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四川电视台和省市宣传部门制作的纪录片《李白》在央视播出,开篇第一集即“公元年,李白在(江油)青莲出生”,绵阳市长久以来也一直使用“李白出生地、中国科技城”的宣传语,但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李白生于今天国境以外的中亚碎叶的说法。这实际上涉及到李白研究中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重大疑案,抽丝剥茧开来,会发现围绕李白出生笼罩着重重谜团。
身世初探
年,李白在贫病交加中投靠到在安徽当涂任县令的“族叔”李阳冰门下。李阳冰出自赵郡(河北赵县)李氏,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十一月,李阳冰尊嘱将李白诗文结集成册,并自作序,即《草堂集序》,是我们研究李白生卒年及出生地的重要资料之一。
病榻授简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圭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为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
李白,字太白,陇西郡成纪县人。西凉武昭王李暠九代孙。先世相继为官,各代均为显宦。中世无辜遭谴,贬谪迁居条支,改姓易名。但自李白之前五代,全为平民,家道中落,令人叹惜。中宗神龙初年(),逃回蜀地。
——《草堂集序》
陇西成纪在今天的甘肃天水秦安县一带。东晋十六国时期成纪人李暠(hào)建西凉(—)政权,初都敦煌,年迁至酒泉。李暠自称是汉将军李广十六世孙,李白《赠张相镐二首》中的诗句:“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即由此而来。
陇西李氏后发展成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名门望族。上面的身世说法与其他材料可以互相佐证,如曾为李白迁墓的范传正所作《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中,根据李白子伯禽所记有:
(李白)凉武昭王九代孙也。隋末多难,一房被窜於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故自国朝已来,漏於属籍。神龙初,潜还广汉。
不同的是这里明确了家族流落西域和归蜀后的具体地点。江油属古广汉郡;又根据郭沫若考证,条支是更大范围的地理概念,碎叶属于条支,即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城。
真假皇族
唐朝的创立者李渊也称是李暠之后。沮渠蒙逊是北凉创立者,他于年灭掉西凉,西凉后主李歆(xīn)被杀,李暠的其他子孙四处逃奔。李歆子李重耳、孙李熙、曾孙李天赐都曾仕于北魏,这一枝可称“蝉联圭组,世为显著”,而李白又是出自哪一枝系呢?
李渊祖父李虎先为西魏太尉,一些研究者根据《元和郡县志》、《资治通鉴》胡三省注、《道教灵异记》等书中记载,整理出以下故事:李虎与李弼等八人“佐周伐魏”之后即入蜀占据龙州(江油、平武一带),向南朝梁先任益州刺史、后在成都反叛称帝的僭主萧纪称臣,并改名李龙迁。萧纪谓江油关为三国时邓艾征西取蜀捷径,使李龙迁筑城于附近的牛心山。龙迁死后,即葬于此山侧,今天这里还有他的祠堂。
果如此,李白父母千里迢迢的返蜀定居江油,当与祖先在这里生活过有关,或该地还有亲属、从兄弟在。如果李白为李虎后代旁支,也符合隋末迁往西域的时间,但李虎入蜀且与李龙迁实为一人之事正史无记载,此说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李白对于身世只提远祖,讳言近亲,往往闪烁其词甚至故布疑阵,似有难言之隐,有台湾学者提出他是死于玄武门之变的太子李建成或李元吉后人,当只备此一说,细究不足为信。
由于李白拿不出有证明力的家谱,唐代掌管皇族事务的宗正寺并没有把其列入谱牒,而且李白对于自己的辈分也往往自相矛盾。唐玄宗是李暠十一世孙,如李白为李暠九世孙,那还长李隆基两辈。唐代同姓人往往以从兄弟、族叔侄、从祖孙等相认,而分析李白众多赠给同姓本家的诗作题目中的称呼,却经常把自己降低了一辈、两辈、三辈、四辈,令人不知所从。
生卒年份
我们再接着看《草堂集序》:
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惊姜之夕古籍记载老子姓李名聃,字伯阳;又《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叙述郑庄公出生时腿先出来,惊吓到母亲武姜,在此指出生之时;长庚即金星,又名太白星。这里接连用几个典故叙述父母给李白恢复“李”姓、并起名“白”的原委。由于紧接着写在“逃归于蜀”之后,似言下之意李白生于四川,这是造成后世疑案的一个重要原因。
范传正碑序中有“代宗之初,搜罗俊逸,拜公左拾遗”,这也是李白拾遗之称的由来。代宗年5月继位,但找到李白时,诗人已殁,由此推断李白当死于年当涂之病。李白最初的墓志由其子伯禽请李华书写,名《翰林学士李君墓志并序》,有“年六十有二不偶,赋《临终歌》而卒。”算来李白生于年,又返蜀时间为神龙初年(),可知李白当生于流放地碎叶,随家返蜀时已五岁。
寻阳狱中关于李白生年还有一个重要线索,李白晚年被羁押入狱,曾写《为宋中丞自荐表》,开篇有“臣伏见前翰林供奉李白,年五十有七”,如果可以确定成文时间,问题就迎刃而解。《新唐书》和《旧唐书》记载,至德元年()十二月,江陵大都督永王璘反,擅领舟师下广陵。至德二载()二月永王兵败,太白亡走彭泽,坐系寻阳狱。李白因入永王幕府系狱的时间当在年稍晚一些时间。这与上面的推理结果精准吻合。
诗仙自述
李白的诗文中,找不到直接谈及自己出生地之语。在其《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有:
白本家金陵,世为右姓。遭沮渠蒙逊难,奔流咸秦,因官寓家。少长江汉,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这里的三个地名颇令人费解,李白既然“本家陇西”,又何来金陵?据郭沫若考证,此金陵非南京,而是西凉的建康郡,今甘肃兰州一带,是陇西的另一种说法,或有人认为是“金城”(兰州古名)之误。咸秦者,一种解释为指曾以咸阳为都的秦地,李暠后代李重耳、李熙都曾在北魏的长安一带任官,他们是李唐皇室的直系祖先,如李白也出此枝,当指此事。一种认为是以咸海、大秦代指西域,或如郭沫若所讲为“碎叶”传抄之误。而最重要的下面一句中的“江汉”,江汉指代蜀地比较少见,理解为长江、汉江流域的中国中南部,较为合理。可见李白在这里隐去前辈谪居西域之事,对出生地也是以“少长江汉”而含糊略过。
从懵懂的五岁孩童起度过近二十年,李白把蜀地视作故乡也很自然,如《渡荆门送别》中“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虽大多数时间不愿提及碎叶的家史,但这个背景对李白也影响颇深。范传正碑序记载了李白待诏翰林时为玄宗草答番书之事,没有在西域的幼年生活,太白是不可能懂番语的。
草答番书作于晚年的《江西送友人之罗浮》中有:“乡关渺安西,流浪将何之”,李白清楚地写明自己一生漂泊的起点。这些都是李白生于碎叶的有力证据。
“江油说”辨析
李白出生地的另一个主要说法即生于江油,除《草堂集序》引起的歧义外,还有一个证据就是曾千里追寻李白的“粉丝”魏颢所作《李翰林集序》:
白本陇西,乃放形,因家于绵。身既生蜀,则江山英秀。
但魏颢也仅见李白一面,所述李白之事多不可信,如曾“手刃数人”、“女即嫁而卒”等,有人认为其与李白交往事子虚乌有,或因沽名钓誉而言过其词。即便真见过李白,诗仙也不会对一个后生详述生平,所以可信度很低,不足为凭。
《李翰林集序》如前所述,李白年终于当涂,寿六十二。如果李白生在江油,则李家不可能至神龙元年()才归蜀,为解决这个矛盾,持此说者遂提出“神龙”乃“神功”传抄之误,而武周神功元年是年,但“龙”、“功”二字并不相像,况且《草堂集序》与范传正碑序一致为神龙,此说难以讲通。
又有人提出,神龙元年归蜀无错,但李白生于归蜀的当年()或第二年(),年冬在当涂李白病而未亡,病愈后一直活到大历元年()以后,六十二岁而终。对此李阳冰《草堂集序》中原文为“临当挂冠,公又疾殛”。殛(jí)从歹,查字典可知“杀死”之意。何况还有《为宋中丞自荐表》自述五十七岁之证。
对此,更有持此说着认为李白是两次入狱,第一次是年逃至彭泽时,得郭子仪或崔涣营救;第二次是流放归来,又入寻阳狱,此次得宋若思相助,写自荐表,时间是上元二年(),根据是《新唐书》中的记载:
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
永王东巡但考史地可知,彭泽和寻阳实指一地,都为今江西九江。如李白因为参与谋逆,系狱彭泽,流放夜郎三年后又回到寻阳又被关押,在同一个地方被关押两次岂不是太巧合?而且第二次为何入狱,没有人能说出原因。
此外还有生于圣历二年()、卒于宝应元年(),享年六十四岁的观点,都无法自圆其说,难道李白之子会把父亲的寿终年龄都搞错吗?
正如清代王琦《李太白年谱》所言:“阳冰《序》,乃太白在时所作,所述家世,必出于太白自言。传正《碑》,据太白之子所手疏,二文序述,无有异词,此其可信而无疑者也。”
结语
王琦等人之后,郭沫若也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再次考证,李白生于中亚碎叶一度已成定论,但近些年“江油说”沉渣泛起,与四川、绵阳方面力证李白生于江油的努力密不可分。
虽然学术允许大胆假设,但江油说经不起推敲,也没有找到任何有力证据的支持。此情况下,置文献记载和学术争议于不顾,通过各种渠道宣称李白生于江油,十分不妥。既然江油可以名正言顺的称“李白故里”,再如此委实大可不必,更有事与愿违、适得其反之虞。
央视也应该负起审核真实性的责任。否则播出的地方旅游广告及不恰当处理争议学术问题的纪录片,似以央视名义为之背书,涉嫌虚假宣传,也是对观众的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