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恋桃花源读陶渊明

暗恋桃花源

作者:读裁者黄远辉,专注人文历史,质量标准,知识产权。

田晓菲在《尘几录》说,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完美定格,这个画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陶渊明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解决方案。上一期,我写《诗酒趁年华》,苏轼就是从陶渊明身上汲取了精神能量,坦然面对人生起落、世事无常。苏轼评价陶渊明说:“李杜诸人莫及”,连李白、杜甫也比不上陶渊明。木心在《文学回忆录》对陶渊明的整体评价:读陶的诗是享受,写得朴素,精致。不懂得精致就难以感受到朴素。同样,不懂得朴素的也很难感知其精致。

关于陶渊明的生平,陶渊明曾给自己撰写过自传——《五柳先生传》,虚构了一位五柳先生,这个五柳先生其实是陶渊明他老人家自己。《五柳先生传》刻画了一个潇洒、随性的人物形象,开篇即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他还是个读书人,“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喜欢读书,也喜欢喝酒,“性嗜酒”,可惜“家贫不能常得”。古代中国,酒可是奢侈品,饥荒、动乱年代政府经常发布禁酒令,要确保基本的口粮需求,毕竟酿酒需要浪费大量的粮食。一个喝不起酒又嗜酒的人,一定是个自然率真、尽得风流的人,这是“竹林七贤”奠定的传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道:“刘伶(竹林七贤之一)嗜酒,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曰:‘死便埋我。’当时士大夫皆以为贤,争慕效之,谓之放达。”

陶渊明喜欢喝酒,但家里穷,不能经常喝酒,那就去亲朋好友家喝百家酒。“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喝完酒回到家,“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五柳先生就是这样的人,饮酒赋诗,其乐无穷,不为贫贱忧虑,不为富贵奔忙。儒家的安贫乐道,道家的自然天真,陶渊明一个不缺。

《乞食》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陶渊明最惨的时候,需要出去乞食,难听一点要饭。他还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乞食》,他不仅蹭到了饭,还有酒喝,还和施舍的主人聊了一整天,聊得很开心。简陋的生活环境正是傲骨之所寄,陶渊明有条件做官但偏偏不做。

陶渊明最为后人推崇的诗,是他从彭泽令任上“归去来”之后写的《归园田居》五首,其中最出名的是以下这首: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不愿受官场的束缚,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脱离仕途的那种轻松之感,重返自然的那种欣悦之情,跃然纸上。

陶诗在文学史上,一开始其实并不出名,文学史上第一个真正的“陶粉”是昭明太子萧统。萧统对陶渊明的人格和文章都爱不释手(成语“爱不释手”正是来自这个典故),亲自搜集整理,编成《陶渊明集》八卷。萧统在《陶渊明集》序言中高度赞扬了陶渊明的人格魅力,“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

陶渊明喜欢饮酒,诗里“篇篇有酒”,最著名的是以下这首: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组诗共二十首,其时陶渊明五十二岁,远离尘嚣,过着诗酒田园的生活。南怀瑾曾感怀: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唐代著名的田园诗人王维就很看不惯陶渊明,说陶渊明不肯束带拜见督邮,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田园。结果日子穷得叮当响,连吃饭都成问题。要知道,王维的田园是豪华别墅的田园,他的辋川别业(绝对的大别墅)是从大诗人宋之问的手上买下来的。宋之问在唐诗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和沈佺期一起为唐诗从古体走向近体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他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妇孺皆知。同时,宋之问也是一个令人发指的卑鄙小人,闻一多先生就专门评论过宋之问:“他人格的卑污下流却是臭名昭着的,因而成为史官疵议的对象。可是他的诗的确高明,正如明末巨奸阮大铖一样,诗风与人品太不相称了。”宋之问的劣事在《六神磊磊读唐诗》有介绍,大家自行查阅。

王维接过了宋之问的蓝田山庄,精心打造成辋川别业。辋川别业坐落在终南山麓,王维那首著名的《终南别业》描写的就是辋川别业里的悠哉生活: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诗句里说的“好道”,指的是佛教,与道教、道家没有关系。佛教东汉时代传入中国,当时的人们并不把佛教当成宗教,而是当成一种方术、道术,修道的人都叫道人。王维喜欢以禅入诗,故有“诗佛”之称。

陶渊明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干了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世上有两种田园诗人,一种是像土豪王维这样的,一种是像穷逼陶渊明这样的,因此王维的诗酒田园与陶渊明的诗酒田园是不一样的,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不分高低。对于现代人来说,即使不能像陶渊明那样随时辞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会对桃花源心向往之、暗恋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2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