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别太把自己当回事,谦虚

仓央嘉措说:“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的我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人生经历的事情多了,愈发明白懂得这句话的道理。做人,别太把自己当回事,老是把“我”放在第一位,这样迟早会吃亏闹笑话的。一个人最难能可贵的闪光点在于有自知之明,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妄自菲薄,也不自怨自艾。东晋的陶渊明十分了解自己的性情和追求,在《归去来兮辞》中写明心志:“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他深深知道,富贵利禄并不是他内心真正想追求的东西,而修仙也是不可能的。陶渊明是真性情,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这是他对自己最彻底的剖析!于是,他心甘情愿辞去彭泽县令,归隐南山,过起了世外桃源般的田园生活,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西汉汉高祖刘邦是一位有自知之明的人,这使他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虚心接受他人的长处而使用,最终成就不朽帝王之业。刘邦说:“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你看刘邦对自己得以成功的原因总结得多么好啊!既赞美了张良、萧何、韩信的才能谋略和智慧,又间接表明自己善于用人的心胸。相比起来,项羽正好与刘邦相反,虽然有“西楚霸王”的美称,武力强悍,但是项羽似乎对自己并不十分了解,也不信任自己的属下。在楚汉之争的表现上,项羽比刘邦自负得多,自我主观意识太强烈,听不进属下的意见,鸿门宴上,不听叔父兼谋士范增的建议,竟然放走了刘邦,为失败埋下大隐患。老子《道德经》上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能够认清自己才是真正的聪明智慧,但是,这样的人却并不多。因为,大多数人都是比较自恋的,总以为自己是最好的,别人都不如自己,拎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这种自我感知上的错觉最容易使人膨胀自大起来,听上他人的几句场面夸奖的话,就沾沾自喜,美得分不清东西南北,直到觉得天底下容不开他了,自然而然也就走向了灭亡。不自以为是,不高看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站得更高,走得更远。少几分自满骄傲,多一些谦虚,不刻意显示炫耀自己的优秀,懂得顾及别人的感受,自然而然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与好感。莎士比亚说:“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中毁灭了自己。”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的领袖闯王李自成在前期是能够谦虚下士的,他身先士卒,与手下同甘共苦,与百姓均粮,礼贤下士,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使自己的队伍一天天壮大起来,屡战屡胜;但与此同时,他的内心私欲和言行也渐渐膨胀骄傲起来,耽于享乐,也听不进属下的建议了,最终功败垂成,人心涣散,以失败终结。谦虚不是表面文章做做样子,也不是在自己处于劣势时候拿出来用的工具。谦虚应该一以贯之。无论处于何种情况,都应当保持谦虚的态度,这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美德。-en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89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