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归田园居.其一》)陶渊明一生曾三次出仕,三次归隐。从太元18年(公元年)初次出仕到晋安帝义熙三年(公元年)辞去彭泽县令,正好十三年整。
一次出仕:太元18年(公元年),陶渊明已经29岁了,受江洲刺史王凝之之聘,担任了洲府别驾祭酒。
王凝之可能大家不太清楚,但王羲之、王献之大家肯定熟悉,他就是书圣王羲之次子,中书令王献之的哥哥。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饮酒.其十》)。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次出仕,陶渊明主要是家里窘迫,要养家糊口。
此时的王凝之年老昏庸,不问政事,信奉五斗米道,吏治腐败,政局混乱。王凝之聘用陶渊明的用意并非看重他的才能,而是将他当成金字招牌,想利用他的声名博得爱才惜才、求贤若渴的美誉。因此,陶渊明虽为洲府的首席幕僚,实际并无实权。更令陶渊明不能容忍的是,王凝之还诱迫他参加五斗米道,他执意不从,因此在江洲祭酒的任上,他只勉强度过了一个多月,就自愿离任,结束了第一次短暂的仕宦生涯。
二次出仕:晋安帝隆安元年(公元年),庞遵带着荆洲刺史桓玄的亲笔信,来到上京里,礼聘陶渊明到桓玄军中任职。
自上次归隐四年来,陶渊明家里的人口却在不断增加。和前妻陈氏结婚六年里,陶渊明和妻子陈氏琴瑟和谐,一口气生了四个儿子。家里境况每况日下,但更悲惨的是陈氏去世。也许是生育过密,操劳过度,身体虚弱,就在陶渊明三十岁的那年秋天,陈氏香消玉殒,魂归天国。陈氏出身书香门第,知书达礼,温柔贤淑,且白皙姣美。中年丧妻的陶渊明悲痛欲绝,含泪写作《闲情赋》,表达了他对爱妻的一片真情。后来陶渊明续娶翟氏,他那伤痛累累的身心才得到了些许慰藉。家里穷困潦倒,他不忍心让翟氏重蹈陈氏的覆辙,在庞遵的劝说下,他接受了桓玄的礼聘,任军府参军,开始了他人生第二次出仕。
有一次,陶渊明来到京都,拜见了堂叔陶夔,通过分析,认识到桓玄的篡权野心,屈身桓玄,有悖他复兴晋室、重振朝纲的政治愿望。就在这时,老母病逝的噩耗传来,于是他递上辞呈,旋即回到了上京里,结束了第二次一年多的仕宦生涯。
三次出仕:又是七年之后,元兴三年(公元年),江洲刺史刘敬宣突然来访,他带来了镇军将军、南徐洲刺史、八洲都督刘裕的亲笔信,礼聘陶到京都就职。
两天以后,陶渊明告别了娇妻弱子,开始了他第三次仕宦生涯。
给刘裕当了几个月镇军参军,他又被派回到寻阳,担任刘敬宣的建威参军,为时两年多。
刘裕在彻底平定桓玄叛乱之后,迎晋安帝回到京都复位。按照惯例,各地军政首脑都要派使者携带表章和礼品前往京都庆贺,刘敬宣将这个任务交给了陶渊明,同时还交给他另一重要使命,为自己上表请求解职,以避开政敌刘毅的锋芒。陶渊明接受这个任务后,日夜兼程,来到京都。在京都,他再一次拜见了堂叔,表露了自己厌弃官场生活,很想隐居的想法,堂叔陶夔在稍稍思索后对他说:“你归隐田园,固然很好,可是你年龄已大,又不善理财,孩子尚小,家境贫困,生活该如何去维持?我的看法你不如走一条中隐之路”。“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归去来兮辞并序》)。何为中隐?指的是做地方上的小官。陶渊明思索再三,在面见刘裕时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后来,朝廷特使来到寻阳,宣读免去刘敬宣江洲刺史。接着,特使又向刘敬宣递交了一封刘裕的私信,要刘敬宣在离任前任命陶渊明为彭泽县令。一个月后,陶渊明辞别家人,来到了彭泽县的任上。
元熙二年(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棉被闷死晋恭帝。一生以“大济天下、复兴晋室”为理想的陶渊明自然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上对官场阿谀奉承、尔虞吾诈、相互倾扎、鱼肉百姓的清醒认识,更加深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但,陶渊明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于是,他巨笔一挥,写下了《桃花源诗并序》,《桃花源记》描绘一个安宁、祥和、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那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它比西方最早、最有名《乌托邦》(英国作家托马斯?莫尔年著)要早一千多年。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相信在中国,凡读过书的,可能都读过《桃花源记》,每位读者的心中,都有自己的桃花源。桃花源就是自己心灵的栖息地。那里环境优美,人人平等,社会和谐,文明幸福……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贫穷……有清风拂过,有桃花飘落,有瓜果飘香,有鸡犬相闻,有溪水潺潺……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么祥静,那么自由,那么幸福……
原标题:陶渊明三仕三归与桃花源记
*作者:李昌宝,鱼羊秘史原创专栏作家。
版权声明:合作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