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盛书评找到神奇钥匙打开幸福之门做自

近日,哈尔滨一餐厅内老板和妻子面对空荡荡的餐厅抱头痛哭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由于哈尔滨市出现了内蒙古满洲里关联本土病例,出于疫情防控需要,当地要求餐厅暂停堂食。这家餐厅原本生意不错,今年10月份,老板尹先生刚刚出资对餐厅进行了升级改造。如今突遇疫情,生意受到影响,夫妻俩面对刚装修好却空无一人的餐厅,一下子控制不住情绪,抱在一起痛哭。

有人说,成年人的崩溃往往就在一瞬间。诚然,成年人的世界哪有“容易”两个字?谁不希望自己能够心想事成,谁不希望找到成功和幸福?可事实上,大多数人都在慨叹“生活不易”,都曾经历过失败和无奈。当你处于人生低谷,诸事不顺,你一定希望自己有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够毫不费力,打开通往幸福和成功的大门。或许《丰盛》一书就是这把神奇的钥匙。

《丰盛》是杨定一博士“全部生命系列”作品之一,它整合了科学、哲学、医学的理念与方法,为我们解锁通往好运的密码,揭开心想事成的奥秘。书中还附上了简单易行的练习方法,引导我们逐步放下纷扰的念头,为自己的内心创造清净、丰盛的空间。杨定一具有生化与医学双学位,曾长期从事癌症治疗的研究,对整体疗法有独到见解,在免疫领域享有盛名。拥有科学与医学的背景的他,从小就热衷哲学思考,持续修行追求快乐的境界,并且通过一系列的著作,对外分享。

一、正向的人,更容易找到内心的幸福与满足。我们身边一定有这样一种人,他们真实坦然、积极乐观,他们很少牢骚抱怨,却从不吝惜对别人的肯定与赞美。这样的人就像一轮小太阳,自己永远发着光,也永远温暖和照耀着别人。这样的人在任何团队都会受欢迎,人们也都愿意跟这样的人做朋友。我们通常会说他们的身上充满“正能量”,或者说,他是一个正向的人。那么,怎样才能成为正向的人呢?要成为正向的人,首先是要自信。《丰盛》的作者认为,自信不是天生的,它是一个可以培养的习惯。一个人只要不断重复各种自信的念头、语言、行为,就好像在自己的脑海和身心建立了自信的路径。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就好比森林中一条模糊的小路,如果每天都有人去走,慢慢就会变成一条很明确、任何人一眼就认得出来的路。当你不断强化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并通过它们,把自己的自信扩散出去,你不仅自己变得越来越自信,还能感染和鼓舞身边的人。而别人对你的支持和肯定,又回过头来强化了你的自信。要成为正向的人的人,还要学会正向的表达。《丰盛》一书中,作者设计了一系列的练习,来帮助我们通过改变表达方式。比如把“我想要……”变成“我就是……”;把“不可以”变成“我可以……”;把“我应该……”变成“我已经……”。现代社会,物质越是丰富,人们想要的东西反而越多。杨定一博士认为,可以通过改变表达方式,来改变自己的内心,让它带动自己的念头、语言、行动,朝着正向前进。从而让自己从一种“什么都缺”的心态,转向“已经什么都拥有”的满足和幸福。要成为正向的人,最重要的是感恩。感恩的心,是人生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能挣得生命的丰盛。感恩的练习其实很简单,就是两个字“谢谢!”这种练习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你可以对想到的、看到的、体会到的一切,真心说“谢谢!”然后,把这种感谢扩大到身边的人,延伸到所有的事情,甚至是你这一生想完成的一切。当你不断重复这种感恩功课,你的内心充满幸福和满足,你整个人都活出正向与丰盛。

二、少即是多,学会舍弃带给你心灵的丰盈。在《丰盛》一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中心理念:少,才是多。我们这一生所需要的是更少,而不是更多。你需要不断放弃那些你“不再需要”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件旧物、一份感情、一份工作、一个圈子、一种生活方式等等。被誉为“田园诗派鼻祖”的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过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简单生活。他远离官场的纷纷扰扰,也放弃了优越的物质生活,在漫长的隐居中也曾陷入饥寒交迫的困境。但他的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歌。我们也可以从环境的简化开始,舍弃一些东西,清理自己的生活。清理的过程,其实也是我们与自己的欲望不断搏斗的过程。这些欲望,不知不觉中吸走了我们多少生命的能量!清理旧物如此,清理一段感情、一段过往的回忆更是如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有种种不舍,这些不舍一直埋藏在心中,成为我们情绪的负担,把我们冻结在过去的某个时刻,难以自拔。而事实上,那个时刻早已不存在。当我们和它彻底告别,我们会突然发现,心中的负担不见了,整个人变得轻盈起来。我们开始充满活力,甚至会想——原来早就该这么做了。慢慢的,我们自然发现,一切都能够放手,一切都可以随缘。这种放手,会让你发现,你真正需要的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多,你的内心随时都能获得满足感。这种放手,本身就是生命最高的丰盛。

三、学会给予,慷慨大度带给你生命的丰盛。《丰盛》一书中,还有一个观点:愈给,愈多。一个人愿意给予,并且一直给予,这样的慷慨也是丰盛的一个核心特质。其实这也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理念,早在春秋时期的著作《道德经》中就有这样的话:“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意思就是说:一个得道之人,不存占有之心,尽力照顾他人,自己就更为充足;尽力给予他人,自己反而更丰富。有人可能会问:把自己拥有的东西给出去,你拥有的就会减少,怎么反而会越来越多呢?《丰盛》一书认为,人的生命本身是一种均衡状态,过度挥霍会让能量流失,造成失衡。而只进不出,不懂得给予,同样是能量的失衡。这样的慷慨,不仅指物质,还包含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发自内心地肯定别人、赞美别人、把原本可以留给自己的功劳交给别人。在这个过程中,你不必期待回报,而回报却往往不期而至。即便没得到回报,你也不会有落空的失望与烦恼。书中同样提供了这方面的练习,从分享给别人一件小东西、每天赞美别人一次开始,让慷慨大度成为习惯。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这样的分享会让人上瘾,当你为别人带来快乐的同时,自己的内心也会获得喜悦。天津有一位叫白方礼老人,曾经感动了整个中国。老人家退休后本该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但一次机缘巧合,他遇到一群因贫困而辍学的孩子,当即就拿出了自己的积蓄帮助那些孩子继续上学。之后,74岁的他做了一个巨大的决定,他要蹬三轮车载客,赚钱捐给贫困山区的孩子。这一干就干了18年,直至92岁离世。18年间,老人节衣缩食,经常一个馒头,一碗白水就是一顿饭,捐款却高达35万,先后资助了多名大学生。老人过着极简生活,却竭尽所能去给予别人,他的内心一定是喜悦而丰盛。或许他没有为后代留下多少钱,但这份精神留给后代,留给我们,留给世界的最宝贵的财富!

写在最后眼科陶勇说过这样一段话:“很多人觉得眼盲可怕,其实盲人比我们想象的要乐观得多。相比于眼盲,心盲才更加可怕。心盲的人即使拥有了再多,也不会感觉快乐。”无论我们处于人生的顺境还是低谷,无论我在经历幸福还是痛苦,都不能迷失自己的心。我们要学会放手和给予,让正向的能量源源不断流入,为我们的内心创造一个神圣的空间,让它永远保持清晰和笃定。你可以随时打开《丰盛》一书,跟随其中的小练习,用最轻松和简单的方式,放下纷扰与障碍,慢慢找回心灵的原点,做自己好运的真正掌控者,去迎接生命全部的丰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73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