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水战,中世纪最大规模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技术好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水战,但如果加上条件,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水战,同时也是中世纪最大规模的水战,大家通常会想到哪场战争呢?

没错,就是小编即将要给大家介绍的——鄱阳湖之战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

鄱阳湖,古称彭蠡、彭蠡泽、彭泽。北起湖口,南达南阳,西起关城,东达波阳,南北相望三百余里。

鄱阳湖

先简单介绍一下概况:

时间:年,8月30日—10月4日

地点:鄱阳湖水域及南昌近郊

参战方:明军,汉军

双方兵力:明军二十万人,汉军六十万人

伤亡情况:明军人阵亡,人负伤;汉军或死或降,陈友谅阵亡

胜负结果:以朱元璋的全面胜利告终

双方统帅:朱元璋,陈友谅

背景:元朝末年,朝政废弛,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南方各反元武装不断取得胜利。

至正十一年(年)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高举义旗,各地群起响应。江南地区,徐寿辉起兵蕲、黄(今湖北蕲水、黄冈一带),攻占武昌,继取江西、湖南、浙江、四川等地。

有道是一山不容二虎,打仗只是早晚的事。

说到这里,小编先简单介绍其人物性格。

先说陈友谅。

陈友谅:知人善任,有很强的组织能力,自身是一个很有带兵才能的人。优点确实很突出,但,陈友谅的缺点更为致命。

“杀反叛徐寿辉的倪文俊”“杀天完将领赵普胜,挟徐寿辉,迁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为汉王。后友谅弑其主徐寿辉,自称皇帝,国号汉”

可见陈友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心狠手辣,乱世中枭雄心性固然不错,但过犹不及。气量狭小,迷信武力的陈友谅最终尝到了失败的苦果。可见,使天平倾向胜利的往往不是武力,也不是手段,而是人心。

我们再看朱元璋对陈友谅的评价:“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

再回首,我们看朱元璋的分析,可谓是一针见血。事情果然如朱元璋所预料的一般,朱元璋直至完全打败陈友谅,张士诚也还是按兵不动,丝毫没有协助陈友谅。而是继续选择偏安一隅,快活地做他的江南王。

当时的朱元璋:明令赏罚,对百姓秋毫无犯,知人善用,有过人的军事才能。文有李善长,刘基,朱升等谋士;武更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汤和等当时名将。

再看《明史》评价当时的朱元璋。

太祖入城,悉召官吏父老谕之曰:“元政氵卖扰,干戈蜂起,我来为民除乱耳,其各安堵如故。贤士吾礼用之,旧政不便者除之,吏毋贪暴殃吾民。”民乃大喜过望。

十九年春正月乙巳,太祖谋取浙东未下诸路。戒诸将曰:“克城以武,戡乱以仁。吾比入集庆,秋毫无犯,故一举而定。每闻诸将得一城不妄杀,辄喜不自胜。夫师行如火,不戢将燎原。为将能以不杀为武,岂惟国家之利,子孙实受其福。”

朱元璋不取天下,何人能取?

大战的导火线:“夏五月,徐达、常遇春败陈友谅于池州。”

大战之始:龙湾之战。太祖曰:“不可。彼居上游,舟师十倍于我,猝难复也。”或请自将迎击,太祖曰:“不可。彼以偏师缀我,而全军趋金陵,顺流半日可达,吾步骑急难引还,百里趋战,兵法所忌,非策也。”乃驰谕胡大海捣信州牵其后,而令康茂才以书绐友谅,令速来。友谅果引兵东。于是常遇春伏石灰山,徐达阵南门外,杨璟屯大胜港,张德胜等以舟师出龙江关,太祖亲督军卢龙山。乙丑,友谅至龙湾,众欲战,太祖曰:“天且雨,趣食,乘雨击之。”须臾,果大雨,士卒竞奋,雨止合战,水陆夹击,大破之,友谅乘别舸走。遂复太平,下安庆,而大海亦克信州。——节选自《明史》。

这一战,陈友谅攻克太平,直逼应天。朱元璋分析道,先攻太平是不行的,因为太平城坚固,不能保证一定能攻下来,即使攻下来后,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守住,陈友谅就会一鼓作气攻克太平继而攻击应天,而那时主力部队已经极为疲劳,根本守不住应天。主动出击决战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舍弃坚城不守,贸然出击,一旦未能与敌军进行决战或是战败,整个战局就会陷入被动。

朱元璋利用康茂才引诱陈友谅,果然陈友谅中计,合五路兵马,大败陈友谅,陈友谅丢下船只,自己坐着小船,仓皇逃窜。

最终,朱元璋赢了,得以大口喘息,攻占更多底盘;陈友谅输了,不过是输了一部分家当而已。朱元璋同时也为最后的决战做好了准备。

战前分析:朱元璋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和自己的处境,认为张士诚保守现有地区,不足为虑;而陈友谅正在扩张势力,又轻骄喜功。“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如先攻张士诚,陈友谅必全力来救,将陷入两面作战的不利境地。因此,决定集中主力先打陈友谅,而对张士诚则采取守势,控制江阴、常州、宜兴、长兴、吉安等战略要点,阻止张军向西发展,并拉拢方国珍,借以牵制张士诚,稳定侧后,减少东顾之忧。正当朱元璋准备攻打陈友谅之际,陈友谅也在积极筹划消灭朱元璋。

一触即发:“夏四月壬戌,友谅大举兵围洪都。......秋七月癸酉,太祖自将救洪都。癸未,次湖口,先伏兵泾江口及南湖觜,遏友谅归路,檄信州兵守武阳渡。友谅闻太祖至,解围,逆战于鄱阳湖。”。——节选自《明史》

至正二十三年(年)四月,陈友谅再出兵进围攻江西洪都(今江西南昌),水陆两军号称60万人,却围攻洪都不下。此时,朱元璋已回到应天,但主力仍由徐达率领正在围攻庐州。当朱元璋获悉陈友谅全军出动围攻洪都而未直取应天,并悉江水日涸,不利陈军巨舰行动,以及陈军缺粮,士卒多死等消息后,认为这正是消灭陈友谅的大好时机。遂一面命洪都守军再坚守一月,疲惫陈军,争取时间;一面命徐达撤庐州之围,回师应天。七月初六,朱元璋亲率水军20万,往救洪都。陈友谅听说朱元璋大军来援,即撤洪都之围,东出鄱阳湖迎战。一场规模空前激烈异常的生死大决战,就此在鄱阳湖面展开。

鄱阳湖决战:

友谅兵号六十万,联巨舟为阵,楼橹高十余丈,绵亘数十里,旌旗戈盾,望之如山。丁亥,遇于康郎山,太祖分军十一队以御之。戊子,合战,徐达击其前锋,俞通海以火炮焚其舟数十,杀伤略相当。

友谅骁将张定边直犯太祖舟,舟胶于沙,不得退,危甚,常遇春从旁射中定边,通海复来援,舟骤进,水涌太祖舟,乃得脱。己丑,友谅悉巨舰出战,诸将舟小,仰攻不利,有怖色。太祖亲麾之,不前,斩退缩者十余人,人皆殊死战。

会日晡,大风起东北,乃命敢死士操七舟,实火药芦苇中,纵火焚友谅舟。风烈火炽,烟焰涨天,湖水尽赤。友谅兵大乱,诸将鼓噪乘之,斩首二千余级,焚溺死者无算,友谅气夺。辛卯,复战,友谅复大败。于是敛舟自守,不敢更战。壬辰,太祖移军扼左蠡,友谅亦退保渚矶。相持三日,其左、右二金吾将军皆降。友谅势益蹙,忿甚,尽杀所获将士。而太祖则悉还所俘,伤者傅以善药,且祭其亲戚诸将阵亡者。

八月壬戌,友谅食尽,趋南湖觜,为南湖军所遏,遂突湖口。太祖邀之,顺流搏战,及于泾江。泾江军复遮击之,友谅中流矢死。张定边以其子理奔武昌。——节选自《明史》。

两军在康郎山相遇,陈军巨舰联结布阵,展开数十里,战船大的就像小山一样,气势夺人。朱元璋以徐达做先锋,针对其巨舰首尾连接,不利进退,将己方舰船分成十一小队,每队都配备大小火炮、火铳、火箭等火器和弓弩,下令各队接近敌舰时,先发火器,次用弓弩,靠近敌舰时再用短兵器进行格斗。

次日,朱军大将徐达身先士卒,率舰队勇猛冲击,击败陈军前锋,毙敌余人,缴获巨舰一艘。俞通海乘风发炮,焚毁陈军20余艘舰船,陈军被杀和淹死者甚多。但朱军伤亡也不少,两方伤亡大致相当。

陈友谅账下第一猛将,也是元末第一猛将张定边。张定边在关键时刻单刀直入,连斩朱元璋三员大将,直取朱元璋,此时朱元璋座舰搁浅被围,险遭不测,但最终被常遇春用箭射伤,不得不退出。战争呈胶着状态,双方互有胜负。

陈舰巨大,朱军舰小不能仰攻,接连受挫。朱元璋亲自率领水师出战,亲自斩杀十多名退缩不前的士兵,于是人人皆死战不退。

朱元璋听取谋士郭兴的意见,决定改用火攻破敌。黄昏时分湖面上吹起东北风,朱元璋选择勇敢士兵驾驶7艘渔船,船上装满火药柴薪,迫近敌舰,顺风放火,风急火烈,迅速蔓延。一时烈焰飞腾,湖水尽赤,转瞬之间烧毁陈军数百艘巨舰,毙敌余人,烧死的和淹死的不计其数。陈友谅只得收拢残部,转为防御,不敢再战。

当天晚上,朱元璋乘胜进扼左蠡,陈友谅亦退保诸矶。相持了三天,陈友谅左、右金吾将军都投降了朱元璋。陈友谅的处境更加窘迫,愤怒到了极点,下令把抓到的俘虏全部杀掉以泄愤。而朱元璋却反其道而行之,将俘虏全部送还,受伤的用好药给他们敷上,并祭奠他们阵亡的亲戚诸将。瓦解陈军士气,从而大得人心。

与之相对的是,陈友谅军心动摇,士气低沉,不得人心。

经过一个多月的对峙,陈友谅被困湖中,军粮殆尽。于是孤注一掷,直扑南湖嘴,被南湖的伏兵阻击,于是突击湖口。朱元璋进行拦截,顺江搏杀,到达泾江。泾江的伏兵再次截击,陈友谅中流矢身亡。

评价:先是,太祖救安丰,刘基谏不听。至是谓基曰:“我不当有安丰之行。使友谅乘虚直捣应天,大事去矣。乃顿兵南昌,不亡何待。友谅亡,天下不难定也。”——节选自《明史》

陈友谅的失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战略指挥上的失误。

本来,朱元璋率主力北救安丰,主力攻打庐州,造成应天空虚。陈友谅却驻扎南昌,如果他以一部兵力对洪都进行牵制,主力顺流东下直攻应天,那么朱元璋将处于陈、张夹攻、进退失据的不利处境。

“陈友谅一死,这个天下也就不难平定了。”

朱元璋巧妙地利用陈友谅的错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善于利用风向,火攻,全歼陈军。这场战争以朱元璋的全面胜利告终,创造了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为统一江南奠定了基础。并为以后的北伐和攻灭元朝,统一全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轶事典故

朱元璋和陈友谅龙湾之战后。第二天私访至一寺院,主持看其面非善类,煞气很重,便想化解他,打问其姓名。朱元璋在寺院墙壁上赋诗一首,大笑而去。和尚一看诗词大吃一惊,只见写到: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老僧不识英雄汉,只顾哓哓问姓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3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