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荨麻疹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210410/8833356.html
文
丁老师朗诵
来自网络诵唱
点击上方“熙熙妈咪丁老师”可以订阅归园田居(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一
注释
1.南山:指庐山。
2.稀:稀疏,形容长势不佳。
3.晨兴:早起。
4.理:管理,治理。
5.秽(huì):指田中的杂草。
6.带月:在月光下,同“戴”。
7.荷(hè):扛,肩负。
8.狭:狭窄。
9.草木长(zhǎng):草木丛生。
10.夕露:夜露。
11.不足:不值得。
12.但:只。
13.愿:指隐居躬耕的愿望。
14.违:违背。
二
翻译
南山下田野里种植豆子,结果是草茂盛豆苗疏稀。
清晨起下田地铲除杂草,暮色降披月光扛锄回去。
狭窄的小路上草木丛生,傍晚时有露水沾湿我衣。
身上衣沾湿了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三
作者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时杰出的诗人。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赋《归去来兮辞》,从此归隐田园。其诗大部分描写自然景色和农村生活,语言纯朴自然,诗风清淡自然,意境高远拔俗。他中国“田园诗”的创始者,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其散文如《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也很有名。
四
背景
这首诗是组诗《归园田居》五首中的第三首。
五
鉴赏
这首“种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四十个字的小空间里,表达出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情景。
这首诗共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反映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生活,“种豆南山下,苗盛豆苗稀”。此二句引用了杨恽的“田彼南山,芜秽不治”,是对其劳作情况做总体交待,先指明耕种的是“豆”,再说劳作的地点在“南山下”,五个寻常字,将事情叙说得非常清楚。诗人毕竟是“少学琴书”,士人出身,躬耕田亩缺乏经验,“草盛豆苗稀”的劳动后果,也就不足为怪了。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可怜的劳动成果并没使诗人灰心丧气,牢骚满腹。这两句写出了他勤勤恳恳,乐此不疲地从清早到夜晚,躬身垄亩铲锄荒草的状貌。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
后四句是此诗的第二层,抒写的则是作者经过生活的磨励和对社会与人生深刻思索之后,对真善美理想的执着追求和与现实社会污浊官场的决裂。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通过道窄草深,夕露沾衣的具体细节描绘,显示出了从事农业劳动的艰苦。诗人身体力行终日劳作在田野,所以他深深地体验到了农业劳动的艰辛,它绝不像那些脱离劳动的文人墨客所描写的那般轻松潇洒。但是作者仍不辞劳苦,继续坚持下去。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对于诗人来说,人生的道路只有两条任他选择:一条是出仕做官,有俸禄保证其生活,可是必须违心地与世俗同流合污;另一条是归隐田园,靠躬耕劳动维持生存,这样可以做到任性存真坚持操守。当他辞去彭泽县令解绶印归田之际,就已经做出了抉择,宁可肉体受苦,也要保持心灵的纯洁。他坚决走上了归隐之路。为了不违背躬耕隐居的理想愿望,农活再苦再累也不惧,那么“夕露沾衣”就更不足为“惜”了。这种思想已经成了他心中牢不可破的坚定信念,这首诗结尾两句,可谓全篇的诗眼,一经它的点化,篇中醇厚的旨意便和盘现出。
在这首诗中陶渊明却勇敢地反对了传统观念,冲破了陈旧的精神枷锁,毅然地告别官场,辞去了彭泽县令,不做劳心治人的“君子”;决然地返回家园,心甘情愿地扛起了锄头,辛勤地躬耕垄亩,偏要做个劳力的“小人”。这等无畏的精神,美好的人格,高尚的境界,赢得了后世多少人的称赞、钦佩乃至效仿。
六
主题
《归园田居》(其三)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劳动生活和感受,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愿望。
参考书目: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熙熙妈咪丁老师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