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新考那些诗人背后,不为人知的历史真实

国内成立最早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11116646.html

1

有句话叫“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句话的意思是文章本源于生活,是由一时灵感的迸发或偶然机会得到的,并非整日闭门冥思苦想就能写成。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就是这样。这首被称为经典的诗,其实并不是他自己写的,而是他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的。事情还得从一个小偷说起。

民国时有一个小偷,原也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但在大学里除学了一些繁琐的文学知识和空疏的理论外,就是落下了一肚子离愁别恨与牢骚不平。

等到快毕业的时候去找工作,才发现自己一无所长。迫于生计,他无师自通地逐渐走上了偷窃的道路。

他瞅准了机会,翻墙钻窗进入了一个青年绅士的住宅。但一进屋子他就倍感失望,因为屋里除了一点必要的生活用具外,别无长物。他抖衣服,掀铺盖,探鞋窠儿,仍是一无所获。

失望之余,他扫视全屋,发现屋子中最大的特点是地上、桌上到处散乱地放着许多书和稿纸。他明白了,原来主人也是一个误入歧途的文学青年啊,怪不得穷得只剩下了一身衣裳,还能气宇轩昂到外面招摇呢。

他在为自己做贼多年却看走了眼感到可气之余,不由得走到桌子前翻看散乱的稿纸。只看了半页,就不免丧气,甚至对这一青年深表同情。

因为那文章不仅文法不通,而且错字连篇,真是不忍卒读。他想,自己就这样空手而去,不如给这个青年留下点什么。

于是,这一小偷拿起桌子上的笔,略一沉吟,多年前的诗情,又在心中复苏勃发起来,信笔写道: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2

李白作为文坛泰斗,非常厌烦别人或商家利用他的知名度进行商业炒作。

一次,又有一家出版社又向他邀稿,于是他信笔写了四句顺口溜,寄过去以示戏谑。不想,这四句顺口溜再次轰动了文坛,并且被诗坛奉为经典。

一致千年之后,我们的小学生仍在朗朗地一遍又一遍地吟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陶渊明归隐田园,被后人评为追求心灵自由和诗意生活的模范。但是世人不知道,他之所以归隐田园,也是迫于无奈,这跟他严重的眼疾有关。

他患有严重的视力斜视,在他那首最著名的七言诗《饮酒》中,无意间把这个信息透露了出来。他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面朝东去采菊,怎么能看到南边的山呢?由此可见他的视力斜视到何种程度了。

可以再联系史实,进行一下分析,他为什么在任彭泽县的县长时,其他时候不辞官而去,偏偏一听上级要来视察工作,就辞官而去了呢?

原因很清楚,在彭泽县当“一把手”,斜着眼睛看别人,正显示了自己的地位与派头,更能让下属整天心惊胆颤服服贴贴;而省级特派员(督邮)来视察工作,你整天斜着眼看人家和人家说话,把官帽儿丢了是小事,弄不好就可能被摁起来打屁股,甚至祸及家人。

还是不如知趣点,主动走人吧!可能他一点也没有想到,他的拍屁股走人,竟成了后世五星级的历史佳话。

另外顺便再提一句,在古代的大诗人中,韩愈也有严重的眼病。不过他得是严重老花眼、高度近视眼。他有一首诗,其中有一句妇孺皆知:“遥看草色近却无”。

这句诗的大意是,在很远的地方看到了一大片葱茏可喜的青草,可是走近了再一看,不是看不太清楚了,而是什么也看不到了。除非是见鬼了,否则这不是高度近视,又是什么?

4

白居易当上了陕西周至县(地处京郊)的县公安局长,心里颇不痛快,认为显然这是奸臣当道而大材小用。

他一上任就先算计了一下自己的工资,“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三百石,不是一个太寒碜的数目,他心理上还稍微平衡了些。

他又想,如果按照21世纪的市场物价水平,自己每个月的工资又是多少呢?他是搞文学的,但基本的小学数学还没有全忘光,于是他自己先给自己出了一道小学数学应用题。如下:

一官员每年不劳而获石米,一石是斤,现在超市里每斤米买3.5元,一年有12个月,请问这个官员月工资折合人民币多少元?

然后他列算式并计算结果:××3.5÷12=(元)

他算了三遍,确认自己没有算错,稍有得意之余,不仅又发起愁来。自己是搞文学的,搞公安不是很在行;但在报告总结里报平安、搞政绩绝对在行,政绩没有问题,这一点不用考虑。

他忧虑的是,周至县虽在京畿,但是人穷县小,又没有工矿企业作税源,并且从县老爷往下好几百口大小官员,就靠老百姓的这点田赋,能保证自己那月月元的工资吗?

他心里越想越没底,此时正是收获季节,不如到下面农村去看看,再做进一步打算。

于是,白局长带着几个喽啰,打着“扫黄打非”的旗号到农村了解自己的工资的执行与落实情况。

在农村转了一圈,心里的忧虑减轻了不少。“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桨。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男女老少齐上阵,自己的工资基本上月月能保证啦!

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他遇到了一个农村妇女同志。“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这是多么伟大的一种无私奉献、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啊!

为了鼓舞广大农民同志的干劲,特别是树立那位妇女同志的典型模范形象,号召其他人向他学习,白居易一夜没有合眼,赶写出来一首诗《观刈麦》,发表在《周至县报》上,并流传到今天。

(备考之余,放松一下;纯属搞笑,不必认真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45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