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叹,文豪才子嗜

郑华国 http://nb.ifeng.com/a/20180412/6499385_0.shtml
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俗语汇

01引子

酒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的方方面面。它就像一个精灵,远不止口腹之乐,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情趣,一种豪气,一种心境,既让人恋恋不忘,又让人恐惧万分!既让人才华横溢,又令人放荡无常……古人将酒的作用归为了: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其实,酒还有一个巨大的破坏作用,就在你不把握控制的时候。“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出自《增广贤文》。嗜酒如命想戒酒,那就在清醒的时候看看那些喝醉酒的人,看看他们的醉态,后果吧。我们一起看看这两个著名人物,才子文豪嗜酒贪杯,“醉人”成“罪”人,殃及家人,叹。

02陶渊明,文豪大家,诗文令人敬仰,五个孩子让人嘘唏。醉父“罪”于子!

《责子》是晋末宋初大文豪陶渊明写给儿子们的诗。陶渊明共有五个儿子,陶俨、陶俟、陶份、陶佚、陶佟。小名分别叫舒、宣、雍、端、通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白话翻译的意思是:白发覆垂在两鬓,我身已不再结实。身边虽有五男儿,总不喜欢纸与笔。阿舒已经十六岁,懒惰无人能相比。阿宣快到十五岁,也是无心去学习。阿雍阿端年十三,竟然不识六与七。通儿年龄近九岁,只知寻找梨与栗。天命如果真如此,姑且饮酒莫论理。陶渊明数落了儿子一番后,感到很失望,那也没有办法,还是喝酒吧。问题就在这里。酒!陶渊明,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仕途一生不顺,写诗作词,就成了人生乐事,并且取得巨大成就。在这个过程中,酒也成了陶渊明一生最爱。不论贵贱,只要他有酒,就会和客人一起喝酒。陶渊明若先于客人醉了,就会对客人说:“我醉了,你走吧。”陶渊明没有酒喝的时候,就座在东篱旁边等酒。原来是好朋友王弘给他送酒来了。当即畅饮一番,大醉而归。《陶渊明集序》: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其文章不群,辞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冯班《沧浪诗话纠谬》:诗人言饮酒,不以为讳,陶公始之也。大量饮酒,大量吟诗,大量产文,成果丰硕。哪里知道,酒对后代遗传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不禁令人嘘唏,甚是惋惜。

03孔融,酒后旷论,言辞激烈壮怀,无奈,酒为帮凶,害己还“罪”于妻子儿女。

孔融,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后兼领青州刺史。后任太中大夫。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能诗善文,锋利简洁。在当时也是数一数二的大才子。但是,也是数一数一二的“酒鬼”,最后也是饮酒为导火索,被曹操所杀,还连累到妻子。孔融爱酒,不仅自己喝,还特别喜欢邀人一起喝,喝完酒,大谈特谈,高谈阔论,天下无他。他还经常感叹:有人天天陪喝酒就无什么烦心事啦。酒壮文人胆,酒提文化气。该说的也说,不该说的也说。曹操担心粮食储备安全,下了禁酒令,孔融不仅没遵守,还上书述说喝酒的好处。私下,孔融继续喝。这也为后来的杀身之祸埋下了导火索。某一天,孔融高朋满座,喝酒聊天。是醉酒还是文采灵感的启动,不得而知,孔融抛出了“父母无恩论”。引起反响和争论。曹操得知,机会来了!安上一个“大逆不道”重罪,下令处死孔融,后又罪及其妻,其子,其女,一并诛杀。可伶,建安七子,辩才,大才,也是因酒犯忌,口无遮挡,没有个把持,不仅害了自己,还害了妻子儿女。

04结束语

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古时代如此,现代也是一样。小酌怡情,醉酒伤身,伤人。新闻也都时有报道,酒后无德,酒后犯法的人和事常有发生,我们当时刻引以为戒。酒是精灵,但是我们是精灵的主人,一定会,一定能够驾驭她!您说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共同探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67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