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五言名作,言已尽而意无穷,平淡中

古诗词是祖国的文化瑰宝,具有委婉形象的特征,相比于散文来说,更具有张力和弹性。因为散文讲求尽情流露,任意发挥,方可见出其妙。诗词则要求含蓄暗示,若即若离,才能引人入胜。诗人营造意境、描写景物,如果要达到惟妙惟肖的效果,需要花费许多笔墨。但是那些诗坛大家只需选择一些典型意象,轻描淡写,就将生动的意境呈现眼前,而且令人感觉栩栩如生。语言虽然是固定有痕迹,但意境却是瞬息万变。以言达意,就好像用断续的虚线描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比如,杜甫的《后出塞》中的名句,落日照大地、马鸣风萧萧,寥寥几笔,就把月夜沙场状况,描写得极其有声有色。在文学作品中,语言是情感的载体,只有意象和文字都尽美尽善,才能引起读者的审美趣味。下面介绍陶渊明的五言名作,言已尽而意无穷,平淡中自有一番闲情逸致。读山海经魏晋:陶渊明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陶渊明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诗人,他不愿随波逐流,挂印辞官,回到乡村生活,也为后世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文。特别是他的经典篇章《桃花源记》,更让人们遐想无限。很多诗人都受其影响,不仅向往恬静悠闲的生活,而且还在诗词中广泛采用桃花的典故。诗人隐居山林,虽然条件艰苦,但他自力更生、知足常乐。同时诗人还手不释卷、笔不辍耕,时常学习和借鉴先贤的创作风格,也为自己的诗歌创作汲取了很多养分。有一次诗人闲来无事,翻阅《山海经》,并写下了很多心得体会。诗的开篇介绍时节、地点,和诗人的居所情况,孟夏时节、草木茂盛,绿荫遮蔽着诗人的茅屋。树上的鸟儿有了依托之地,尽情地欢鸣;诗人也喜爱自己简陋的茅庐,过着俭朴又快乐的日子。他白天下地耕种,晚上在家看书,身体健康、精神抖擞,从来不知道疲倦和烦恼。诗的前三联情调悠闲,安然清静,作者用“欣、爱”二字,体现出万物各得之妙。中间三联描写读书的环境,身处僻巷、远离喧嚣,有时故友驾车前来探望,因为道路狭窄,也只好掉头回去。诗人每天痛饮自酿的醇酒,采摘自种的蔬菜,细雨夹杂着清风,拂动着高士的心怀,真是享不尽的惬意和自在。诗人辞去彭泽县令归来,刚开始时一直深居简出,谨言慎行。后来周围的乡亲们都对他非常友善和亲近,他也慢慢地与大家聊天、耕种,还经常在一起喝酒欢笑。乡村里不仅山清水秀、清净自然,而且还让诗人感到超旷脱尘、涤荡心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诗人享受着退隐后的安逸和自由。最后两联畅叙自己的读书心得,诗人有时泛读《周王传》,欣赏周穆王骑着骏马、畅游四海的传说;有时又浏览《山海经图》,在俯仰之间纵览宇宙。作者更豪迈地说,难道这世间还有什么比读书更快乐的吗?诗人早已到达了物我交融,更以纯朴无华的语言,传达了在乡村里劳作和读书的乐趣。陶渊明的这首五言诗语言朴实,内涵却显得旷远深邃,正可谓言尽而意无穷。全篇看似平淡,其实只有历尽坎坷之辈,才能真切体验。诗人宦海沉浮之后,不愿被朝堂中的烦事搅扰,却在隐居生活中自有一番闲情逸致。作者选用了“草木、众鸟,春酒、园蔬,微雨、好风”等意象,构成了一个鲜活、形象的乡村画面,而活动于实景里的人物,鹊仿佛过着梦幻般的生活,正体现出诗人不畏物质条件艰苦,却极其享受精神上的满足。劳动让其身体健康,读书使他内心充足,诗人陶醉于大自然,大自然更馈赠给他更多的物质和精神享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75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