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s://m.39.net/disease/a_5496891.html
#传统文化#
刚才,读到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对古代著名诗人的评价,他写到:“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他认为自夏、商、周之后的诗人,没有谁能再超过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的了。在肯定四人的文章的同时,也高度认可了他们的人格,
有趣的是,这四人,都是文坛翘楚,也是政治上的失意者。可以说在饱经苦难磨砺的同时,都保持了传统文人不媚、不屈、不从的独立人格。
屈原,本是楚国的贵族,曾高居庙堂之上,但是因为得罪权贵,被楚王疏远,强国富民之志,无从施展,眼看着国家被秦国欺凌,郁郁之中,投江而逝。留下了《离骚》、《天问》这样的千古绝唱。
陶渊明,生于东晋乱世,少有大志,但难有作为。曾任祭酒、参军、县令等小官,最后一次做官为彭泽县令。但是,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成为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成为历代文人的精神寄托。
杜甫,一生贫苦,可以说没有仕途得意的时候,甚至连自己的孩子都养不活。但是,他的《三吏》、《三别》等充满悲天悯人情怀的诗作,闪耀文坛。让他成了历代文人敬仰的“诗圣”,成了诗的顶峰。
苏轼,少年得志,名扬四海。但是,却锋芒毕露,又不拘小节。纵然有千般呵护,他还是在“乌台诗案”中险些丢了卿卿性命,被贬黄州,之后又被贬惠州、儋州。但在黄州时,他的文学创作达到了高峰,《赤壁赋》,《水调歌头赤壁怀古》等代表作,都作于这个时期。
尝尽了生活的苦难,让人更加深刻。
远离了俗世的喧嚣,让人更加平静。
摆脱了官场的争斗,让人更加专注。
放弃了利益的考量,让人更加广阔。
无论是自觉,还是无奈,四人的际遇大抵如此。
这些大概也是文人只有饱经苦难,才能光耀千年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