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所谓五斗米

陶渊明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对于陶渊明,我们最大的印象似乎《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了,尤其是《归园田居》里的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家喻户晓,但凡接受过教育的国人,都能吟诵两句。陶渊明再四十一岁时,他做了彭泽县令,当官不久之后就有督邮来到县里视察工作。手下的胥吏告诉陶渊明,要正装束带出门迎接督邮视察,但陶渊明天生放荡不羁,一派烟云水气,他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于是陶渊明就挂印而去,会归乡里,此时他才做了八十五天县令。从此以后,再不出仕,知道六十三岁去世。陶渊明这一做法,被认为是视名利如粪土的精神楷模,一直为人称颂。因此他的那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宣言也被人们解读为不屑为了区区县令微薄的薪俸,而“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然而事实真的这样吗?有可能!汉代时期,地方县令一年的薪俸大约是六百至八百石米,按照汉代的计量标准来计算,一石米约等于两斗,等于现在的二十七斤米,也就是说,陶渊明一年的收入大概是一千七百至两千三百斤米,或者一千二百至一千六百斗米,这已经远远超过了陶渊明所说的“五斗米”。此外还需要了解的是,陶渊明为官时,家里有佣人,说明他家的经济生活高于一般社会家庭,他们必须有余钱能支付仆人的工钱,还要有房屋供其居住。这样的农民,其实是个地主,至少是个生活安逸,收入稳定的富农或上中农。陶渊明的生活本就不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贫寒生活。他的劳作,不全是为口腹之需,而是劳动与体验,用现代话讲,也可以是一种出汗疗法,出汗锻炼,诸如减肥、健身,因为生命在于运动。这似乎证明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虚假性,但也不尽然:因为汉代地方官员的秩米很大部分来自于自己的职田,,陶渊明的职田是三顷,即亩。亩土地的产出大概是斗。县令年薪斛,换算成每月米15斛,另外还有一部分用钱替代。每月15斛再换算成每天即为5斗米。因此陶渊明所谓不为五斗米折腰应该是指陶渊明的每天明面收入5斗米,不包括他的职田的其他福利。说白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是日薪五斗米,而不是月薪或者年薪!也有人认为“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不为“五斗米道”折腰:道家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是由中国先秦时代的巫术、阴阳五行、周易八卦等文化组成。两汉时期皇家崇尚黄老之学,这就为道教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东汉时期的道教主要分为两支,一支是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因为发动黄巾起义,而被汉朝视为邪教,最终被曹操等枭雄取缔;另一支则是张陵在汉中地区创立的五斗米道。五斗米道在给病人治病的时候,让病人在静室中闭门思过,因为病人来看病时,要交五斗米作为费用,所以张陵创立的道教被称为“五斗米道”。时年,黄巾起义,中原地区战乱不断,而张陵的继承人张鲁所在的汉中地区,简直是世外桃源,加之张鲁要求教众广施仁义,修路修桥,治病救人,所以“五斗米道”在各个社会阶层都得到了认可和拥护。后来,张鲁投降了曹操,被曹操封为汉中太守,五斗米道也因此得到了朝廷的认可,成为了合法的宗教。由于北方战乱,五斗米道随之迁往南方。东晋时期,五斗米道在社会上层中广泛传播,许多王公贵族都是五斗米道的忠实信徒。东晋的许多名人,例如:王羲之、王献之、祖冲之、顾恺之等人,他们的名字当中都有一个之字,这个之字就是根据道教的符箓末尾的形状得来的,这也是很多人名字喜欢用“之”的原因。南方的皇室贵族如此推崇五斗米道,使得五斗米道在朝廷内外由很大的势力。向来崇尚“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陶渊明,自然不会相信五斗米道推崇的那一套仙佛理论,因而自然不相信官场中的那些笃信五斗米道,梦想白日飞升的官员们。因此,陶渊明挂印而去,隐逸田园也就理所当然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73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