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临终前,一80岁老头来到她床前,看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 http://www.znlvye.com/

神龙元年(公元年)正月,一代女皇武则天养病的迎仙宫内,剑拔弩张,正上演着一出生死存亡的逼宫大戏。

这位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一生叱咤风云,此时却被自己的亲儿子、东宫太子李显和信任的大臣张柬之带兵团团围住。

武则天抖着声音问:“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呢?你们把他们怎么样了?”

以凤阁侍郎张柬之为首的大臣武将恭敬而冷淡的答道:“为防止他们篡权,臣等已经将他们诛杀了。”

武则天心下了然,其实诛杀二张只是个借口,他们是想逼自己退位啊!

最终,虽心有不甘,武则天也只好将武周政权还于李唐王室,被迫退位,史称“神龙政变”。

为此,本来就身染重病的她沉疴难起,很快到了油尽灯枯之际。

临终前,神志迷迷糊糊间,她依稀看到一个人影站在自己床前。

定睛一看,正是当时带兵逼宫的张柬之!

望着张柬之花白的胡须,她不禁想起另一个人来——狄仁杰。

这个张柬之,正是她信任了一辈子的前宰相狄仁杰举荐给她的!

刹那间,她像是想明白了很多事,一时怒气攻心,忍不住咬牙恨恨道:“狄仁杰啊狄仁杰,你骗得我好苦!”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还得从武则天与狄仁杰的关系说起。

知遇之恩,涌泉相报

武则天对狄仁杰,有伯乐知遇之恩。

可说狄仁杰之所以能成为武周政权时期最出名的大臣,除开自己能力过人、政绩优秀外,与武则天对他的知人善任分不开。

武则天登上皇位后,为了巩固武周政权,“拉拢庶族,打击关陇贵族”,对选官制度进行了改革,使许多寒门子弟只要有才华,就得以有机会脱颖而出。

而狄仁杰,正是他们之中的佼佼者。

狄仁杰出生在一个庶族官宦之家,从小严格的家庭教育,让他无论从自己的个人品行还是道德素养方面,都崇尚公义与公正。

他担任大理寺丞时,负责掌管刑法,到任一年就处理了一万七千多件案子,包括前任遗留下来的难解决的案件。

最令人赞不绝口的是,这其中,没有一个人上诉申冤,可见狄仁杰的办事能力和效率有多超群。

一时间,朝野上下一片赞誉,后世还把这段历史编成电视剧电影传颂,可见狄公处事公正,断案如神绝非浪得虚名。

狄仁杰耿直无私,严格执法,是当时有名的谏臣。

他敢于直言进谏,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甚至有时候连当时的高宗皇帝也敢得罪。

有一次,武卫大将军权善才不小心把皇室砍昭陵种的柏树砍了,这在封建王朝可是大罪,重可处死。

但狄仁杰挺身而出,他劝高宗要从大局着眼,劝他:“就因为一棵昭陵的柏树,就把一位有军功的将军给杀了,千百年后,后人会怎么看您呢?我不敢为了恭奉旧制,而杀掉国家栋梁之材,这样也是陷陛下您于不仁啊!”

旁边的武则天冷眼旁观,心里却对狄仁杰的勇毅非常认可。

最终,在狄仁杰的劝解下,高宗赦免了权善。

当时还有一位宠臣,名叫王本立,仗着高宗恩宠,多行不法之事,朝廷上下都因他受宠而忍让他,敢怒不敢言。

只有狄仁杰站出来,揭穿他的罪行,要求将其绳之以法。

高宗想护短,减轻王立本应该受的罪罚。

狄仁杰就说:“难道国家缺乏王本立这样的人吗?他是有罪之人,倘若陛下定要赦免他的罪行,那么就请把我派遣吧,流放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以后朝中忠贞之臣,都会以我的下场为诫。”

一番话说得高宗和其他大臣脸都绿了,王本立最终被定罪,高宗也转而拍着狄仁杰的肩头说:“狄爱卿乃真大丈夫!”

种种表现,武则天都看在眼里,对狄仁杰越发欣赏。

狄仁杰不仅处事公正,忠勇刚直,还有勇有谋。

据说他任豫州刺史期间,刚好遇上越王李贞起兵谋反。

狄仁杰有勇有谋,冷静的明查暗访,搜集了许多证据,上报给武则天,使得后来的处罚黑白分明,不放过一个叛乱者,不冤枉一个无辜者,百姓们感念他的好处。

武则天是个求贤若渴的人,尤其她上位当了皇帝后,需要培植一批支持她的稳定势力,像狄仁杰这样的人才,怎么会放过?

她破格将狄仁杰从一般的地方官员提拔到首席宰相的位置上,使他成为了武则天当政时期最著名的庶族宰相。

可以说,武则天是狄仁杰的伯乐,知人善任,狄仁杰再有通天才华,也是在武则天的赏识下才得到发挥的。

狄仁杰自己也很明白这一点,因此他在任时,也对武则天的知遇之恩感恩涕零,他也反过来效仿她的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多次举荐有真实才学的能人贤士给武则天,达到了“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地步。

这些人才,进一步巩固了武则天的统治实力。

对武则天,他也做到了像对李唐王室一样,当个忠臣,在武周政权期间,他一样刚正不阿,甚至不惜与武则天当时的宠臣来俊臣等酷吏作对。

来俊臣恨狄仁杰挡了自己的仕途,诬蔑他谋反,他被抓下狱。

根据武周朝的规定,如果承认自己谋反,反而能暂时获得免死的机会。

狄仁杰巧妙的先承认自己谋反,获得喘息之机,再趁敌人放松警惕之时,将冤状想办法派人送达武则天处。

武则天一看,心下就了然了。

只不过,她当时为了笼络来俊臣等酷吏帮她做事,所以揣着明白装糊涂,表面还是将狄仁杰贬为彭泽县令,实际暗地里向他表明对他的信任。

等机会一到,武则天立斩来俊臣,重新起用狄仁杰,扶他重坐宰相之位。

据记载:“太后信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

因为狄仁杰年纪大了,上朝时,武则天还免去了他行叩拜之礼,说:“每见公拜,朕亦身痛。”

狄仁杰离世后,武则天悲痛不已,痛哭道:“朝堂空矣!”“天夺吾国老何太早邪?”

助武周还是助李唐?暗潮涌动

这样看起来,狄仁杰与武则天的关系,可说够坚实,君臣之间有着难得的相互信任。那狄仁杰为何要举荐张柬之,最终导致神龙政变,让武则天失去政权,抱憾而终?

从下面两件事,我们可以看出事情的端倪。

一件事是立太子。

关于太子之位立谁,是武则天心头的一大难题。

她心中适合的人选有三个,一是她的侄儿武承嗣和武三思,另一个,则是她的亲生儿子李显。

两边都是亲人,作为武则天,也曾一度很挣扎。

此时,狄仁杰出马了,他告诉武则天,倘若选择武家侄儿,那么将来,谁给她祭拜,毕竟只是侄儿和姑姑,但亲儿子,可就不一样了。

这也触动了武则天,最终的历史走向,是武则天选择了李显。

这就隐隐向李唐旧臣表明:将来的江山,十有八九还是李唐王室的。

可以说,狄仁杰在武则天犹豫武周是否要还政于李唐的关键时刻,起了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这也是后世一直说他是唐王室的“中流砥柱”的原因。

他的忠诚,其实并非是对武则天一个人的忠诚,也不是对李唐王室某一个帝王的忠诚,他忠于的是整个李唐王室,忠于的是能带给国家发展和希望的开明君王。

另一件事就是举荐张柬之。

关于张柬之的举荐提拔,在《资治通鉴》当中是有一段描述的,武则天对狄仁杰表示自己想要佳士,狄仁杰便是举荐了多人。

最后,张柬之被狄仁杰重点提了,他对武则天说:“臣所荐者可为宰相,非司马也。”十分直白的表达了自己对于张柬之的器重。

当时的狄仁杰举荐了十分多贤才,而他也大公无私的标识:“荐贤为国,非为私也。”

她绝对没想到,狄仁杰举荐张柬之,除开张柬之确实是可造之材外,也是因为看中了这个人有非常正统的思想。

骨子里,张柬之实际是不能理解武则天一个女人去做皇帝的,他始终是忠于李唐王室,始终想要李唐江山归于李姓,才觉得正常。

狄仁杰怕自己百年之后,无人再能够像自己一样,去慢慢引导武则天的想法偏向于李唐王室,他也担心武氏子弟对李氏皇族的侵害,令百年正统江山再无复归机会。

所以思虑再三,不得不选择棋行险着,要挑选张柬之这样更激进的正统思想臣子,代替自己去监督武则天。

于是,张柬之成了狄仁杰埋伏在武则天身边的一颗雷。

狄仁杰本来一直以来,都在担任那个平衡李唐王室和武周朝廷矛盾的中间人。

恐怕他也想不到,他身死之后,张柬之有朝一日会撼动武则天的政权,让她不得不提前结束皇位。

虽然武则天晚年,其一系列举措都表明,她其实是有意还政于李唐王室的。

但,自愿退位和被逼迫退位,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啊!

武则天临终前,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英姿勃发、临朝听政的则天皇帝,她面容枯槁,精神不振,终日回想往事,复盘自己这浩繁的一生,有无悔,也有遗憾,时而微笑,时而叹气。

公元年12月16日,这一天,武则天精神恍惚,恰好张柬之前来探望。

时年张柬之也八十岁了,看着这个把自己逼宫下位的臣子,她仿佛看见了狄仁杰的影子。

不由得喃喃自语道:“狄仁杰骗了我啊!”

并把儿子李显叫过来,对他说:“其实我当时选你当太子,就是想百年之后,还权于你的意思,你何必那么着急?”李显惭愧的低下了头。

当天,武则天在上阳宫病逝,享年82岁。

日薄西山,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陨落了。

像是预见到了往后漫长的千年评价一般,武则天在自己死后,没有像其他帝王一般为自己立碑书传,她只留下了一块无字碑,所有想说的话都归于沉默,任由后世评说。

参考文献:

唐飞:唐朝老人为官

《资治通鉴》:狄仁杰荐贤不私

姜祝文:浅析唐代女性参政

王丽萍、李平:唐代前期参政女性的伦理思想探析

张欣:从狄仁杰的选拔任用看武则天用人之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77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