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人士大夫心怀家国,锐意进取之余,在政局板荡、仕途失意或朝代更替之际,崇尚隐逸思想,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们逃避政治漩涡,隐居自适,以全其君子修身、养德之道。这些隐者往往被称为“逸民”“幽人”“遗民”等。以当今的视角审视,他们的人生态度不免有消极倦怠的一面,但在历史的局限下,则多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成分。因此,除了少数坚决的终身隐逸者之外,许多隐逸是以退为进,伺机而动的权宜之策。毕竟,通过入仕来报效社会,实现人生价值,是古代知识分子普遍的理想。何况,历代统治者也对“隐逸”多采取礼敬、怀柔的政策,在史书中记述和彰显隐逸之士的不屈权贵的“气节”和甘于寂寞、清贫的情操,并将“官无废事,下无逸民”作为政治清明,才尽其用的象征。“林下风雅”所指的,就是拒绝入仕、避世高隐的逸民或是退身宦海,幽居林泉的高士及其轶事、雅趣。通常,画史上将描绘这类题材的作品归为人物故事画,亦统称为“高士图”。远自春秋战国时的《论语》等著作,乃至两汉以来历代官方史书中“逸民”“高士”列传,均不乏对轻视荣辱得失的高士的记载和褒扬。历代高士因历史背景、家世出身、人生经历及个性气质的不同,其隐遁方式与精神内涵也各有差异。有坚不入仕者、殉死前朝者、先仕后隐者、先隐后仕者,甚或以隐待仕者。以上这么说比较难懂,打几个比方吧。比如:《采薇图》卷 “南宋四大家”之一李唐画“首阳高隐”故事。伯夷、叔齐在周武王伐纣灭商后,留恋故国,耻食周禄,避居首阳山(今山西永济县境)采薇充饥,最终饿死。此故事流传千古,成为中国文人忠贞守节和隐逸精神的象征。而作者李唐最初是以卖画为生,宋徽宗赵佶朝补入画院,深得赵佶赏识。年金兵攻陷汴京,高宗南渡,李唐亦颠沛流离,逃往临安(今杭州),以卖画度日。南宋恢复画院后,李唐经人举荐,进入画院,以成忠郎衔任画院待诏,时年近八十。偏安一隅之耻,家国离乱之悲,让画家感慨万端,他赞扬那些保持气节的人,谴责南宋统治者投降变节的行为。比如:《老莱子妻图》页 老莱子妻故事典出刘向《列女传》,春秋楚国的老莱子为逃避乱世,隐居蒙山(一说为今湖北荆门)。楚王闻其高名,前往访求治国之道。老莱子应承了楚王之请,但其妻则坚决反对,夫妇遂共赴江南,偕隐以终。道家的代表人物——老莱子。在荆沙古地域上生活的老莱子在道家形成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因为他的生活年代与老聃同时,与老聃或为一人,其影响远大,堪称一代杰出的思想家。比如:《李白藏云图》轴相传唐代诗人李白隐居地肺山时,搜集浓云带回居所,散之卧内,得以“日饮清泉卧白云”。图中所绘即李白携仆收集云雾的情景。人物造型古朴,设色轻妍,风格细润,有宋人遗韵。崔子忠画作传世极罕,此其代表作。崔子忠可以说是一位爱国画家,居住于顺天府(今北京),曾经师从董其昌。在农民起义军李自成的队伍攻入北京后,躲在自己的密室当中,后面因缺少粮食而饿死。善画人物,仕女,题材多佛画及传说故事,取法唐宋,颇具古意。比如:《陶渊明像》轴 作者隶书录陶渊明《归去来辞》全文,图中渊明面部丰满,细目长髯,半罩纱巾,鹿裘宽袍,执卷而行。延续了宋以来《渊明归去来图》的典型造型,在人物刻画及线描技法上仍有元人余韵。王仲玉是洪武时期画院画家,存世作品极少,此其人物画精品。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王仲玉是明代画家,生平不详,号青冈,明代安福人,举人出身。年(嘉靖二十五年)任同安县知县,禁盗贼,关心人民疾苦,时海盗又入同安县境,他组织军民严守,使百姓无恙。为政清廉,受上司嘉奖。洪武期间以能画召至京师。有《陶渊明像》轴,画家用白描手法描绘诗人陶渊明,笔简意远,笔墨潇洒淡逸,颇有元人风格。画中的陶渊明瘦骨清健,仙风道骨,颇有隐者之风。其笔力劲健,刻画人物入木三分,陶渊明那种隐遁山林的性格和内在思想,都在画面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本文文献和图片均来源于故宫博物院、网络、书籍;若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