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红尘一俗人大咖诗人们诗词背后的不

我说诗人啊,

做自己的将军,

在自己的世界里统领三军!

——甫子寸《诗人》

网红诗人甫子寸的这几句诗,道出了诗人们的内心世界。确实,他们写出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来自于灵魂和内心的最深处,但是却和现实无关!

在自己的世界中挥洒完潇洒快意之后,面对的是家长里短,也是人间的不自由!

谢道韫,来自东晋士族豪门谢家,作为谢安侄女,即使是政治联姻,所婚配之人亦是门当户对。

现在根据刘禹锡诗句中的“旧时王谢堂前燕”,我们也能判断,能和才女谢道韫相配之人就是琅琊王氏的才俊!

谢安为自己的侄女选择了王羲之的儿子们,王羲之一共有7个儿子,其中颇有建树的就有5个!

我想当年待字闺中的谢道韫听说叔父给自己物色的夫君候选人,心中应该有不小的期盼吧。

可惜,不知道是谢安的手气不佳,还是谢道韫的运气太差,最终和王家二公子王凝之结成连理。

这个王凝之却是个信奉五斗米教到走火入魔地步的人,根本无视谢道韫投入的情感,导致谢道韫“既还谢家,意大不说。”每次回娘家都表现得非常不高兴。

叔父谢安问她:王郎,逸少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乃尔。

谢道韫回答得一点儿都不掩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羯、未。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谁能想到天地之间竟然还有王郎这样的人!

确实,最后的事实证明,谢道韫对自己的丈夫判断根本没错!

后来,在五斗米教攻打会稽的时候,作为会稽内史的王凝之不仅没有组织人员抗敌,反而在衙署大厅摆个天师神位,每天焚香诵经,殷勤膜拜,盼着天师下凡平乱。

最终,这位王朗稀里糊涂地被乱军砍了脑袋。

才子佳人或许只是存在于小说话本里的故事,谢道韫高绝才情的背后也有无奈和不甘。

陶渊明一生娶过三任妻子,最后一任妻子翟氏,陶渊明曾在文章里有过这样的感慨:“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

言语中,陶渊明透露出对圣贤良妻的羡慕,从另一侧也体现出了他对自己妻室的不满,尤其是妻子对自己弃官归隐的做法不认同。

但这位陶夫人并非不贤惠,更非悍妇。萧统的《陶渊明传》记载:“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也就是说,这位陶夫人也是一个通情达理、勤劳、能吃苦的女人。

只不过陶渊明辞官想过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生活,就意味着这个家庭失去了固定的官俸收入。“无米之炊”成了生活眼前的苟且,如何支撑陶渊明心中的“诗和远方”?

所以,作为妻子的翟氏,要为一家的生计操劳奔波,如果没有任何怨言那是不可能的。毕竟,陶渊明采完菊花还是要回家喝酒吃饭的!

陶渊明在彭泽做县令的时候就为了公田上种酿酒的高粱还是能吃饱的水稻和翟氏有了争论。

最终老陶还是妥协了: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高粱),五十亩种粳(水稻)。

其实,诗人也好,大咖也罢,回到家中,逃不开世俗柴米油盐酱醋茶。理想再丰满,都需要现实作为骨架才能支撑,可以想象的出来,陶渊明在面对妻子埋怨时的那张苦笑的脸,哪还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豪气和“心远地自偏”的自在呢?

其实无论是谢道韫还是陶渊明,他们在绝美诗词背后的现实是不自由的。

这些诗词大咖们,不仅仅生活在他们诗词里,也生活在诗词外的现实中,他们精彩绝伦的诗词和现实的无奈之组合,才能还原一个真实的诗人。

这也是熊显华、许晓善两位老师通过《都是红尘一俗人》这本书想要传递给我们的信息之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99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