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躺平第一人陶渊明累了就歇会儿,不丢人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晋年间,41岁的陶渊明决心隐居。是什么原因让正处在壮年的他,选择回归田园呢?

五次仕途浮沉

第一次,29岁任江州祭酒,因为不能适应工作辞职。

第二次,入恒轩军幕,坚持了3年。

第三次,遇到贵人刘裕召,做了参军。

第四次,跳槽成为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幕下。

第五次,任职任彭泽县令,在职时间不到三个月。

自此,陶渊明从此告别自己的政治生涯,找了个由头回家种地了。

陶渊明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当时的士人职业方向比较单一,一般都是想着从政。因为不是当官,就是当农民。如果有机会有条件,从政当然是最好的选择。这也是陶渊明五次仕途尝试的动机之一。

其二,魏晋时期的大环境不好啊。学过历史都知道那个时代非常动荡,社会混乱,无法给百姓提供一个长期稳定,安居乐业的环境。但是这些问题,并不是一些老百姓,一些有志向的读书人能改变的。所以,时间长了,发现自己无法改变环境,又无法改变自己,长期拧巴的状态下,就滋生放弃了,消极的情绪。

所以,陶渊明壮士断腕:既然我原来想做的做不了,那我就做自己吧!一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誓言,喊出了多少怀才不遇有志之士的心声。宁可回家种地,断了功名利禄的前程,也不要为了生计低头,当一名行尸走肉。

于是陶渊明在那个谋生途径单一,生产方式简单的年代,他远离市嚣,放下浮华,放下光耀,甚至放下了生计,他选择回到乡村,生活贫苦,为了内心获得那一片自由。

按照今天现代人的眼光,陶渊明这类型的人绝对是失败者。快30岁才参加工作,工作以后又是不适应,又是跳槽又是辞职,都没上几天班就回老家种地去了。简直就是没志气的代表。

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难道主动选择归园田居不需要勇气吗?如果让一个有着体面高薪工作的现代人放弃大城市生活,回老家种地,试问又有几个人能做到?

但是陶渊明很坦然,他接纳了乡村生活,并且享受在田园里的快乐。正如《归园田居》里那一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感叹,终于将他仕途多年的拧巴和煎熬的抑郁之气,在田园乡村的美景间刹那间释放。我想,此刻,他的心里是真的快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73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