨,认为李白并没有见过三叠泉瀑布,他所描写的应当是庐山“石门涧”瀑布。马孟龙发现各家注本实际都沿袭了清人王琦的说法。王琦在注释该句时判断:“今三叠泉在九屏叠之左,水势三折而下。如银河之挂石梁。与太白诗句正相吻合。非此外别有三石梁也闻”。年夏,马孟龙经过实地探访三叠泉,眼见溪水从五老峰东北山谷喷泻而下,注泻于三层石级,最后坠落于幽壑之中。(三叠泉)这与王琦的描绘十分吻合。但是,王琦只注重从形貌上考证,却忽视了三叠泉发现的时间(因为三叠新泉直到南宋朱熹晚年时才被发现[18])。[19]

庐山之北有石门水,水出岭端,有双石高竦,其状若门,因有石门之目焉。水导双石之中,悬流飞澍,近三百许步,下散漫十数步,上望之连天,若曳飞练于霄中矣。下有磐石,可坐数十人。冠军将军刘敬宣,每登陟焉。其水历涧,迳龙泉精舍南,太元中,沙门释慧远所建也。其水下入江。南岭,即彭蠡泽西天子鄣也。峰隥险峻,人迹罕及。岭南有大道,顺山而下,有若画焉。传云匡先生所通至江道。岩上有宫殿故基者三,以次而上,最上者极于山峰。山下又有神庙,号曰宫亭庙,故彭湖亦有宫亭之称焉。

石门水,即石门涧瀑布位于庐山西北面,天池山与铁船峰之间。峭崖对峙,状如石门,故名。瀑流夺“门”而出,声震峡谷,凉气森森;其境幽美深邃,其景雄奇壮观;为庐山胜景之一。最早记载见于《后汉书·地理志》:“庐山西南有双阙,壁立千余仞,有瀑布焉。”[20]

沙门释慧远,张雪松;认为:戒、定、慧是佛教信仰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改变魏晋时期佛教只重于玄谈的风气,道安、慧远师徒可谓功不可没。道安建立僧团,首倡戒律,组织翻译并整理佛教经典,为佛学和禅法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慧远在江南继承了其师的道路,使特立于世俗社会的僧团制度得以确立,佛教修行实践和佛学理论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特别是慧远在魏晋般若玄谈的风气下,使信徒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63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