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场生存之道穷学陶渊明,富学王维李

文/李光斗古语说:伴君如伴虎,古代中国官场就像没有硝烟的战场,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其实往往暗流涌动。尤其在古代当官,更要谨小慎微,皇帝一个不开心,轻则降级抄家发配边疆,严重的可能连命都没有了。《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纪晓岚、和珅经常斗智斗勇,但不管两个人再怎么斗,都逃不过乾隆皇帝的法眼。乾隆皇帝有时候十分享受这两个人明争暗斗,一方面给自己思考问题带来不同的思路;另一方面,这两个人势均力敌,有助于维持朝廷天下的稳定;但古代皇帝都有一个坏毛病,喜怒无常疑心重。乾隆皇帝也是如此,只要一个不高兴,无论是大学士还是军机大臣,降级坐牢样样少不了。尽管是戏说,但这种伴君如伴虎的事儿在真实历史上没少发生。刘邦当上皇帝后,疑心大增,韩信,英布和彭越这三大开国功臣最后都被他以谋反罪杀掉了。其中最惨的是彭越,刘邦为了杀鸡儆猴,彭越死后还将他剁成肉酱分给老功臣们吃,搞得下面的官员们胆战心惊,夜不能寐,最后很多都托病不出或者干脆自动上交财产官职回家务农去了。即使这样,古代人还是会前赴后继的奔赴这条仕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参加科举考试,通过层层选拔,入朝为官。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村野匹夫,都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最高目标。《水浒传》里,宋江即使当了水泊梁山的老大依旧心心念念盼着皇帝诏安,因为他们始终以为朝廷效力为荣,以做无业游民为耻,这在中国古代是“吾道一以贯之”的正统思想;另一方面,中国一直是官本位社会,做官基本上就是“衣锦还乡”的代名词,当了官之后,就算是个芝麻官,也是父母官,可以号令一方,备受尊敬;更何况,当官还有巨大的经济利益,“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说的是做一任清廉的知府(如今地级市市长)都可以赚十万两银子,如果“贪婪”一点,日进斗金都不成问题。但也有例外的,就像现如今世人所熟知的陶渊明,他那句有名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是当代人职场或者官场上受到委屈后,经常会拿来吐槽发泄情绪的常用句式。但正如鲁迅在其《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中说到,“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父亲也都入朝为官,在这样的官宦世家出身,陶渊明一开始也有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因此,陶渊明并非“讨厌”做官,他讨厌的是那个腐败堕落的官场,他在《感士不遇赋》说:“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陶渊明一生淡泊金钱与名利,渴望和希冀的官场是政治清明,官员廉洁谦让,共同为民为国,当这种愿望与现实相悖时,陶渊明的内心是不可能接受的,更不可能与他们同流合污,这也侧面论证了陶渊明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单纯的知识分子。其实,陶渊明的五次做官经历,都与一个字紧紧相连——穷。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陶渊明回忆道:“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家里太穷了,家里已经到了“瓶无储栗”的地步,于是亲友劝他去做个官,挣些工资好养活自己和家人。陶渊明因为想要摆脱穷困而“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载”。从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江州祭酒、军府参军,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官职,在做彭泽县令时,因拜见一个小小的督邮(相当于遇到下乡检查的督察人员)还要穿官服、束大带,陶渊明愤然感慨,“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晋书·陶潜传》),我这“五斗米”可以不要,基本的底线不能丢。当即辞职,离开了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在这首诗中总结了自己的为官经历与隐居生活,正是因为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人生准则和内心的崇高理想,因此隐居田园“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归去来兮辞·并序》)携一袖清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去了。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即使“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只要“愿无违”也“不足惜”了,所以后人有许多模仿陶渊明归隐,但他们始终做不到陶渊明的境界。《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王维也属于山水田园诗派的大诗人,陶渊明是该派创始人,“诗佛”王维排第二。这两人虽然跨越了三百年的历史,但人生轨迹非常相似。这也是后世喜欢把他俩放在一块研究的原因。但王维的仕途生涯,比陶渊明要顺利很多。王维出身名门望族,暨是富二代,也是官二代,王维从小接受标准的贵族式教育,年少时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初到长安便名动京华,“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旧唐书-王维传》)。很快王维被唐玄宗的弟弟岐王赏识和举荐,二十一岁便中了进士,后来因为观看当时只有皇帝才能看的“舞黄狮”被贬官。直到张九龄当上了丞相,王维抓住机会给张九龄写了很多自己想要报效祖国的书信,才重新回到朝堂当官。好景不长,公元年,李林甫挤下张九龄升任丞相,整个朝廷污浊不堪,王维也遭连累和排挤。公元年,安史之乱爆发,王维被捕,不得已做了几年“伪官”。安史之乱平息后,当时的皇帝处置“附逆”,王维也在其列,但因为在出任“伪职”时,王维偷偷写下了一首《凝碧池》的诗,表明心迹:《凝碧池》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深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即使被迫作“伪官”,王维始终忠心爱国,再加上王维弟弟王缙以削减自己的官职为哥哥求情,皇帝并没有赐死他,只是贬为太子中允,自此之后王维也算重新回到官运亨通的轨道上,一路上步步高升,60岁时,官至尚书右丞(相当于现在的内阁部长),达到了官场的至高点。尽管王维被称为诗佛,但王维不止有一身的“书生意气”,同时文武兼修,充满着豪侠精神。在公元-年,当边关告急,外敌入侵,王维在凉州(今甘肃武威)担任节度判官,亲身参与了对吐蕃的作战,大获全胜。《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王维多次出使边塞和西域,艰苦的环境没有难倒王维,在他的眼中,边塞有着壮阔的景色,更是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舞台。《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晚年之后,王维选择半官半隐的状态,闲暇之余便深居简出,隐居别业。历经世事后的淡然、佛教思想的熏陶使他的诗作更为豁达宁静。《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中年之后就喜好佛教,晚年归隐在终南山。来兴致了就独自漫步闲逛,有高兴的事也能自得其乐。哪怕走到水的尽头也不怕,就观赏一下风起云涌,云卷云舒。要是偶然在路边遇到老翁,就与他们闲聊,以至于忘记了回家。相比于陶渊明的淡然,更是多了一份空灵,官场甚至尘世的一切都不在自己眼里,已经达到物我两忘,物我一体的境界。王维做官之所以能做的这么洒脱,首先是因为王维家境很富裕,其次王维在朝为官数年,工资也很高。除了终南山别业,王维早年间还买下了大诗人宋之问在陕西辋川的一处别业,称辋川别业。所谓别业,指的是建在郊区,以家宅为主体的私家园林。一般来说,唐代的别墅只有规模较大的才称之为别业,山庄;规模较小的只叫做山亭、水亭、田居、草堂等。《洛阳要记》载:“王维居辋川,宅宇既广,山林亦远,而性好温洁,地不容浮尘。日有十数扫饰者,使两童专掌缚帚,而有时不给。”另外王维在长安也有好几处宅子,良田连陌,做起官来自然潇洒自如,心情畅快,王维经常来这两处别业小住,与三五好友品茶吟诗,悠闲自在,也写下了无数广为流传的诗篇。《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官场历来是一个险恶之地,做官不仅是一个脑力活,更是一个体力活。但正所谓“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名利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官做得好不好,自有后人评说,像清代著名的诗人,画家郑板桥虽然因为上级领导打压只做到知县,但他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墨竹图题诗》),时刻关心百姓疾苦,依旧能够青史留名。而陶渊明一生贫困但始终不为名利所动,其高尚的气节历来为后人所称颂;王维虽然家境殷实,官俸丰厚,但他从未骄奢淫逸横行霸道,满腹才华,一心为民为国。这两人的为官之道深值得后人学习。(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作者李光斗:中国品牌第一人、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著名品牌战略专家、品牌竞争力学派创始人、华盛智业李光斗品牌营销机构创始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70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