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样才能治好 http://www.jk100f.com/m/说起陶渊明,我们知道他是东晋时代著名的诗人。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事迹更是让后人交口称赞。陶渊明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他的成就与其生平经历不无关系。陶渊明陶渊明一生隐居出仕多次,但是其政治生涯成就并不是很高,可以说作为一位读书人,一位满腹经纶的读书人,他的学问并没有给他的仕途带来多大的帮助。最后出任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挂印归田,从此开启了隐居生涯。今天,我们就来通过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来看一看其隐居生活到底如何。《归园田居·其一》魏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一作:误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首其一是我们上学时学过的课文,“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句。整篇诗文我就不逐句翻译了。那么这首诗写出了什么呢?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篇就说出了自己的本性,我就是这样真诚率直的一个人,适合在山丘田野中,曾经的仕途生涯对于我来说是一种羁绊。如今的田园生活是多么的美好,躬耕有地,取暖有草屋,作伴有鸡犬,陋室无尘,如今的我就好似樊笼中的鸟儿,终于回到了大自然中,这才是我想要的天地。这一首诗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归园田居·其二》魏晋:陶渊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一作:墟曲人)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这首其二就开始写自己的隐居生活了,住的很偏僻,荒郊野外也没人来,白天门也关着,在屋子里不再想世俗之事。时不时去农田中干活,与农夫交往,只说些庄稼话。桑麻长得越来越高,种植面积越来越广,总是担心寒霜来临,庄稼会有损毁。麻高地广这首诗就写出了诗人完全投身于隐居生活,所行所想都是田园之事。其实虽然作者如此写,但是心中依然有对尘世的杂念。不提了,才是真的忘了。《归园田居·其三》魏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首其三写了什么呢?南山种豆,草长得比豆子还茂盛。一大早去锄草,晚上才回来。小路上都是杂草,衣服都被打湿了,这都不是要紧的事情,只是别影响了我隐居的心愿。这首诗写的什么呢?其实是以种豆来写出耕种之不易,毕竟陶渊明原来也是当官的,虽然心中向往田园隐居生活,但现实是残酷的,他的会种地才行。所以才有别因为隐居不易而心生悔意之感。《归园田居·其四》魏晋:陶渊明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这首其四写得是归田园后偕同子侄、信步所之的一次出游,所见荒野遗村,物是人非,从而心中产生感慨,世事变化无常,人生同样如此,最终都将归于虚空。从这首诗歌我们其实可以读懂陶渊明的心态上的变化,人生多变幻,终究一场空,还有什么好执着的呢?这时候的陶渊明其实才是真正的放下了仕途的包袱,享受田园隐居生活。《归园田居·其五》魏晋:陶渊明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这首其五与上面其四相呼应。心态变化之后的生活是如何呢?劳累了一天,带着疲惫走着小路回家。路上有清澈山间小溪,泡泡脚,驱走一天的疲乏。到家之后,喝自酿的酒,杀自养的鸡,与近邻把酒言欢。日落天暗,点木柴当蜡烛照明。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短暂,夜宴未尽兴,天就亮了。这首其五才真真正正的写出了陶渊明对自己隐居生活这种怡然自得,享受自然的乐趣。心中平静美景尽收于眼中隐居生活,不是说说那么简单,有些事情不是说放下就能放得下的。陶渊明这首《归园田居》组诗,从其一到其五,写出了其心路历程,从下定决心隐居,到投身田园,再心生思虑,而后拨开云雾,豁然开朗,最终享受田园。万事皆不易,在于坚持与心态。而我,也在坚持做我想做的事!今天的古诗歌就聊到这里,我们再见。欢迎喜欢神哥的朋友转发评论点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8115.html