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五个儿子都不爱读书,他却用这种方

东晋时期有一位诗人名叫陶渊明,他是汉魏南北朝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田园诗派的创始人。

他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和农耕生活的热爱,他的人格魅力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文人,甚至整个中国文化。他的《桃花源记》、《饮酒》等作品,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他因为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而放弃仕途,被尊为“隐逸诗人之宗”。他的家庭生活,也是我们了解他的一个重要方面。

陶渊明出身于一个名门望族,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两晋之交的名将,曾经立下赫赫战功,官至东晋大司马,封长沙公,是当时最高的权贵。他的祖父陶茂和父亲陶逸也都是有官职的人。但是陶渊明并不在乎这些荣华富贵,他二十九岁时曾经做过江州祭酒,但是不久就因为厌恶官场而辞职回乡。从此他就在庐山下的农村过着清贫而自由的生活,再也没有涉足仕途。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

陶渊明有两段婚姻。他的第一任妻子不知道姓甚名谁,只知道她很年轻就去世了,大约二十多岁。陶渊明对她很有感情,有诗说“始室丧其偏”,可见他对她的怀念。陶渊明后来又娶了翟氏为继室。翟氏是一个贤惠的女子,能够和陶渊明同甘共苦,相互扶持。当陶渊明出任彭泽县令时,他想要把所有的俸禄都种上高粱酿酒,翟氏却劝他要种些稻米养家糊口。虽然陶渊明只做了八十多天就辞职回家了,但是翟氏没有埋怨他,而是和他一起耕种田地,“夫耕于前,妻锄于后”。

陶渊明有五个儿子:俨、俟、份、佚、佟。这五个儿子都不喜欢读书写字,让陶渊明很头疼。但是陶渊明并不强迫他们学习,而是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批评他们。他写了一首《责子》诗,把五个儿子都点了名,并且说出了他们的缺点和毛病。但是这首诗并不严厉刻薄,反而很有趣味,让人感觉到陶渊明对儿子们的爱和宽容。诗中最后两句说:“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这说明陶渊明并没有对儿子们失望或者生气,而是接受了现实,并且用酒来解愁。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是一个旷达而慈爱的父亲。

他虽然希望儿子们能够有所成就,但是他不会强迫他们违背自己的天性,而是尊重他们的选择和个性。这是他的通达之处,也是他的智慧之处。他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和天赋,不能用一种标准来衡量。他也知道读书并不是唯一的途径,也许他的儿子们能够在其他方面有所作为。

这样的教育理念,在当时是很超前的,也很难得的。在中古时代,大多数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继承祖业,或者考中进士,或者从军立功,或者做官发财。他们往往会用自己的意志和期待来束缚孩子们,不让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这样的教育方式,往往会造成孩子们的压抑和反抗,或者失去自我和创造力。

现在的社会,虽然已经不同于古代,但是仍然有很多父母对孩子们有过高的要求和期望。他们认为孩子们必须要学习好,考上好学校,找到好工作,才能有出息和幸福。他们忽视了孩子们的兴趣和特长,强制他们学习一些他们不喜欢或者不擅长的东西。这样的教育方式,往往会让孩子们感到压力和痛苦,或者失去自信和乐趣。

我认为,我们应该向陶渊明学习,对孩子们多一些理解和尊重,少一些干涉和控制。我们应该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天性去发展,而不是按照我们的理想去塑造。我们应该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宽松和鼓励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大胆创新,勇敢质疑,展现自己的才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75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