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农村娃以跳农门为人生目标,古代文人却

在历史上,很多著名文人都把“耕读”作为理想的生活方式。比如诸葛亮,在未出山之时,躬耕于南阳,一边做学问,一边种田,直到刘备三顾茅庐,才出来成就一番伟业;再比如我家乡台州的元代先贤陶宗仪,隐居于松江,放弃出仕,半耕半读。劳作间隙,与学生们把各种见闻写在树叶上,积在坛中,后来整理出厚厚一本《辍耕录》来,留下了“积叶成书”的勤学成语典故。当然,我们印象中最著名的耕读文化代表人士,当属东晋诗人陶渊明。义熙元年(公元年),仕途还不错的陶渊明放着好好的彭泽县令不当,上任八十多天便辞职归隐田园了,从此,给我们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逸诗人形象。陶渊明的诗句中,有许多关于耕读的具体记录,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等等。有人可能要问了,我们现在许多农村孩子都以“跳农门”为人生目标,这些著名读书人为什么反而喜欢种田呢?其实,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是农耕文化,对土地具有深厚的情感,同时也赋予土地与天同等的神圣性。古代称国家天下为社稷,社稷就是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可见中国的重农思想。孟子说:“士之仕,犹农夫之耕也”,故“不耕不可。”就把士人的为官为人之道,与农夫的耕作联系起来,指出两者具有同质性。中国传统的基层治理属于乡村自治,在乡村的读书人往往会成为一个地方的权威和意见领袖,同时也担负着“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的责任,所以,他们以读为治学和上升之道,以耕来体悟民间和修身养性,联系起士大夫阶层和最底层的民众,维持着乡村礼制章法等秩序。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许多朝廷官员退休后,也喜欢回到老家继续耕读生活,利用自己的威望和学识礼治乡里,延续数代,往往成为地方望族,这也是古代读书人的一个终极追求吧。另外,中国文人的骨子里都有一种隐居心理,向往无牵无挂的田园自然生活。他们信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特别在人生失意时,往往产生归隐的欲望,所以对隐士抱有特殊的敬仰之情。陶渊明作为中华耕读文化的代表人物,也成了许多中国文人的理想型精神偶像。这种情愫,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比如当下,展现理想田园生活的网红李子柒,受了到无数人的追捧,深究起来,其精神实质,也就是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灵魂深处的田园情结罢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72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