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村未暮门先掩,张养浩的一首七律,襟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下来得多少钱 https://m.39.net/pf/a_4579161.html

广博浩瀚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而且可以让后世获得深刻的感悟。古代很多骚人咏士命运两济,却又有一番闲愁,于是便将一腔深情都融入诗行,创作出流传千古的佳作。

不过更多的文人墨客却仕途坎坷,他们为了排遣愁闷,于是便经常登楼步阁、涉山缘水,甚至干脆隐居林泉,欣赏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的秀丽风景,更愿意和鸥鹭相伴、与猿鸟嬉戏。下面分享“荒村未暮门先掩”,张养浩的一首七律,襟怀超脱,下笔成章。

云庄遣兴自和

元代:张养浩

人云五十未宜闲,我道彭篯亦梦间。

五斗折腰惭作县,一生开口爱谈山。

荒村未暮门先掩,老树才秋叶已斑。

只恐溪翁厌喧聒,隔林遥唤野猿还。

张养浩是元代杰出的文学家,他为大元王朝辛苦工作了很多年,曾担任过参知政事,而且还是六朝老臣。可是后来他发现元朝统治者昏庸无能,百姓们的生活却极其艰难困苦,于是他心灰意冷,决定效仿陶渊明,挂印辞官。云庄,是作者隐居之处。

首联以对话开始,有人认为诗人不过才五十岁,不能闲下来,而应该继续为朝廷效力。诗人却回答说,彭篯还在梦中。彭篯(jiān),即彭祖,传说他在岁时依然精神矍铄。殷王邀请他出山,而他并不愿意,最后被逼无奈,还是当了大夫。

彭祖不情愿为官,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于是心中非常愁闷。有一次梦中仙人指路,彭祖得到启发,就带着两个儿子辞官归隐,后来成为武夷山的开山鼻祖,并从此造福后代。作者借此故事,表达自己隐居的决心,不说彭祖,而写彭篯,主要是为了满足格律要求。

颔联表达了对前贤的赞美之意,“五斗折腰惭作县,一生开口爱谈山。”作者说当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去彭泽县令,然后躬耕陇亩,虽然日子艰辛,却少了烦恼,心情平静。诗人步其后尘,也在济南的云庄隐居了多年,远离喧嚣,恬淡悠闲。

张养浩是一位“山痴”,不仅喜欢登山攀岭,而且他的很多诗篇都是描绘自己登山的过程和感受。山东既有泰山,还有沂蒙山、崂山等等;济南也有千佛山、梯子山等景点,诗人爱爬山,不论远近,都前往一一攀登,也经常从中获得了深刻的感悟。

“荒村未暮门先掩,老树才秋叶已斑”,颈联描述作者的隐居生活。诗人喜欢安静和独处,住在荒村之中,天色还未擦黑,他就让小僮将柴门关闭;秋天刚刚到来,山里老树的树叶就已泛黄。

小隐闭门、大隐闭心,诗人即使心中有什么不快和不平,他也不愿意直说,而是沉浸于读书写作之中。书中自有黄金屋,作者与古人交流,与先贤攀谈,彭祖、陶渊明也都是他梦里的常客。

结尾诙谐幽默,“只恐溪翁厌喧聒,隔林遥唤野猿还。”诗人说,他担心溪边的老翁厌恶喧闹,于是就隔着树林,呼喊野猿赶紧回来。好像那些野猿与作者是莫逆之交,而且还都很听话。

作者虽然深知世情薄凉,却避而远之,因为既然无力改变,只好眼不见心不烦。他养花种竹、喂鸟唤猿,登山临水、观叶赏菊,不求物质条件如何丰盛,只愿内心可以安闲。

张养浩的这首七律语言质朴,抒写流畅,作者下笔成章,表达了隐居生活的乐趣和悠闲。才子虽然刚过了知天命之年,却宁可过着孤寂和俭朴的生活,而不愿在朝堂里听差。“惭作县、爱谈山”,传达出他的超凡志趣;“门先掩、叶已斑”,彰显出他的恬淡胸襟。

隐居的生活舒心而宁静,离开了纷扰的尘世,不见闹市的喧嚣,更没有了世人的猜忌和愤恨。诗人早年渴望建功立业,并积极努力地工作,而当他依然可以老骥伏枥之时,他却选择了与世无争、淡泊名利。这不仅要有勇气,而且还需坚强的信念,才能扛得住生活的清苦和风雨的摧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75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