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陶渊明辞去江西彭泽的县令之职,回归田园,从此结束了他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他的《归园田居》诗中描绘了自己躬耕劳动的生活,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本诗共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后四句是本诗的第二层,在前四句中,诗人描述了自己从清早到夜晚,在垄亩间劳作的情景,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些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他不怕辛苦,努力耕耘的形象。
后四句则是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抉择。他经过生活的磨砺,对世俗社会和官场完全决裂,他选择了归隐田园,靠躬耕劳动维持生存,这样可以做到任性存真,坚持操对守于。
诗人来说,人生的道路只有两条,一条是出仕做官,另一条是归隐田园。他选择了后者,因为他希望保持心灵的纯洁,不被世俗所污陶染渊。
这首诗充满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我精神的坚持,他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气和决心,他挂印归田,不怕辛苦,自力更生,为了自己的理想愿望,他舍弃了一切,这就是他的人生哲学,也是他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田园梦。归隐田园,一直是中国人的一个梦。这个梦,从陶渊明的时代做到今天,梦还没有醒来。在焦虑与狂躁的社会表象下,很多人萌生像古人一样归隐的想法。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有多少人能像陶渊明那样,好好的工作,说辞就辞,淡泊名利,隐居田园,种一小块地,养上几只鸡,每天睡到自然醒,在院子里晒晒太阳,摆弄摆弄花花草草,看看书,喝喝茶,发发呆,日子过得逍遥自在。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古诗词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