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 http://www.znlvye.com/
《论语》是孔子思想与儒家文化的精华所在,从《论语》中可以找到很多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本论文就是希望从《论语》所蕴含的哲理中,学到更多的人生道理,指导自己更好的在社会上立足,活出更好的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是小人,也都是君子,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大人和小人这两种生命的状态,抛开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你就可以心胸开阔,气定神闲的回归。
《论语·学而》篇中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个人一生没有人了解,虽有学问而没有发展的机会,依然不怨天、不尤人,这种修养很难。所以君子要做到“坦荡荡”,胸襟永远是光风霁月。内心要保持这样的境界,无论得意的时候还是困难的时候,都是保持乐观的心态。
《论语·述而》篇中说: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意思就是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平坦,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这是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修养时,经常引用的一句话。然而越是熟悉的东西,越不见得真正的理解,或者说是对其含义的解读都是似是而非的。
君子“坦”的含义就是,心胸坦荡,君子胸怀宽广,所以对得失不怎么计较,就是“坦荡荡”。“坦荡荡”的价值观念,内涵人生修为上的人格情趣和精神底蕴,意味着做一个堂堂正正之人有着什么样的价值坚守和心灵体验。人生义利、公私和得失上的一念之择、一念之差,决定了我们活着的意义和价值,影响着生活的乐趣和生命的体验。相反小人因为心胸狭隘甚至阴暗,所以不仅斤斤计较,甚至还常想着算计别人,所以经常是患得患失,牢骚满腹,只能终日“长戚戚”。
孔子思想的继承人荀子则记录了一篇孔子的故事,把这个意思阐发得更明白了,这个故事说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君子会不会也有忧愁的事呢?”孔子回答说,“没有。君子追求道义,有终生的快乐,无一朝之忧。小人汲汲于功利,患得患失,一生都生活在忧虑之中。”也就是说:一个君子在他不得志的时候,他仍然会被他所怀抱的理想鼓舞,在他得志的时候,他就会因为把工作都圆满完成而快乐,所以君子每天都能保持快乐向上的心绪,没有一天是忧愁的。但小人就不同了,在他不得志的时候,他会为还没有得到名利地位,为暂时还不属于他的东西而担忧、而焦虑,而他得到了名利地位这些东西以后,他又会害怕失去这些东西而担忧、焦虑,所以小人每天都处在担忧焦虑之中,没有一天是快乐的。这是故事中记录孔子对“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更详细的阐发。
在后面的朝代中也有很多君子坦荡荡的故事,比如:陶渊明,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仅诗文非常有名,而且他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也同样很有名。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朝代更迭,社会动荡,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在他为了养家糊口去彭泽当县令的那年,一名官员来视察,这位官员是一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县的地界,就派人叫县令来拜见他。陶渊明得到消息,虽然心里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只得马上动身。不料他的秘书拦住陶渊明说:“参见这位官员要十分注意小节,衣服要穿得整齐,态度要谦恭,不然的话,他会在上司面前说你的坏话。”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渊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长叹一声说:“我宁肯饿死,也不能因为五斗米的官饷,向这样差劲的人折腰。”他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离开了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县令职位,从此再也没有做过官。从官场退隐后的陶渊明,在自己的家乡开荒种田,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
官场中少了一位官僚,文坛上多了一位文学家。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成为中国文人刚直不阿、不附势趋炎的写照.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不愿意牺牲自己的气节去换取某种物质利益,也常常说“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之所以能“坦荡荡”,就在于他正道而行,亦即是心底无私天地宽。这里,体现了道义之价值担当。非有正大光明之人格,则不足以心胸坦坦荡荡;
人生正大光明,乃在于公正无私,心胸宽广,坚持原则,坚守道义,正气凛然。心中不悔自己所作的人生选择,体验了人间正道是沧桑,无私无畏,就必能心境坦荡,心神舒阔。人生无愧无悔,就在于正己而不求诸人,躬身践行仁道而尽己所为。既不怨天尤人,又能仰不愧天、俯不畏地。做了人之一生该做的事,尽了自己应尽的职分,就能坦坦荡荡,浩气充塞。
人生坦荡的根本价值,是自己的自尊、自信、自律和自得。自尊,则无一毫之杂念,耻于不仁不义,而必有正义;自信,则敢于叫人向我看齐,率先垂范,而必有权威;自律,则严于律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必有正气;自得,则尊德乐义,坚持真理,而必自得其乐。
同样,历史上也有很多小人长戚戚的故事。如:东晋名臣殷浩出身名门,擅长谈玄,年轻时声名远播。朝廷多次请他出仕,都被他拒绝了。后来,名将桓温势力急剧膨胀,有夺权篡位之势。当政的会稽王司马昱担心桓温位高权重,便请殷浩参与朝政来牵制桓温。在司马昱的支持下,殷浩出兵北伐,希望通过建立军功来抗衡桓温,但因没有将才,接连几年北伐都以失败告终。桓温请求罢黜殷浩的官职,得到大臣们的赞成。殷浩丢官去职以后,表面上从容自如,实际上积郁甚深。在没人的时候,他整天整天自言自语,用手指头在空中书写“咄咄怪事”四字。这种神经质的行为,反映了殷浩内心的戚戚忧惧。在斗倒会稽王之后,桓温想起用殷浩,便写信请他当尚书令。殷浩高兴极了,连忙回信表示感激。因为怕回信中有言差语错,信封好后拆了又看,看了又封,反复几十次,最后竟然给桓温回了一封空信。桓温收到空函,大为恼怒,请他当官的事再也不提。殷浩受此打击,不久就去世了。小人长戚戚,殷浩就是这样患得患失的人,封空函,留下了千古笑柄。
小人之所以“长戚戚”,乃在于私心作怪。一个人若是唯利是图,岂能不患得患失,宠辱若惊?“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论语·阳货》)患得患失,必常是忧心忡忡;宠辱若惊,必常是忐忑不安。
探究小人“长戚戚”的根源,一方面来自心地阴暗,为人做事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总想耍弄阴谋诡计,而又惟恐被人发现和揭穿。一方面缘于徇欲而殉于名利,以至于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既患得患失,则心理必是殚精竭虑,不得安生。
在明代,有一位学者叫林希元,在他的《论语》研究专著中说:君子的心不被外物所羁绊,所以永远是坦荡荡、无忧虑地,而小人患得患失之心,没有一刻停顿,所以永远是长戚戚而不能得到宽舒平和的瞬间。这句名言论断斩钉截铁,两千多年来被很多人奉为座右铭,而在很多时候,它也是判断君子与小人的一个分界线。
在现在社会生活中,已经不用君子和小人做论断了,而是用通俗语好人与坏人,这两种人的主要区别是:好人是有所不为的,例如他不说谎造谣,不设计害人,不拉帮结派,不吹牛,他做事是有底线的,而坏人的特点是无所不为的,是十八般武艺俱全而没有任何底线的。
所以,在这样一个好人坏人混杂的社会里,在这样一个好人坏人同样充斥的世界上,我们选择做好人就要做到内心真正的轻松、坦荡,要心中充满,遇事从容不迫,意态舒展,心情愉快,不必把坏事放在心里,用光明来回答阴暗,用大度来回答伤害,用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来回应骚扰,用不在意来回答小动作,用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来回答各种花招与流言蜚语,用恭敬诚恳来回答正派的批评帮助,用有所不为来回答无所不为。不在意外界的言语,善心待人。自得其乐,而淡化外在的欲得忧惧,就能于“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中庸》)的修为中,做到“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进而体验“无入而不自得”的坦坦荡荡。
一个人要一生什么事都顺心适意是不可能的,一个人从不被人误解,甚至被人攻击也是不可能的,而时刻铭记着孔子的这句名言,或许就可以帮助自己增加抗压能力,时刻以君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永远保持一种坦荡荡而不是长戚戚的心态,这不仅是完善品格的途径,也是提高生命质量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