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骨肉事传奇读黎熙寰赠胡士剑并参

一、友情导引

从《摘帽》开始,到读完《七夕》、《留别》、《七绝五首》、《缺烟》、《小孤山》一系列诗作,我觉得黎熙寰先生是一位才学丰茂,情志高雅,风骨傲然,幽默有趣的人。能在阅读中结识这样一位诗家,真是幸运之极。

黎老游小孤山读到“平生傲骨不依人”之诗,仰慕作者不已。天公作美,不仅让他奇遇诗作者,还住到了人家租屋。二人惺惺相惜,相处甚欢。这种传奇故事不止一次出现在吴老师分享的诗文里。惹得他的一帮诗友欢欣雀跃,纷纷步酬唱和。也让我这吃瓜者直呼过瘾,笑说老师掉到传奇窝里了。

我们每每为他人的悲欢离合感慨万千,惊羡他人的奇遇,而抱怨自己生活的琐屑。我想说,朋友,爱生活,爱阅读吧,你会遇见有趣的事,有趣的人。那么你,也将成为一个传奇!

小孤山

二、黎熙寰《赠胡士剑》解读

一九六八年我因挑江堤,路过小孤山,见梳妆亭有七绝一首,其中有“生平傲骨不依人”之句,款落下仓胡士剑。下山后心常记之,不料是夕予所寓之家,即胡僦居之所,相与谈及,不觉欣然,从此同居半月,多蒙关顾,临别赠诗二章。

其一

乍读孤山傲骨章,即将姓字访胡郎。

萍踪邂逅缘原夙,江水源流谊共长。

知已何须曾相识,关怀即是好心肠。

他乡岁暮留难久,离合悲欢事本常。

注解:

〔僦居〕租屋而居。僦音jiù。

〔缘原夙〕缘分源自往昔。原:“源”的古字。韩愈《原毁》:“有本有原。”夙:旧日,平素。

释文:

初读“生平傲骨不依人”的题诗,

即按诗后落款访问你下仓人胡士剑。

萍踪浪迹相逢,缘分似有前定;

你我情谊如长江之水源远流长。

通过文字先已认作知己,何必曾经相识;

把对方置于心田就是美好的情意。

人在他乡,时已岁暮,难以驻留;

离而悲,聚而喜,此事本就平常无奇。

黄鹤楼

其二

相逢恰值大江滨,千尺江深逊友情。

黄鹤楼中崔在上,梳妆亭畔我先倾。

一轮明月波心冷,五柳高风对面清。

相见恨迟离恨速,牵裾故故滞归程。

注解:

〔千尺江深逊友情〕逊:不如。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中崔在上〕传说李白游黄鹤楼,见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题诗,大为折服,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竟搁笔而去。

〔五柳高风对面清〕小孤山对岸是江西省彭泽县。陶渊明曾做彭泽县令,作《五柳先生传》自况,因此又号“五柳先生”。本句借指胡士剑。

〔故故〕屡屡,常常。

搁笔亭释文:

我俩相逢,恰在大江之滨,

江深千尺也深不过你的情。

登黄鹤楼李白曾被崔颢的诗篇折服,

未见之先我在梳妆亭对你心生倾慕。

一轮明月映照江心,无比冷艳,

陶潜的风范格外清高,就在对面。

恨相见太晚而离别太速,

屡屡拉住衣袖,因而迟滞了归途。

三、编者赘言

尝闻“文人相轻”,吾颇不以为然;又见“斯文骨肉”,吾则深以为是。昔贺知章见李白诗,惊叹数四,呼为“谪仙人”。欧阳修读苏轼书,曰:“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此皆倾心敬慕,何来相轻?杜甫思念李白,辗转反侧,黑塞青林频入梦;元稹与白居易,生死契阔,唱和歌诗九百章。其如金石膝胶,何啻骨肉!……翻开一部文学史,这类故事不胜枚举。至若黎熙寰先生所载山上读诗,山下相识,诚儒林中之奇遇;可见文人倾心爱慕,心诚则灵。先生赠胡士剑二首,留别之作,可与于谦《留别高佥宪》同读。

石灰吟

四、于谦《留别高剑宪》

斯文骨肉最相亲,况复比邻唱和频。

淡薄年来轻世味,绸缪日久见天真。

一鞭行色青山暮,两地离情白发新。

马上思君重回首,落花芳草不胜春。

释文:

文字交谊有如骨肉之亲,

何况你我居处相近唱和频频。

你我胸襟淡泊,都不追随世俗的喜好,

日久关系亲密,自然流露,一派天真。

我挥鞭策马,行色匆匆,青山日暮;

今后两地相望,离恨催生多少白发。

此刻我在马背上思念你,再次回首;

只见芳草落花,实不堪承受这浩荡春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72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