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世桃源吗?那里是一番怎样的景色呢?桃花满径,指引着进出之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在深山绿树的掩映下,一片开阔平坦的田园,土地肥沃、房屋整齐、池塘清澈、桑树成林。在田间交错的小路上,劳作的人们来来往往,笑容满面;在村舍中、树荫下,小孩们嬉笑打闹,老人们怡然自得。没有俗世的喧嚣和浮华,只有祥和安逸、活跃生机。这就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所寻找的世外桃源,也是他梦想的心灵栖居之所,为了这个梦想,他抛弃高官厚禄,毅然归隐,即使贫穷、辛劳,他也无怨无悔。陶渊明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王朝的开国元勋,而他的祖父、父亲也曾经入朝为官。可是到了陶渊明这一代,由于父亲早逝,家道中落,已经算是贫穷人家了。年幼的陶渊明和母亲、妹妹寄居在外祖父孟嘉家中,孟嘉博学多才,不慕名利,是当时的大学者。无论是学识修养,还是处事个性,陶渊明都深受外祖父影响。他从小博览群书,从经史子集到传奇故事,无一遗漏,非常有学识;同时,他又是一个自恃清高,不愿侍奉权贵的高士,常常我行我素,不理会世俗的眼光。儒家的济世之志,道家的任性自然,这两种矛盾的思想在陶渊明身上有着集中的体现,他既希望为官造福百姓,又希望能够远离尘嚣,回归山林,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官场的浮躁、虚伪,和陶渊明的性格有着极大的差异,身在官场的他根本做不到长袖善舞,他不会结交权贵,不会降志辱身,更不会虚与委蛇。只不过,家庭的贫困窘迫逼迫着他,心中济世造福的理想推动着他,使他始终抱着微小的希望,一再地出仕为官,而每次的结果却只是更加坚定他的归隐之心。从29岁踏入官场,到41岁完全归隐,在这十年多一点的时间内,陶渊明曾经五次入朝为官,又五次辞官,在出仕和归隐之间,不断徘徊,充满了传奇色彩。这五次为官经历中,最有名的就是最后一次,“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也是源于此处。当时,由于生活所迫,陶渊明接受叔父的推荐,上任彭泽县令。在上任81天后,来了一个视察下级官员政绩的督邮。督邮在当时可是大官,人人都盼着他能向上级说说好话,自己就可以升官发财了,督邮当然知道自己手中的权力有多大,所以常常表现得不屑一顾,傲慢无礼。陶渊明手下的小官见多了这些官场游戏,就劝陶渊明一定要忍一时之气,就算是假装,也要对督邮恭敬一些,好生讨好他。听下属这样一说,陶渊明的火气就上来了,他怒气冲冲地说:“我不能为了五斗米(当时一个县令的体禄)弯腰,低声下气去侍奉这些小人!”随即留下官印,再次辞官而去。这最后的一次为官经历,彻底打破了陶渊明心中为官济世的希望,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山野,开始躬耕田园,寻找心中的世外桃源。从陶渊明的诗歌中,我们可以追寻一下他归隐之后的生活轨迹。他开荒南野,家中种着十余亩地,有八九间草屋。每天听到的是鸡鸣狗叫声,见到的是“暖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享受着一片优美的田园风光。春天,他会很早就出门,带着锄头锄地,晚上伴着月亮回家,衣服上还沾着新鲜的露水。看着青青的禾苗,虽然常常是草比苗多,但心中却是无限的畅快。秋天,闲暇之时,他会在家料理篱笆旁的菊花,悠然之间,可以望见远处隐隐约约的南山。傍晚时分,夕阳西下,飞鸟回巢,这种不被俗世所打扰的生活,包含了多少舒适和惬意,他想说却发现根本不能用言语来表达。他爱喝酒,不管是朋友还是陌生人,只要有酒相邀,他都欣然前往,不醉不归。不知是酒醉人,还是心中的喜悦醉人,他总是先醉的那一个,随意地对着客人说:“我酒醉想睡了,你可以先走了。”他毫不掩饰对酒的痴迷。因为乡间自家酿的酒比较浑浊,必须滤过之后才能喝。有一次,好不容易家中又有了酒,他急不可耐地拿下头上的葛巾,用来滤酒。喝完之后的他,迷迷糊糊又把葛巾束在了头上,留下“葛巾漉酒”的美名。当然,美好的生活也会受到打击,使他必须面对贫穷的困窘。由于收成不好,家中子女又多,他常常忍饥挨饿。有时,朋友会送来米面酒水接济他,有时,甚至需要他自己出门乞讨借贷。但即使是穷困潦倒,他也坚守着气节,不与黑暗和浑浊为伍。有一天,一场大火把陶渊明的房子给烧光了,全家只能寄居在船上,依靠亲朋好友的接济才能勉强生活下去。正在他贫困交加之时,友人檀道济来访。看到陶渊明又病又饿,连床都起不了,檀道济便劝他再去做官,谋求富贵。可是,陶渊明不仅婉言推辞,还将檀道济送他的白米猪肉,全都退了回去,毅然地表明自己坚守气节的决心。辞官归隐22年,陶渊明始终生活在贫困之中,但他却安贫乐道,固穷守节,始终追寻着自己的理想家园——世外桃源。在那里,人们相互勉励,生活自给自足;在那里,没有兵役、没有徭役、没有阿谀奉承、没有尔虞我诈;在那里,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用一生来追求理想的陶渊明,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首首优美的诗篇,更是一种坚守气节、不为名利所诱惑的高洁之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7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