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东晋义熙元年的一天。 才过立秋,天气十分炎热。彭泽县方湖边鹭鸶埠村几十户人家,一百多位村民正冒暑热在村边挖塘。这时,村里来了一大一小两位不速之客。大的大约四十岁,先生模样;小的是个书童,背个背篓,里面装看文房四宝和几个菜团。
见村里人干得热火朝天,先生也来凑热闹。人群中有位老人,见来了外人帮忙,首先表示感谢,然后递给他一把铁锨。先生问老人:“老人家,今天怎么集了这么多人干活?”老人说:“先生有所不知,新来的县令陶渊明一不催税,二不征粮,把百姓生计放在心上,上任第一天就下乡督农耕,我等怎能辜负他一番美意,我村虽在湖边,但地势高,从湖中取水反不如挖塘蓄水。我们都姓陶,与县令五百年前是一家,决定带个头,先在村边挖两口水塘,给周边做个榜样。” 先生乐呵呵地说:“只道兄弟齐心能伏虎,没承想做官也得靠家帮,老人家,我替那个陶县令谢谢你们啦!" 老人说:“先生多礼了,你又不是陶县令。” 先生说:“你们认识这位新县令?“ “不认识,他姓陶,认作本家必不错。" 先生微笑点头。 到了午饭时分,老人邀请先生主仆,说进村吃过午饭再走。先生执意不肯,说:“多谢老人家茶水!"然后带着书童继续赶路。 老人见主仆不肯留下,偷偷往背篓里塞了几个梨子,说是让先生途中解渴。 二人在湖边老树下歇息。书童递上莱团,先生见背篓里还有几个黄橙橙的梨子,知道是老人送的,硬要书童送回去。书童不解,问:“先生,不就几个梨,何必小题大作?" 先生郑重地说:“童儿错了,大灾之年几个梨能活人性命。” 先生讲了小时候亲戚带他逃荒的故事,那时候到处闹饥荒,大户人家也朝不保夕,亲戚把背篓里仅有的一个菜团子给了他,自已饿得奄奄一息。多亏途中一位老妪给了两只梨子,亲戚才缓过来。方今连年天灾,这几个个梨于灾民是何等珍贵!书童二话没说,把梨退还给了老人。 百姓才知道,这位先生就是新来的县令陶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