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江湖口县石钟山上谕亭的故事乐游开

上谕,即诏书,是皇帝的命令和指示。也指清代皇帝发布命令的一种公文,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圣旨。这座“上谕亭”位于江西九江湖口县石钟山,石钟山自古即为军事要塞,耸立在鄱阳湖和长江交汇处,有“江湖锁钥”之称。在清代一个阶段,石钟山及附近水域曾是清军和太平天国军队交战最为激烈的战场。

江西九江湖口石钟山景观。

咸丰年间,或许更早一些时候,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就进驻湖口县石钟山及附近水域,清军数次围剿,才将其击败。当然,每次交战,也不是清军都胜,惨败的战例还是有的。譬如咸丰四年(年)秋,清军主帅曾国藩率领湘军水师,从湖南反攻到江西九江。洪秀全命石达开督军赴援,石达开星夜赶到湖口,以诱敌深入、避实击虚之战术,在湖口至九江江面,大败湘军水师。曾国藩跳水欲“以身殉国”,结果被手下救起,没能死成。

湖口县石钟山上谕亭的石碑。

咸丰七年(年),湖口等地的太平军营地被清军攻破,第二年曾国藩等人给朝廷奏折,请示在“湖口、九江建立祠宇”,以祭祀清军殉难将士。曾国藩等人的奏折得到朝廷恩准,并以公文形式公布于众,这就是在石钟山建造上谕亭的缘由。

江西九江湖口石钟山的上谕亭。

上谕亭实为碑亭,亭中央耸立的就是刻有“上谕”全文的石碑。另一面则刊刻“上谕亭”三字,亦即亭名。碑文及亭名均由曾国藩所书。且看“上谕”全文:咸丰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奉上谕:曾国藩等奏湖口、九江建立祠宇,请饬地方官春秋致祭一折,著照所请,所有江西湖口石钟山上建立水师昭忠祠、九江府城建立塔齐布祠,现在将次工竣,即著各该地方官,照各府昭忠祠之例,春秋致祭,以褒忠节,该部知道,钦此。

江西九江湖口石钟山的忠烈祠。

当年太平军在石钟山建有营房,后人称作“太平遗垒”。曾国藩等人得到“上谕”后,便于咸丰八年(年)在太平遗垒处,为清军阵亡将士建起昭忠祠,亦名忠烈祠。另一位参加围剿太平军的朝廷大员彭玉麟主持此事,并为忠烈祠题写了一副楹联:

祀重春秋,名垂竹帛;光昭日月,气壮山河。

江西九江湖口石钟山大门。

江西九江湖口石钟山景观。

年郭沫若来到石钟山游览并吟诗一首,其中有“湘顽败阵关”及“太平遗垒在,党校耀人寰”句。郭沫若这首诗的题目是《登湖口石钟山》,他在诗句中是歌颂太平军的,那个年代将农民起义当作推动社会前进的正能量,大加颂扬,是时代的必然。年,忠烈祠改称“太平遗垒”,据说是为了还历史本来面目。从郭沫若的诗句看,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曾经作为“党校”使用过。

江西九江湖口石钟山的忠烈祠。

湖口石钟山的上谕亭,据传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当时位于湖口通济门内孝感坊,咸丰四年(年)毁坏,咸丰十年(年)由彭玉麟移建于现址。但最初的名字是什么,尚未看到相关资料详述其事。或者就叫上谕亭,当地官员用来宣读圣旨的地方。后来尽管毁坏,但其构件尚能使用,于是在平定太平军后,又将这座亭子的构件拿来,在石钟山建起了这座上谕亭。

江西九江湖口石钟山的忠烈祠。

上谕亭为十二柱重檐攒尖顶结构,其中檐柱八根,由石材制成;金柱四根,由原木制成。说是“重檐”,但上檐与下檐并不重叠。下檐八角,上沿却是四角,这样的“重檐”或许称之为“双檐”更合适一些。通常亭子的“角数”和柱子是相对应的。檐柱八根,因此屋顶为八角;金柱四根,因此上层屋顶就成了四角。

江西九江湖口石钟山的太平楼。

上个世纪90年代,由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捐赠了一座曾国藩铜像,最初立在忠烈祠前,后来移至上谕亭旁,曾国藩面向鄱阳湖湖口,似乎在回忆往日的战事。另外,曾国藩等人获得“上谕”建造的忠烈祠,现在也不叫太平遗垒了,早就恢复了原名。

江西九江湖口石钟山景观。

上谕亭的故事讲到这里,我又突然惦记起太平军翼王石达开来,他的塑像,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人捐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51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