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诗尧至德至善安徽东至县国土空间总

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http://www.txbyjgh.com/
1.东至县简介

东至县,隶属于安徽省池州市,安徽西南门户,处长江皖江段南岸之首,地跨长江下游平原与皖南山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自然地理呈七分山水两分田,一分城镇和庄园格局。县域总面积平方千米,截至年末,东至县常住人口39.3万人;下辖12个镇、3个乡,另设有2个省级开发区。年,东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亿元。

东至县地图

东至县自唐设县以来,先后沿用至德、建德、秋浦、东流、东至5个县名。唐至德二年(),分秋浦、鄱阳两县地在梅城置至德县,属浔阳郡。乾元元年(),属饶州,永泰元年()改属池州。会昌初(—),在原和城县旧址建东流场,属彭泽县。五代杨吴顺义二年(),改至德县为建德县,仍属池州。南唐保大十一年(),升东流场为东流县,属江州。民国3年(年),建德县改为秋浦县。民国21年(年),秋浦县复名至德县。年4月东流、至德两县,同属池州专区。1年,改属安徽省安庆专区。年,东流县、至德县合并为东至县,仍属安庆专区。年,东至县改属池州专区。年,专区改为池州地区,隶属不变。年,改属安庆行署。年,池州行署恢复,东至县复属池州行署。年,地级池州市成立,东至县属池州市。

东至县境尧渡镇汪村出土的有人类化石和石器的古人类遗址(华龙洞遗址),是直立人“东至人”头骨化石的发现地。东至县人文气息浓厚,享有“尧舜之乡”的美誉,是徽州文化和皖江文化兴盛之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等文人雅士先后造访,留下“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等描述舜德美景。近代历史名人周馥世代聚居于此,存有周馥接官厅及周氏宗祠等文物遗存,年入选“20世纪中国建筑遗产”名录。东至县属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有升金湖、九天仙寓、龙源旅游度假区、历山、绿野生态农庄、东流古文化区、南溪古寨、三条岭等众多景点。

东至县地理形势图

2.目标战略2.1规划目标

空间底线全面筑牢、空间结构持续优化、空间效率逐步提高。

2.2空间战略

生态立县、产业强县、创新驱动、开放发展。

2.3目标愿景

积极全面融入长三角;对接长江中游城市群;山水特色显著的尧舜胜地;宜居宜业宜养的皖江福地;创新开放现代的产业高地。

2.4城市性质

长三角有影响力的省际边界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增长极;长三角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康养基地;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供应地。

2.5区域协同

推进区域合作:全面对接长三角地区,深度参与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合肥都市圈发展协作、产业合作,强化与池州市、安庆市、黄山市的产业协同及融合发展。立足区位优势,大力推进跨省合作发展战略机遇,健全皖赣联系合作机制。

两岸拥江发展: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加强与沿江市县协作联动,打造交界县域“门户担当”。推进大渡口等沿江城镇在建设标准、城市风貌、支撑体系等方面与安庆市充分衔接,融入安庆城市生活、生态、生产布局,使“一江两岸”相得益彰。

3.总体格局3.1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构建“中心一体化,两翼齐驱动,三带共协同,蓝绿相辉映”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中心一体化:以尧渡—东流为核心,促进各类要素集中。

两翼齐驱动:以省级大渡口开发区、东至开发区为依托的产城融合节点,促进园区与城镇融合发展。

三带共协同:以沿江城镇发展带为东西向主要空间发展轴,以安景城际、南部城镇发展带为南北向空间发展轴,促进各类要素有序流动。

蓝绿相辉映:以水系生态廊道、沿江生态湿地和南部山区生态腹地为基础的生态屏障,为全县提供安全稳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县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示意图

3.2构建蓬勃有力的农业空间3.2.1构建“绿色主导、两区多园”的农业空间格局

绿色主导: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加强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

“两区”:沿江平原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片区、南部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片区。

“多园”:以各乡镇为重点,支撑建设多个农业创新平台、农业示范基地、农业重点园区。

县域农业空间格局示意图

3.2.2优化乡村分类布局

特色保护类村庄:32个;集聚提升类村庄:个;城郊融合类村庄:45个;拆迁撤并类村庄:4个;其他类村庄:25个。

结合乡村资源禀赋与发展基础,规划按照“特色保护类”、“城郊融合类”、“搬迁撤并类”、“集聚提升类”和“其他类”五种类型引导行政村差异化发展。

3.3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空间

构建“一带一屏,河湖点缀,蓝绿交织”生态空间格局。

一带:长江水生态保护带。

一屏:南部山区森林生态屏障。

河湖点缀:龙泉河、尧渡河、黄湓河三条河流,升金湖、小七里湖、狭阳湖等湖泊,包括其支流、周边湿地。

蓝绿交织:以水系廊道、城市绿道、生物廊道、通风廊道及交通绿廊等串联升金湖、小七里湖等重要生态斑块,强化南部山地和沿江圩区连通,构建蓝绿交相辉映的生态网络体系。

县域生态系统保护规划示意图

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格局建设

分两级两类自然保护地: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安徽东至紫石塔省级自然保护区、安徽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安徽天台山省级森林自然公园。

一个风景名胜区:大历山风景名胜区。

3.4建设协调高效的城镇空间3.4.1城镇空间格局

构建“中心引领,三核驱动,多带协同,山水辉映”的城镇空间格局

中心引领:高品质建设以尧东一体化发展的中心城区。

三核驱动:香隅镇、大渡口镇和龙泉镇。

多带协同:沿长江产业城镇发展带、沿东鄱高速南部城镇发展带、沿安东高速安景城际发展带。

山水辉映:以长江、升金湖为核心,以南部山区为生态屏障,构建蓝绿交织、山水交融的全域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格局。

3.4.2强化集约集聚,支撑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优化城镇格局:以现有城镇体系,协调人口总量、产业结构、未来趋势为基础,加强各镇区之间的联动发展。

完善县域城镇体系:科学预测人口城镇化水平;完善县域城镇体系,形成县域“县城-重点镇-一般乡镇-中心村”组成的四级城镇规模等级体系;提升县城辐射带动能力。

统筹城乡服务设施:构建乡村社区生活圈体系;优化县城公共服务配置体系;保障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需求;发挥重点镇的基层服务功能。

3.4.3构建“一城两带”现代产业空间格局

一城:高水平建设东至中心城区现代服务核心。

两带:滨江产业发展带、绿色产业发展带。

县域产业发展规划示意图

4.支撑体系4.1特色多元,构筑现代产业体系

构筑“1+4+3”的现代产业体系。

聚力发展现代化工新材料首位产业:坚持首位支持现代化工新材料产业,着力打造基础化工—化工原材料—化学药物制剂制品等化学制药产业链。

发展壮大四大主导产业:绿色食品产业、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钙镁锌材料产业、袜业箱包服装产业。

发展培育三大新兴产业:大健康产业、大旅游产业、大数据产业。

4.2集约高效,完善综合交通布局

开展航空运输建设:积极谋划东至通用机场建设,有效促进东至县旅游经济竞争力和带动力,改善交通条件,促进尧东一体化发展建设。

完善港口输运体系:有效整合港口和岸线资源,充分发挥滨江港口岸线优势,形成四大港区的港口体系(香口港区、东流港区、吉阳港区、大渡口港区)。

提升公路通达水平:形成“四横两纵”高速公路网络。两纵:东至至鄱阳高速、S27安东高速及S32东至-太湖高速;四横:G35济广高速-S36宣城至东至高速、S38东九高速、G50沪渝高速、S29祁浮高速。

完善铁路运输系统:打造承东接西的铁路交通,宿宣城际、池九城际、铜九铁路。

一机场:东至通用机场。

?两廊道:矿山廊道、川气东送二线。

?三铁路:池九铁路、池九城际、宿宣城际铁路。

?四港区:东流港区、香口港区、大渡口港区、吉阳港区。

?六高速:S27安东高速、G50沪渝高速、G35济广高速--S36宣城至东至高速公路、S38东九高速、S27东鄱高速、S29祁浮高速。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4.3全民共享,统筹城乡公服配置

构建“县城-重点镇-一般乡镇-中心村”城镇等级结构体系。

县级公共服务: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乡镇级公共服务:配置学校、卫生院、敬老院、运动健身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村级公共服务:村庄配置保障性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基础性生产服务设施和公共活动场所。

根据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因素,合理优化各级城镇职能分工。

构建15分钟生活圈:按照15分钟可达的空间尺度,配置保障性公共服务设施、基础性生产服务设施和公共活动场所。

15分钟生活圈

5.文旅发展格局5.1彰显魅力,传承尧舜之乡文脉5.1.1传承历史文化

形成历史文化资源的整体保护结构:构建“一镇、一区、两带、多点”的历史文化资源整体保护结构,夯实文化遗产保护空间基础。

一镇:东流镇(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一区:尧舜文化聚集区

两带:长江流域文化发展带、古驿道文化资源发展带

多点:县域范围内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不可移动文物、古树名木等。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处;传统村落:28处;安徽省历史文化街区: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历史建筑:15处;非物质文化遗产:34项。

5.1.2县域国土空间魅力格局

构建“三片双廊多点”的县域国土空间魅力格局。

三大魅力资源片区:升金湖魅力资源密集区、尧舜文化魅力资源密集区、古色古韵魅力资源拓展区。

两条魅力生态廊道:滨江生态资源密集廊。古驿道风景资源廊。

多点:包括各级景点、历史文化资源,特色小镇在内的旅游资源点。

5.2至美灵秀,塑造特色城乡风貌

塑造特色的城乡风貌。

塑造“至美灵秀、尧舜之乡、创新风尚”城乡风貌:依托“湖、岭、河、山、林、圩、田”等自然本底要素,重塑“环山抱湖、丘圩交错”的山水格局特色,展现“至美灵秀”;保护并合理利用历史人文资源,传承本土风情,打造和谐、品质的人文环境,传承“尧舜之乡”文脉;延续“开明开放、求是创新”的城市精神,结合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要求,塑造代表新时代城市形象的“创新风尚”。

构建“半城山色半城水”城乡风貌骨架:依托尧渡河、黄湓河、龙泉河等主要河流,突出“三水”北入长江、南入鄱阳湖、串联城镇的骨架作用,强化向水而生的空间脉络。构建滨水绿带与生态廊道,优化“半城山色半城水”的城绿交融格局。

保护与塑造乡村田园风光:加强乡村地区的风貌保护与管控,体现田园风光与乡土特色。沿江地区,注重强化圩田水文化特色,保护与修复入河流水网肌理和特色圩田景观,延续依水而建、临水而居的水乡聚落型传统镇村风貌,体现文脉和自然野趣,系统性保护湖田景观风貌。丘陵地区以山脉为核心,保护农业生产价值与田园风貌特色,加强山体周边开阔舒朗的自然视廊控制。

6.优化中心城区6.1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打造“一轴一脉达一江,三廊三区串九湖”的空间结构。

一轴:以G国道城市发展轴,促进尧东一体化发展,由“山城”迈向“江城”。

一脉:以尧渡河为城市生态安全脉络,充分利用周边湖体蓄水能力,加强城市安全。

一江:充分利用东流镇长江岸线优势,打造菊城片区。

三廊:小七里湖生态廊道、小黄泥湖-历山生态廊道、天台山生态廊道。

三区:尧城片区、舜城片区、菊城片区,三区协同发展。

九湖:依托狭阳湖、北门湖、学湖、小七里湖、同湖、小黄泥湖、泉水湖、查子湖、举团湖等湖泊,城市空间环绕湖泊成组成团,城市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城市空间结构

6.2完善城市交通网络

对外交通:积极推进东至通用机场、东流港区、池九城际、宿宣城际铁路、东流长江公路大桥等项目建设,实现外部互联互通。

道路系统:主干路:规划形成“四横三纵两联”的主干路网布局,打通各组团之间经络。次干路:完善城市组团内部路网结构,优化道路网密度。支路:结合用地规划分区,合理增加支路网密度,缓解主次干路交通压力。

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规划示意图

6.3构建城市生态廊道

连通城市生态网络,构建城市生态廊道。保护尧渡河、小七里湖、小黄泥湖、天台山等生态廊道,发挥其城市重要绿色基础设施作用。结合生态廊道与基础设施廊道,构建以尧渡河为主脉,形成小七里湖、小黄泥湖-历山、天台山3条生态廊道,串联生态资源节点,形成多尺度、成网络、融功能的网络状城市生态廊道,优化完善中心城区生态格局。

城市生态廊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68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