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镜先生教儿自办和自辩辨

北京中科忽悠 https://www.sohu.com/a/110057289_119104/
《学其短画本》图文兼美

诫子书(汉)司马徽

闻汝充役,室如悬磬,何以自办?论德则吾薄,说居则吾穷。勿以薄而志不壮,贫而行不高也。(《全后汉文》卷八十六)

听说你要去服徭役了,家徒四壁,拿什么给你置办行装呢?若论德行我德行浅薄(没有声望),若论居所我家生活贫穷。但不能因为(我)没有声望你的志向就不远大,也不要因为家境贫穷就不自尊自重,做人要坚守高洁的品行。

“自办”和“自辩(辨)”

“闻汝充役,室如悬磬,何以自办?”网上能查到的资料里,“自办”都写成了“自辨”或“自辩”,并解释为“听说你充任劳役,家中一贫如洗,拿什么来替自己辩诬呢?”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替自己辩诬”,要辩什么“诬”?

这篇短文是司马徽写给自己儿子的,儿子要去服徭役,远在他乡的老爸写信表示慰问和叮嘱。那么他的儿子多大?据史料记载,三国时期战乱频仍,人的平均寿命不及30岁,而司马徽三十五六岁就去世了。据此推测,这个要去服劳役的儿子顶多也就是十五六岁的样子吧。一个十五六岁将要去服劳役的孩子有什么可毁谤的?又有谁会来毁谤他呢?显然这里写作“自辩(辨)”说不通,因此我赞成钟叔河先生将它写作“自办”解释为“筹措(行装)”,古人服徭役行装自备,甚至自带干粮。这样“闻汝充役,室如悬磬,何以自办?”也就说得通了。年幼的儿子要去服劳役,身为父亲不能亲自为儿子打点行装,此一憾也;何况家徒四壁,想着儿子四处告借,筹措钱粮的窘迫样子,是何等心酸。

相较之下,陶渊明的儿子要“幸运”些。陶渊明做做彭泽县令时,大儿子十六岁,小儿子九岁,“送一力给其子”以助“薪水之劳”,生活也算是无忧的了;末了陶老先生不忘叮嘱一句“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司马老先生虽然心疼儿子的窘迫处境,但是依然要激励他“勿以薄而志不壮,贫而行不高也”。

如果说陶渊明是君子,那么司马徽就是士了。君子就是心怀仁爱,爱人如己;而士则胸怀天下,只存高远,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别人家的儿子也是儿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69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